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習慣應該怎麼培養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直接關係著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所以教師一定要正確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培養語文學習習慣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培養語文學習習慣的方法

  1、培養學生課前認真預習、上課自主學習、課後自覺複習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先預習,能更好地在學習新課時理解新知識。要讓學生養成在學習新課之前先預習新課內容的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如新華字典、漢語詞典等***把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查找出其正確的讀音和意義。然後疏通文意。同時,不能讓學生的預習工作流於形式。為此,我們可以在上新課的前一天佈置相應的預習題目,形成書面作業,第二天上新課前檢查,以達到一定的預習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課堂上教師要避免滿堂灌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要多啟發、多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主學習,使學生能獨立思考問題,並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進行合作式地對問題進行探究,以獲取知識。在課堂上,教師主要應起到引導的作用,而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而不能讓學生只充當收音機和“書記員”,死記老師的答案而沒辦法真正進行獨立的思考。教師則應在問題的設計上下功夫,讓問題儘量具有開放性,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側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可見,複習學過的知識大有益處。學生當天學的新知識要儘量讓他們記在腦海裡,這樣,知識日積月累才會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起先教師要養成第二天上新課前先對舊知識進行提問,以檢查學生是否有複習。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了一種習慣,就會養成課後自覺複習的習慣。

  2、培養學生寫一手好字的習慣

  古人云,“字如其人”。因此,教學生寫一手好字,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教育學生寫好字要注意方法。學習書法時,學生臨摹的字帖,應選擇收筆明顯、平穩的字型,宜學習柳體、顏體和歐體等。先教學生書法方面的基本結構和規則,幫助他們正確地對待書寫。

  3、養成積累優美詞語的習慣

  語文教學無論如何改革,教材不論改換多少篇目,有一個根本目的就是必須通過語文教學學習語言、積累語言、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這句話很精闢地說出了要培養孩子們積累語言習慣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學基礎,你就很難領略李白、杜甫的詩、辛棄疾、李清照的詞;領略不到朱自清散文的魅力、魯迅雜文的銳利。呂叔湘先生也曾說過:“學生能不能表達好,關鍵在於腦子裡有沒有可供表達的內容”,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們平時積累優美詞語的習慣,要在聽說中積累詞語、要在誦讀、背誦中短語、要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句子、要在寫作中積累段落。學生經過長期不懈的語言的積累一定會積少成多,為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4、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中提出:“7—9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語言的積累和鑄煉,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發酵、沉澱、生成”的過程,需要耐心、毅力和長期的堅持不懈。學生只有在閱讀足夠多的作品基礎上,才能培養出良好的語感;只有積累足夠豐厚的語言材料,才能達到“下筆成文”的境界。的確,要想學好語文,僅靠書本上的一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才能獲取更多的有益知識。古今中外的名著應讓學生多閱讀。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結合校本課程,把校外的讀書和校內讀書結合起來。在校內給學生提供讀書時間,自由閱讀,互相交流;在課外自由讀書,以一定的形式在校內外展示交流。 另外,“學源於思,思源於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所以,我還鼓勵學生在讀書時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精彩的段落反覆誦讀,心領神會,有的還要背下來,印在自己的腦海裡,以備隨時呼叫。此外,儘量多組織豐富有趣的讀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使他們喜歡讀書讀報。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又通過交流活動促進了學生的讀書活動,提高了閱讀興趣,培養了讀書習慣。

  5、培養學生寫作的習慣

  俗話說:習作是語文的“半壁江山” ,這充分說明了習作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語文課程標準》在寫作目標中多次提到“要求學生把積累的語言材料運用到寫作之中”。因此,語文教學應充分體現“學以致用、讀寫並重”的原則,有效地促進閱讀和寫作的互相融合。對教師而言,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 有的學生往往想到一點就寫,寫了幾句寫不下去了,又塗掉重寫,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動筆之前,一定要認真思考,想一想這篇作文重點寫了什麼,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從頭到尾都想清楚了再動筆。良好的習作習慣主要包括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勤於動筆、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等習慣。要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就要鼓勵他們自己去觀察,並要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使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去把握事物的特徵、比較事物的異同並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絡。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之養成認真思考,勤於動筆的習慣。若要學生樂於動筆,勤於寫作,教師就得改進作文的命題,側重學生自主擬題作文的訓練,多寫日記、書信、隨想等。 此外,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也至關重要。有不少學生寫好作文後,往往一交了之。沒有認真修改初稿的習慣,這或許是學生習作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學生的作文寫好了,要讓他們把初稿念一念,一邊念一邊改。正如一位作家所說:“好作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作家尚且如此重視修改,中學生更應該養成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寫作的好習慣。

  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1.提前預習的習慣。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不管做什麼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學生學習課程知識,課前的預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容的準備,對即將學習的課程進行預習: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教師講課時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點、難點,有利於新知識地接受。

  2.細心觀察的習慣。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發現。”只有善於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會生活中去發現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會活躍,感情才會豐富,才可能寫出感人的文章。

  3.勤於動筆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告訴我們無論課內課外,無論看書聽課都要勤於動筆。平時讀自己的課外書時,讓學生拿一支筆,擺開一個本子,讓學生邊讀邊動筆。動筆,可以用標註,用線段或者符號把他特別感興趣的詞句標註出來。開始時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選擇,選擇學生特別感興趣的片斷。之後,可以是批註,在自己的課外書的空白處,簡單批一個詞,如”精彩”、“太妙了”、“不對”之類,以後可以批註完整的一句話,再往後可以用幾句話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總之,一定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4.質疑發問的習慣。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說的就是質疑問難的重要性。向老師質疑、發問。沒有弄懂問題時,不要得過且過、羞於開口,要善於發問、大膽地問。如果學生平時有不敢問、不善問的缺點,就鼓勵他去問,一旦有些問題是通過問詢教師、同學得來的答案,我們要給予鼓勵。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

  5.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不說話的老師,能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中的障礙,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難的字詞,教師不要馬上說出答案,要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工具書,以逐步形成習慣。這是素質教育要求”授之以漁一的體現,為學生在讀課外書時,遇到不懂的字詞,能自覺地查一查工具書,讓工具書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6.背誦的習慣。南宋傑出的教育家朱熹說的:“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又說:“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筆者不贊成死記硬背,但是記誦確實是青少年在記憶的黃金時期的一個良好的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語文課本所選的中國古典詩文,讓學生儘量都記誦過。學生如果能夠記誦大量的古典詩文,將會受益終身。

  培養語文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指出: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於自己的習慣。教育心理學家赫爾則認為,如若缺乏驅力,則習慣不鞏固;習慣不鞏固,則學習等於零。把一切的學習都歸結於習慣的形成和習慣的鞏固。可見習慣的巨大作用。

  有一次,大哲學家柏拉圖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兒,因為這個孩子總在玩一個很愚蠢的遊戲。小男孩不服氣:“您就為這一點小事而譴責我?!”“你經常這樣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你會養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執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

  語文學習習慣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它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它就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學習行為,對學習就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從另一方面說,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這種習慣或方法,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具有自動化的作用,不需要別人的提醒,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就能去做。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科學的學習方法自然而然的得到運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大量的事實表明,學生的學習成績是與他們的學習習慣呈正比的,凡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也是學習習慣好的學生;凡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也是習慣不好的學生。所以,成績的好壞與學生學習習慣是直接相關的。所以,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特別強調,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習慣。

1.語文學習技巧與方法有哪些

2.大學語文學習總結

3.六種學習習慣的養成方法

4.學好語文必須養成的學習習慣

5.培養學習習慣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