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防守與反擊

  防守,是相對進攻而言。防守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方法,但不是單純的消極防禦,不僅要選擇正確的防守技術,更重要的是要為反擊創造條件。反擊才是真正的目的,沒有反擊的防守是沒有多大積極作用的。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目前,大部分搏擊教練訓練學生時,首先都讓他的學生們集中精力進行防守,這是因為良好的防守能力意味著良好的進攻能力,二者具有相同的意義。確實,無論你的腿法、拳法有多好,你的身體的一部分總是要疏於防範的,所以你必須能夠阻擋住那些針對這些部位的攻擊。你在開始搏鬥之前,你必須有一個好的防守姿勢,這樣就不會使你在進攻之後門戶大開。有些人對攻擊的第一反應是快速的反擊而不是進行防守,其實這種方式是錯誤的,儲存實力才是搏鬥的上策,沒有防守就反擊很可能會造成兩敗俱傷。所以,搏鬥術的經驗告訴人們,強調首先防守,然後再根據對手的姿勢選擇相應的反擊手段。

  搏擊界有“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的說法,而我有位朋友曾這樣說:“防守是天下搏擊的第一技術,因為,防守把對方打死了仍不負法律責任!”這話雖然有些侷限性,他所針對的是街頭打鬥,而且是械鬥,這樣無助於技術的提高,也不能培養勇敢競爭的精神。然而,有攻無守是錯誤的,對手不是沙袋,如果一味地猛***中猛打而不顧防守,往往會遭到對方的重擊。沒有嫻熟的防守技術,面對水平相當高的對手時,你會感到手足無措。

  在徒手搏鬥技術中,防守法分接觸性防守與不接觸性防守兩種。前者有拍、格、擋、架等手段,後者有閃、潛、擺、晃等方法。反擊則是在防守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高層次技戰術,徒手搏鬥術是踢、打、摔立體的運動,所以,每一位學習搏鬥術者都必須掌握踢、打、摔相應的防守技術,而且是缺一不可。在這一論裡,我從基本法則講起,漸至實戰運用舉例,以便於一目瞭然。

  一、防守的基本技術

  防守的基本技術分作兩種,接觸性防守和不接觸性防守。

  ***一***接觸性防守的練習

  接觸性的防守方法是較為普遍使用的技術,是瞅準防守的最佳時機,即對手攻周動作運動到中間或四分之三處的位置時,利用本身的手、臂、肘、膝、腳等進行拍、格、擋、架、砸,在與對方肢體相接觸的瞬間,順其攻擊方向用力,改變其攻擊路線,偏離攻擊目標,使其重心在防守技術作用力下失去控制的一項技術。

  基本性的練習法則可以用自制的器材作輔助,進行各種防守方法的運動。練習者可在一棵樹上與己面部及襠部齊高式套上一隻拳擊手套,即可進行防守技術的基本練習了。

  1、左右拍拳練習:面對木樁站立,聚精會神注視著木樁,意想木樁就是敵人,支出的纏有海綿的木棒視為敵人的攻擊拳。首先用左拳拍格,繼用右掌拍格。左右連環拍格,兩掌要有抖震勁。一手拍時,另一手還要做好防護和出擊的準備。每日左右手練習拍格100-200掌為宜。

  2、左右格臂練習:面對木樁時,用左右手的腕臂尺側為力點,向內格擊木棒。用腕臂的橈側向外格擊木棒,這種格臂法有些類似於傳統功夫中練鐵臂功。左右手各格200-400次為宜。

  3、左右掌阻擋練習:面對木樁,以左右兩掌以掌心為力。點,意想木棒為***中來之拳,伸掌推阻,兩手連環阻擋練習。動作靈活不可有僵滯之感,也可在擋時屈指握抓動作,次數同前。

  4、左右上架練習:面對木樁,以棒頭距面部約5寸為宜,進行身體略下沉時抬臂上架木棒,著力點以尺骨側為準,左右交替連環動作。也可進步位變換的練習,次數同前或自定均可。

