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短能練太極拳嗎

  中年人長期缺乏運動或病後體虛,或身體過分虛弱,往往會稍動即感氣短頭昏,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那麼,?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

  氣短能練太極拳。中年人長期缺乏運動或病後體虛,或身體過分虛弱,往往會稍動即感氣短頭昏,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循序漸進的適量運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藥”,有助於消除與減輕中年人不應出現的這些問題。

  太極拳是不錯的運動養生方式。太極拳要求氣隨動出,即展放時呼氣,內收時吸氣,動作與呼吸高度統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高肺活量、儲備心功能的運動形式。

  2、怎麼減緩和避免太極拳時出現的氣短

  太極拳採用腹式深呼吸,從而使胸部應採用含胸的方式,在不增加呼吸頻率的情況下便可加強呼吸的深度,藉以減除運動中氣喘的現象。

  太極拳的腹式深呼吸運動和含胸拔背的細緻練法,對預防和治療內臟器官、機能的各種慢性疾病極有成效。

  氣沉丹田是通過腹式深呼吸來實現的,腹式深呼吸有助於潤滑內腸和增強腹壁肌的韌性和彈性,使橫膈運動。腹部時鬆時緊運動著,練習時間長,腹部逐漸充實圓滿,富於韌性和彈性,可以增強抵抗力。

  3、練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

  太極拳的套路動作中有許多是陰陽互動的。太極拳中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虛實開合等,都是這種陰陽理念的一種體現。陰陽學對於人體也很重要。中醫認為,陽盛則“火”旺,乃發燒;陰盛則體虛,乃盜汗。打太極拳通過有規律的自我調節,使體內的陰陽趨於平衡,雖運動量大,卻不氣短。

  通經活絡是太極拳的另一運動特徵。經絡是人體氣血執行的通道,它聯絡臟腑肢節,營養肌體,佈滿全身。太極拳中的“運勁如抽絲”“舉步如貓行”;套路動作中的弧形和螺旋式的伸縮展轉,以及“節節貫串”“一動全身無處不動”“意氣君來肉臣”等,都是對經絡學的良好運用。因動作緩,打過幾套拳後時常到全身很舒服。

  打太極拳強調鬆、靜、“湧通表理”“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把練意、練氣、練身有機地結合起來。它通過動作與呼吸的協調、加強內臟的功能,使身體內壯外強,對健身有獨特的功效。

  氣短的病因

  胸悶氣短的原因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功能性胸悶氣短,另一種是由心臟神經官能症造成。

  功能性胸悶

  是指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

  心臟神經官能症

  是全身神經官能症的一種,其症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症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

  氣短的治療方法

  1、精神心理治療:即調整心態、放鬆精神、消除顧慮,培養樂觀豁達的性格,保持良好情緒,良好的情緒有利於神經系統與各器官、系統的協調統一,使機體的生理代謝處於最佳狀態,從而反饋性地增強大腦細胞的活力,改善神經功能。

  2、體質鍛鍊:體育運動能調節和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調整大腦功能,

  另外,運動能明顯改變人的情緒,堅持長期鍛鍊,能增強體質、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經的調節功能增強,使植物神經功能恢復。

  3、藥物治療:有心悸、胸悶氣短、易汗、喜長出氣等β-受體高敏症狀者,可用***2.5mg、心得安10mg口服***或氨醯心安12.5~25mg1~2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