甘露子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甘露子,中藥名,又名寶塔菜。主治神經衰弱,頭暈目眩,病後體虛,下面給大家介紹甘露子的功效與作用吧。

  甘露子的功效與作用

  1、臨床應用

  在湖南認為本品能補中益氣,故用以治神經衰弱,頭暈目眩,病後體虛,氣虛頭痛,疳積等症,供參考。

  2、功效作用

  2.1、地下肥大塊莖供食用,形狀珍奇,脆嫩無纖維,最宜作醬菜或泡菜。貴州用全草入藥,治肺炎、風熱感冒。

  2.2、塊莖或全草:甘,平。祛風熱,利溼,活血散瘀。用於黃疸,小便淋痛,風熱感冒,肺癆,虛勞咳嗽,小兒疳積,瘡毒腫痛,蛇蟲咬傷。

  2.3、祛風熱利溼,活血散瘀。用於黃疸,尿路感染,風熱感冒,肺結核;外用治瘡毒腫痛,蛇蟲咬傷。2~5錢。外用鮮根莖適量搗爛敷患處。

  甘露子的市場資訊

  1、甘露子的價格

  甘露子的價格約為12元/500克。

  2、甘露子的選購方法

  藥材性狀 根莖多成紡錘形,頂端有的呈螺旋狀,兩頭略尖,長1.5-4cm,直徑3-7mm。表面棕黃色,多皺縮,扭曲,具5-15個環節,節間課件點狀芽痕及根痕。質堅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白色。氣微,味微甘。用水浸泡後易膨脹,節結明顯。

  3、甘露子的儲存方法

  甘露子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乾燥處。

  甘露子的相關資訊

  入藥部位

  全草及根莖。

  性味

  味甘、辛,性平。

  歸經

  入胃、腎經。

  功效

  祛風清熱,活血散瘀,利溼。

  主治

  用於風熱感冒,溼熱黃疸,小便短澀。外用治瘡癰腫毒,毒蛇咬傷。

  採集加工

  夏秋採根莖及全草鮮用或晒乾備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其上密集鬚根及在頂端有串珠狀肥大塊莖的橫走小根狀莖。莖高30-60cm,四稜形,在稜及節上有硬毛。葉對生,卵形或橢圓長卵形式形,長3-10cm,寬1.5-6cm,兩面被貼生短硬毛。輪傘花序常6朵花,多數遠離,排列成5-15cm頂生假穗狀花序。小苞片條形,花萼狹鐘形。花冠二脣形,粉紅色至紫紅色。小堅果卵球形。

  生長環境

  生於村旁、田間、溝邊陰溼處。分佈於伏牛山區各地有種植或野生。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 根莖多成紡錘形,頂端有的呈螺旋狀,兩頭略尖,長1.5-4cm,直徑3-7mm。表面棕黃色,多皺縮,扭曲,具5-15個環節,節間課件點狀芽痕及根痕。質堅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白色。氣微,味微甘。用水浸泡後易膨脹,節結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