  5、左右下掛練習:前面四種為對上中盤攻擊的防守法,此則為對下盤攻擊的防守法,針對木樁的下段木棒進行。面對木樁,首先用左手從上向下,由內向外掛拍木棒。左右手交替進行,腳步移動輕靈,手法活潑。

  6、左右下砸練習:面對木樁,視下盤樁木棒為對方踢來之腳,用左右拳下砸木棒頭。
 

  ***二***不接觸性防守的練習

  不接觸性防守是以躲閃潛避等防守技術在不與對方身體接觸的情況下,避開對方的攻擊,是較高層次的防守技術。主要是以快速的移位使對方的攻擊落空,這種防守通常情況下能有效接近對方,給予重擊,但必須有靈活的步法,身法才能保證技術的成功運用。但要記住,這種不接觸性的防守是積極的防守,而不是消極性的防守,不要一見對手攻擊就遠遠地躲避,雖然說躲避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地躲避卻是消極的,而且如你躲得遠,對手當然打不到你,但你也打不到對手,這樣一來,已經失去了搏鬥競爭的意義了。在閃躲性的防守時,是有預謀,有策略的,並有出擊的動機,而不是盲目地亂躲亂閃。閃躲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好,需要有耐性和精心刻苦學習才能掌握。

  練習之法仍以木樁做輔助,待個人的練習靈活而善於變化時,再進入輔助者的實戰模擬法訓練。

  1、後閃練習:這是一個較為常見,並帶有誘騙性的躲閃動作。以左勢為例,以面部接近木棒的海綿端,擺樁時,身體要向前壓,造成一個虛位,然後,上身迅速向後仰,收下頜、含胸。這樣的躲閃更利於反擊,在自己後仰躲閃時,便有一段較長的安全距離,在對方收拳時,我則上體即恢復進攻姿勢。左腳在前或右腳在前的後閃方法都一樣,此法也可不對木樁,進行意想空練行。

  2、左閃練習:面對木樁,突然左腳向左側移步閃身做避讓棒頭的動作,重心落於左腿。

  3、右閃練習:面對木樁,突然右腳向右側移步閃身做避讓動作,重心落於右腿。

  左右閃法的練習應為一個組合性質,側閃的方位選擇在實戰中應根據對方所出拳腿而定。

  4、下閃練習:面對木樁站立,做突然性的雙腿下蹲,躲過木棒頭,兩手屈肘做好防護準備,有做前衝抱摔的準備,或再次後退、側閃等動作練習。

  5、潛避練習:潛避練習是在下閃的基礎進行的,兩腿彎屈下蹲,使上體降低,並前俯。

  二、防守的提高層技術練習

  在防守的基礎技術進行假設練習後,即要進入全接觸練習。所謂的全接觸練習,就是在同伴的喂手下所進行的各種防守動作運用,幾乎是實戰性的訓練。在上面介紹的十一種防守方法的練習還沒有全面,習者可在同伴的喂手下將十一種防守法習練靈活時,再補充幾種必須二人配合才能練習的防守法。

  ***一***提膝防守的練習

  1、兩人實戰姿勢對立,輔助者起左鞭腿踢向習練者腰腹之際,習者迅速向右提左膝,阻擋住對方的鞭腿。開初動作速度不要太快,互相配合著練習,左右腿交替而作,反覆體會動作要領和用力的順暢,如何能使身體的支撐平衡更穩固。輔助者從出慢腿到快速發力,最後以虛晃動作中踢出鞭腿或踹蹬之法,以促使習練者發揮出現更靈活的防守法。

  2、兩人實戰姿勢對立,輔助者用攻擊下盤的腿法進攻習練者的前腿膝關節部,習練者掌握好時機,待對方腿剛至的瞬間提膝避過。時機、距離的把握要相當的準確,互相配合的左右反覆訓練,以便讓習練者訓練出條件反射來,到真正的敵鬥時能夠自由靈活發揮。

  ***二***抄抱腿的練習

  兩人實戰姿勢對立,輔助者用右腳向習練者胸部踹踢來時,習練者迅速用左手抄接輔助者右腳,同時,用右手扣拉住擊來的腳跟。如果輔助者擊來左腿時,抄腿動作則相反,要領是一樣的,反覆地互相配合訓練,直至熟練。

