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燉雞湯怎麼做有營養

  如有必要,應該在烹飪後才將雞肉去皮,這樣不僅可減少脂肪攝入,還保證了雞肉味道的鮮美。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山藥燉雞湯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山藥燉雞湯

  山藥燉雞湯的原料:

  土雞一隻、鐵棍山藥、枸杞。

  山藥燉雞湯的製作步驟:

  1、山藥去皮後,馬上浸泡在水中防止氧化;

  2、土雞洗淨,瀝乾水分,剁成大塊;

  3、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加點料酒,繼續滾煮2分鐘,撇去浮沫;

  4、撈出,用溫水沖洗掉雞塊表面的浮沫和雜質;

  5、洗好的雞塊入砂鍋,一次性添足熱水,大火燒開;

  6、撇淨浮沫後,加蔥段和薑片,轉小火慢燉40分鐘左右;

  7、加入切成滾刀塊的山藥,繼續小火慢燉;

  8、燉至山藥軟爛,用鹽調味,起鍋前五分鐘,撒入洗好的枸杞。

  雞心最安全

  在崇尚美食的中國,雞身上的各個部位被烹飪成各種美味佳餚。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指出,雞的很多部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應減少食用量,甚至不吃。首先,雞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最好少吃。

  其次,雞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體集中的部位,偶爾吃些解饞沒有問題,吃時最好去掉皮。再次,雞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

  最後,雞胗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雞肝負責代謝、解毒有害物質,雞腎與有害物質排洩有關,因此,儘管雞胗、雞肝和雞腎營養美味,但應減少食用次數和食用量。而心臟與有害物質代謝無關,所以雞心安全性較高,可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