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健康青少年黑板報

  心理健康影響著每個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

  近年來,隨著80後獨生子女的成家,為人父母,獨獨家庭組合現象越來越多,在這個家庭結構模式轉型的關鍵期,一批1995年前後出生的孩子,目前成了各家庭特別關注的人群。

  他們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他們面臨的問題真不少。他們年齡在15-20歲之間,父母基本上都有兄弟姐妹,而自己卻成了正兒八經的獨生子女;他們享受到了比父母各方面條件好的多的生活待遇;他們卻失去了迎接艱苦挑戰的寶貴磨練機會;他們同步了中國最快發展的一個時段;他們經受了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洗禮;他們處在覺醒卻特別迷茫的青春期;他們志向遠大,抱負比天,卻害怕畏手畏腳;他們的身體指標遠好於與他們同齡時的父母;他們的心理健康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正因為他們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人從一開始就給他們一個自以為是的“最好”的生活環境,無論衣、食、住、行,還是教育學校、培訓,每年的旅遊幾乎成了規定;他們也被安排參加各種各樣的特長培訓班;他們獨享了將近三代人積累的財富基礎,他們承載了三代人的山一般的期望。

  現在人們都在說,這是個知識更新爆炸的年代,每年的知識更新都以多少倍的速度遞增,特別是中國這個發展中的龐大巨輪。中國特有的應試教育考試,正是逼著孩子去死記硬背那些隨時可能被忘卻甚至淘汰的東西,為了取個高分樂此不疲。正如孔乙己的“茴”字有四種寫法,讓人啼笑皆非。也難怪,高考人家就是看分數,差一分你也去不了想去的大學。就是逼著每一個家長來逼著自己的孩子取那關鍵的一分,大好的青春年華都浪費在那看似關鍵的一分上了。

  我碰到一個案例讓我深有感觸:一個18歲的小夥子,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然而,整天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上網就是玩遊戲,社會交往幾乎沒有,愁得父母難以言表。小夥子,白白淨淨,個字高挑,初中畢業就不再上學,成了啃老一族。有著天大的抱負,卻不願動動手指;整天擔心自己的父母受累,卻不肯自力更生;既憤憤不平,又眼高手低;既明白事理,又誇誇其談;既想孝順父母,又在自欺欺人。心中的矛盾糾結,終於使自己的心理到了嚴重不健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