  ***三***阻截腿的練習

  兩人實戰姿勢對立,輔助者用左高鞭腿踢向習練者胸部擊來時,習練者迅速略右旋體,左右手屈肘,用兩小臂阻截輔助者的腳背及前脛部。如果輔助者擊來右腿時,習練者的阻截方向就與此相反,要領是基本一致的,左右交替反覆配合訓練。

  從以上幾例的訓練,逐漸掌握嫻熟時,可深入加強技術動作的變化,與輔助者配合,讓輔助者從不同角度,方位踢出各不相同的腿法,習練者用兩手變化抄、抱、接的練習,並且要時時都有反擊的動機,以及防守中仍寓防守,提高警覺性,以免誤中對方的虛招誘惑,培養出能察顏觀色。

  三、反擊的基本原則及技術

  防守與反擊是不可分離的技術,防守是前提,反擊就是目的。反擊是利用防守創造的有利條件,迅速出擊,不給對手以喘息的機會施以重拳、重腿連擊不止。尤其是第一反擊更為重要,要選擇對手的薄弱環節,進行富有成效的反擊,如果第一次反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則打亂了對手的進攻戰術,造成對手心理上的恐懼和戰術上的盲亂,這樣肯定削弱了對方的進攻而將其擊敗。如果是第一次反擊不能成功或雖然是擊中了對手,但不能有效地阻止對方的進攻勢頭,沒有造成對方心理上的壓力,則不要急於猛烈反擊,要積極捕捉下次反擊時機,然後再連續進攻。如若不然勢必會陷入盲目亂打的地步。這樣,自己的薄弱環節也同時暴露給對方,防守反擊的意義也就無從談起了。

  反擊並不是單純的不加防守的反擊,在反擊的同時還應時刻注意對手的防守反擊。防守與反擊的動作必須連貫迅速、協調、默契,並具有相當程度的殺傷力。每個防守動作必須有一個或多個相應的反擊動作相配合,訓練時將他們作為一個整體來練習,實戰中才能變成條件反射,反擊也才能打得得心應手。記住,嫻熟的技術動作、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準確把握防守反擊最佳時機的能力是打好防守反擊必不可少的。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將防守的反擊法分作三種形式,迎擊阻截、格擋還擊,躲閃出擊。

  ***一***阻截練習

  對手身體各部位都可阻截,但要阻截得使對手失去平衡則要講究阻截的部位。在運用阻截時,必須向前跨步或將身體往前傾,在對方動作剛起及運動過程中,不招不架,採取迎擊,截阻與封閉的方式來破壞對方的攻擊動作或直接打擊對手,達到反擊的目的。但是,你必須搞清楚,對手是否在利用誘惑動作來引你上鉤,我們會用拳腳打人時,而且還要學會用“頭腦”來打敗對方。

  1、拳法阻截直拳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前滑步接近我方的同時,右直拳擊打我方面部而來,我方伺準戰機,待對方拳頭伸出近我面部約5寸距離之際,一個左偏頭剛好讓過對方右拳的同時,左腳前移步右拳從對方右臂內側向前直擊對方面部或下巴。

  這種阻截法要膽大心細,時機的捕捉要相當準確,大膽迎進,必要時可以左手輔助推敵右小臂外側,擔於我方之左肩上。左右阻截的方法要領相同,視對方所出拳而決定迎擊的方式。

  2、勾拳阻截擺拳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前滑步接近我方的同時,右擺拳擊打向我方頭部左側而來,我方神情鎮靜,用餘光留視著對方的右拳,待其上體前擁起的瞬間,我方左腳略向左擺步下沉身迎上前去,用右橫勾拳猛擊對方小腹或左肋部。

  一般情況下遇到擺拳攻擊時,切莫退卻,要放矮身體迎上去,這樣不但可防住敵拳的擊打,同時也阻止了對方的起腿再擊,但要注意的是,阻截的時間要選在對方的擺拳已經打出,即使發現了我方的阻擊,但也無法收勢的這一瞬間,就是我方發動阻截的最佳時機。

