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鴻拳的六個練習步驟

  大鴻拳也稱為六步架,之所以稱為六步架,是因它的練習要經過六個步驟,即:一練平氣架,二練以氣催力,三練氣排丹田,四練混為用力,五練閉氣練法,六練混元氣練。這六步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每一過程如何練習,重點掌握哪些內容,做到什麼程度呢?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第一步 平氣架

  此階段以調整姿勢為主,重點掌握基本姿勢與動作要領,要求自然呼吸。姿勢要三型***手型、步型、身型***三法***手法、步法、身法***合度,動作整齊,上下合拍,周身方能完整統一。此時呼吸採取自然呼吸法,又不可憋氣,逐步做到深、長、細、勻、穩、緩、靜七字要求。這裡的靜是外動內靜,運動中使氣血下行而不上浮,有助於下盤穩固,因此稱為“下氣架子”,武功叫“氣沉丹田”,即大鴻拳的“下氣功夫”。

  本階段以築其基,以壯其體。身體堅如鐵石,氣質威嚴如山。不斷培養力量、速度、柔韌等素質。故稱明勁功夫即平氣架。

  第二步 以氣摧力

  在平氣架的基礎上著重意識的訓練。把運用意識放在第一位,用意識引導行動,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於動作中。若從技擊角度分析,“以意領先”的主要作用是使競技中的肢體感覺敏銳,此階段則為以氣催力。

  本階段要求的正如拳訣所云:意到氣則到,氣到力自到。就是把用意、氣、勢三者合一。拳訣曰: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逐步做到心到意到,意到氣到,氣到力到,心到眼到,眼到手到,手到勁到,力由腳跟而發。以氣摧力要體現出拳要緊,步要穩,腳要實,發勁迅猛,剛猛無比的風格。

 

  第三步 氣排丹田

  氣排丹田是真氣通過招式由丹田通達四梢。此階段是通過深、長、細、勻的腹式呼吸使自然之氣聚于丹田,而後靜極生動,真氣逐漸產生,隨姿勢、意念的導引使丹田之氣貫達四梢,勁力充實,則為氣排丹田。

  氣排丹田階段,最好在練拳之前進行一次深呼吸,可採用六步架起勢動作,當兩手提起抱拳時吸氣,手不宜提過胸隔,否則胸悶。雙手下按時呼氣,氣沉丹田。勿用力,勿過急,如此反覆幾次。等把呼吸與動作的配合調勻,做到深、長、細、勻、緩、穩、靜七字要求後,再進行練拳。

  第四步 混為用力

  三步功夫練有小成後,真氣已運達自如。這時則需內外兼修,動作、呼吸及意念密切結合,以助勁力,使功力增進。這種內外結合的修練方法則為混為用九也稱暗勁功夫。

  本階段的訓練著重於氣與力混合訓練,此時轉剛為柔。前者明快剛烈,後者含蓄沉實。突出內外合一的整勁,勁力由表露轉為蘊藏於內。此時氣力沉穩重實,威力巨集大,無堅不摧。

  第五步 閉氣練法

  閉氣練法是,練拳時採用逆腹式呼吸方式,吸氣將氣納入丹田,閉氣將丹田內氣循經引導到目標後,呼氣放勁。因閉氣法所產生的力量最大,所以先人把閉氣練法視為絕密,不輕易傳人。初學者不宜練之,稍有不慎,容易傷身。

  這時拳架要求鬆靜自然,吸氣時意注丹田,閉氣時循經導引,呼氣是意注拳腳。

  第六步 混元氣練

  混無氣練包括經脈混元,髒真混元,丹道混元及人天混元。

  經脈混元是氣通經脈;髒真混元為氣通臟腑;丹道混元為小大周天;人天混元為天人合一。

  總之,混元氣練,尋其發力,奪後天造化之機,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返本歸真,以補後天不足。出現先天意識,達到出手無形,疾如閃電,形態飄忽,似有似無,而無處不到,妙不可言。式無定式法無定法,拳打人不知的無上心法。以不變應萬變的出神入化的上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