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湯怎麼做

  立冬節氣到來,天氣漸漸變冷了,也變得乾燥,這個時候養生多喝湯是最好的選擇哦!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立冬養生湯的做法

  立冬養生湯的做法1、黨蔘黃芪燉雞湯

  材料:母雞1只,黨蔘50克,黃芪50克,紅棗10克,薑片,料酒,精鹽,味精。

  做法:母雞洗淨,紅棗去核洗淨,再把黨蔘、黃芪用清水洗淨,切成一段一段。將雞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放入黨參、黃芪、紅棗、料酒、精鹽、味精、薑片,放入籠內蒸至雞肉熟爛入味,取出即成。

  功效:有健脾胃、補氣益血、提高人體免疫力、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等作用。

  立冬養生湯的做法2、紅棗香菇烏雞湯

  材料:烏骨雞一隻***約一斤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若干、生薑、料酒、鹽少許。

  做法:烏骨雞洗淨切塊,放在盆裡,加入鹽、料酒、生薑醃15分鐘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洗淨,加入;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鍋內,大蒸至水開,再轉中火蒸30-45分鐘。用筷子可輕鬆插入雞肉中即可熄火食用***中間要注意蒸鍋內的水,不要把水蒸乾了***。

  功效:烏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遠遠高於普通雞種。使用香菇、烏雞、紅棗一起煲湯喝,不但能護肝明目,還能補血養顏。

  立冬養生湯的做法3、山藥胡蘿蔔牛肉湯

  材料:胡蘿蔔半根、肥牛約10卷、山藥150克、家樂濃湯寶牛肉湯底1塊、清水約750毫升。

  做法:肥牛提前取出退冰。胡蘿蔔去皮,山藥去皮切塊備用;胡蘿蔔切片,用花模在胡蘿蔔片上刻出美麗的花型;湯鍋加入三碗清水,約750ml;清水燒開後,放入一塊濃湯寶入鍋;放入切成滾刀塊的山藥;再放入刻好的胡蘿蔔花片;蓋上鍋蓋,中火煮約5分鐘;開啟鍋蓋,放入肥牛,待變色後即可關火食用。

  功效:山藥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胡蘿蔔維生素含量豐富,牛肉更是補中益氣的佳品,山藥胡蘿蔔牛肉湯不僅口味鮮美,還可以補脾養胃、補腎固精。

  立冬養生湯的做法4、核桃紅參燉鷓鴣

  材料:核桃肉80克、紅參3-5克、鷓鴣1只、豬瘦肉100-150克、生薑3片。

  做法:核桃肉洗淨;紅參切片;鷓鴣宰殺淨,切塊,置有薑片的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淨***即“汆水”***;豬瘦肉洗淨,切塊。將各湯料放入燉盅,加入冷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燉3個小時便可。進飲時方調入適量食鹽。

  功效:核桃能補腎固精、溫肺止咳、益氣養血、補腦益智、補肝烏髮、潤腸通便。紅參有大補元氣、補脾益氣、生津、寧神益智的功效。鷓鴣有化痰功能,中醫還認為它有補虛健胃的作用。三者合而為湯,有溫肺益氣、補腦益智、補腎固精、護肝烏髮的作用,尤宜秋冬交替時節養生之用。

  立冬正確養生的方法

  1、多“點”笑

  喜、怒、思、憂、恐五志之中,憂傷情緒容易傷肺。因此,冬天養生應將我們的心志、肺和呼吸系統與秋的收斂之氣相應,以笑養肺。笑不僅使人心情舒暢,還能保持心火不旺,心臟始終處於一種柔和的狀態,對肺是有好處的。

  經常笑一笑能使胸部擴張,肺活量增大。特別是清晨鍛鍊時,若能開懷大笑,可使肺吸入足量的大自然中氧氣,撥出二氧化碳,加快血液迴圈,從而達到心肺及臟腑氣血調和,保持人的情緒穩定。笑雖可祛病健身,但必須適度。過分失常的笑,對心肺都有害,也會傷人氣。

  2、早“點”睡

  立冬後,就要根據冬季的特點進行養生。在眾多的養生方式中,最省事可謂“睡覺”了。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那麼可在中午補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於在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

  中醫認為冬主收藏,所以冬三月應早臥晚起,注重補陰才會事半功倍。建議每天最遲不超過12點***即子時***入睡。因為這個時候的“陰”到達了最盛的位置,過了12點陰氣就開始下降,陽氣緩慢上升。中醫向來講究“天人合一”,而靜又養陰。因此,在每日陰陽的此消彼長的過程中,於12點之前入睡,最能養陰。睡眠時的被子應該以暖和、輕柔為宜。

  3、少“點”鹽

  乾燥的氣候對呼吸系統傷害較大,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如果飯菜中含鹽量太高,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使各種細菌在上呼吸道中更易存活。高鹽的飲食還可能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使細菌、病毒乘機而入,誘發炎症。因此,冬季更應注意限鹽。

  在日常生活中“鹽多必失”,要控制餐桌上的用鹽量。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在6g以下***1啤酒瓶蓋大約為6g鹽***,同時可以採用醋、芝麻醬、咖哩、料酒、香料來調味,加蒜、姜、蔥、胡椒等提味。

  4、吃“點”果

  甘酸清潤的水果通常富含維生素C和E,可以滋潤面板。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使面板水潤細膩,維生素E是種高效抗氧化劑,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改善面板血液迴圈,增強細胞活力,如獼猴桃、山楂、蘋果、梨、柑橘類水果。另外,酸味水果還含有鞣酸、有機酸、纖維素等物質,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腸蠕動的作用,冬季,一天吃個水果,是補水潤肺的理想選擇。

  5、進“點”補

  “入冬進補”,很多人會選擇雞、鴨、羊等熱量高的肉類進補,其實這並不適合所有人,類似蘿蔔燉羊肉、狗肉火鍋之類的溫補食品適合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和兒童食用,但對於溼熱體質、肝火旺體質以及痰溼體質的成年人來說,多吃肉類,特別是燥熱的狗肉可能出現流鼻血、口舌生瘡、煩躁等症狀。

  立冬養生要科學進補。不同體質的人,進補的側重點不同,總的來說,無非是缺什麼補什麼。例如氣虛的人要補氣,可以多吃花生、紅棗、山藥;陽虛的人要補陽,可以多吃核桃、韭菜、狗肉、羊肉;陰虛的要補陰,可以多吃梨、銀耳、豬蹄。專家提醒,冬季養生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去“補”,要是搞不清自己的體質,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

  6、多“點”水

  從表面上看,冬天人體雖然出汗少,但因組織液通過面板蒸發,成年人一天也要失去約600毫升水分。加上排便失水,一天中人體排出的水分在2500毫升左右。因此,即便冬季人們每天喝水也不應少於2500毫升。

  其實喝水這件事,除了要喝夠量,還要喝好水,才能真正保障身體健康。什麼才算是好水呢?首先,好水一定是安全的。其次,好水口感要更好。最後,好水一定是鮮活的。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