  3、踹腿阻截直拳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前滑步進身用右直拳擊打我方面部之時,我方伺準戰機,在對方前滑步右腳剛要著地擁身出拳的剎那間,我方迅疾提起左腳阻截對方向前擁來的右肋及腹部,使其雙向力作用,將對方震盪撞出。

  我方在使用腿法作阻截時,特點注意阻截腿和支撐腿要保持微屈,這樣便於控制對方的衝力,若兩膝關節過於伸直,則容易被對手的衝力所衝倒,同時也不利於我方的再度發力,以下的幾式用腿阻截均應做到這一點。這一式中,起腿要有隱蔽性,要在對方剛發起攻擊時,過早地起腿易驚敵,過遲則會失去阻截的效果和意義。此式還可以直接性地阻截向對方的頭面部,具體應用時,應根據本身素質決定。

  4、門坎腳阻截直拳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前移右步,左腳猛上前一步接近我方的同時,左直拳擊打向我方面部及上胸時,我方見對方左腳剛進前來落地尚未踏實之瞬間,頭略後仰為避敵拳的同時,左腳以腳跟為力點踩截的對方左膝蓋下前脛骨上,阻截住對方的前進。

  這種腿法的阻截技術,在傳統的拳派中相當之多,如果熟練掌握了這種技法,則幾乎可以成功地阻止任何形式的攻擊。門坎腳的阻擊點以對方膝蓋以下與足三裡穴這一段位置,這是阻止對手進攻的有效武器,在搏鬥中可利用一切機會運用它。因為它不僅可以使你有力地擊中對手,而且還能使對手暴露出你所要連續反攻的要害部位來。

  5、踩腿阻截鞭踢法。雙方對峙時,在對方左腳墊步欲起右腿朝我方頭部左側鞭踢時,我方瞅準對方剛墊步抬右腳的瞬間,迅速以左腳底為力點,向前阻截對方右大腿根部。

  拳訣中有欲制其稍節,當先制其根節,其實就是抹殺對方攻擊動作的萌芽之初,在對方一起腿就阻截,這樣一來,對方再厲害也是無用武之地的。特別留意的是阻截位置要相當的準,出腿路線要正面入手,方向不準,自然擊點部位就不準,阻截效果就談不上理想了。

  6、踩腿阻截支撐腳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欲起右腿鞭踢我方頭部時,見其支撐腳內側轉向我方,未待其上段鞭腿發至,我方盯準其膝蓋內側出左足跟截擊。

  阻截對方支撐腳從表象上看很難,這是因為膽怯的原故,不敢迎進阻截。我方應大膽迎進,同時抓準對方支撐腿的變化方向,阻截就不是一件難事。通常情況下,對手的支撐腿初始姿勢與擺動腿的動作完了時的姿勢是不同的,截擊的方向也應跟著變動,盯準其膝彎內側截擊方可生效。

  ***二***格擋還擊練習

  格擋還擊是在接觸性防守技術的基礎上發揮的,在精熟各種拳法、腿法、摔法的基礎上,格擋住了對方的進攻,還擊比較而言就容易多了。在實施格擋後的反擊法時,要正確判斷與對手間的距離及對手擊打的速度和使用的方法,並根據對手的情況,採用相應的格擋動作,但須掌握格擋的時機,因為過早或過晚都將失去意義。同時還要注意格擋的部位,部位不準確也會失去格擋的作用,而且格擋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應急手段。因此,格擋時要立即還擊,由被動變為主動。

  大部分的格擋技術在前一段都有論述,習者均應已掌握,這裡再講一講前面沒有涉及到的的幾例格擋動作進行還擊性的技術。

  1、格擋直拳時的還擊方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前滑步進身接近我方的同時,右直拳擊向我方面部而來,我方立即身體重心略下沉,左臂內旋於左肩前將對方右臂外側格擋住。

  還擊法一:在我方用左臂格住對方右臂之際就用力下壓推,右腳迅疾朝對方大腿後側上步別絆,同時右手前伸夾抱對方脖頸,左旋擰身摔倒對方。

  還擊法二:在我方用左臂格住對方右臂,阻住其拳進擊之際,我方左腿踹向對方右肋,擊退敵的進攻。

  總而言之,這一例的格擋後,還擊方法可謂千姿百態,不勝列舉,習者可與輔助者多加訓練,熟略每一個還擊動作和方法的變化、打擊力度,嚴防對方的防守再攻擊動作。

  2、架擋鞭腿後的還擊方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左腳墊步提起右膝,繼發出右鞭腿踢向我方頭部左側而來之際,我方左手屈臂低頭上架,擋住對方的右鞭腿。緊接左手順勢抄抱敵右小腿,將其夾抱於左腋下。

  還擊法一:在我方摟抱敵腿完成防守後,隨勢發出右手直拳擊打向對方面部,同時前進右腳別拌其支撐身體的左腳跟,將其摔倒。

  還擊法二:在我方順勢接抱住敵右腿之際,右拳前擺打向對方面部,同時勾踢出右腳,猛踢其支撐腳的前脛及腳內彎部位,將其踢倒。

  還擊法三:在我方抄抱住對方右腳之際,以左腳跟為力點,向對方支撐腿的膝關節內側踩擊,將其致跌仆地。

  ***三***躲閃出擊

  躲閃技術在武林界被公認為搏殺防禦技術體系不的上乘技術。高質量的閃躲動作細膩、敏捷,體現出藝術性。閃躲法使用得當,不但可消耗對手的體力,還能使對手處於被動和暴霹出防守上的空當。由於閃躲法有利於儲存體力和發動反擊,因此在搏擊界中倍受人們的青睞和推崇。

  在通過木樁的輔助訓練閃躲技術後,應該說是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閃的方法,在這裡就結合著講一講躲閃的同時出擊拳腿反擊敵人的技術,如果在前面有類似的反擊方法,這裡就不贅述了。

  1、左閃踢打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前滑步接近我方的同時,右直拳朝我方面部擊打而來之際,我方迅疾左腳側閃步偏身避過對方右拳。緊接著,我方上身前擁,右手前伸反抓敵後頸,同時右腳猛地勾踢對方右腳前脛至腳頸彎處,將敵掀僕於地。

  2、右閃纏打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前滑步接近我方的同時,左直拳朝我方面部擊打而來,我方見其拳剛至的瞬間,右腳朝右斜側方閃跨一步,右偏身躲開其左拳,緊接著,左拳上提從敵左臂內側上衝其下巴,右手抱住其後背,同時,左腳上前纏勾敵左小腿,將其摔跌。

  3、下閃抓腳摔法。雙方對峙時,當對方前移右步的同時,猛發左踹腿擊向我方面部而來,我方見其腿起,迅速沉身下潛閃躲,待對方腿踹伸直之際,兩手迅急伸抓對方支撐重心的右腳踝關節,起身一提敵腳,將其摔翻於地。

  躲閃後的反擊之法何其之多,隻言片語又怎能說得清呢。作為搏鬥技術,追求的是最強的技術,最簡法最實用的方法,記住,不怕千招會,只怕一招絕。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訓練出一條相當凶殘、絕對制勝的絕招來,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無人匹敵的搏鬥高手。

  對於防守反擊的技術,必須是通過攻防雙方互相配合練習,先規定一種拳法和一種防守方法,而後進行一攻一防練習。比如說:輔助者用直拳進攻,習練者用拍擊方法防守,每次練習三分鐘,然後進行交換,一種配合練習完後轉入下一種練習。繼而輔助者用規定的一種拳法或腿法做不規則的攻擊,習練者用規定的一種防守方法不讓對方擊中,3分鐘一回合,雙方交替練習。再則一方以攻為主,一方以防為主,攻方用各種拳腿法進攻,守方可採取各種方法不讓對方擊中。最後就進入防守加反擊的訓練,一方以攻為主,一方以防為主,攻方可用任何一種拳腿法去攻擊守方,守方在防守的同時,可以尋找攻方的空當進行反擊。久而久之,自能純熟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技術,至此,該論述就算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