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題複習試題

  在大家複習語文的過程中,究竟要做好哪些試題的複習準備呢?讓我們來看看這套語文試題卷能不能幫助到你!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2017年,歡迎閱讀!

  2017年

  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江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也。革幼而聰敏,六歲便解屬文。九歲丁父艱,與弟觀同生,少孤貧,自相訓勖,讀書精力不倦。十六喪母,以孝聞。服闋,與觀俱詣太學,補國子生,舉高第。齊吏部謝朓雅相欽重。朓嘗宿衛,還過候革,時大雪,見革弊絮單席,而耽學不倦,乃脫所著襦,並手割半氈與革充臥具而去。

  除少府卿,出為鎮北豫章王長史,隨府王鎮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馬,乃泛舟而還,途經下邳,遂為魏人所執。魏徐州刺史元延明聞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稱患腳不拜,延明將加害焉,見革辭色嚴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辭以囚執既久,無復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將加箠撲。革厲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殺身報主,今日得死為幸,誓不為人執筆。”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拾脫粟三升,僅餘性命。值魏主請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還朝。

  時武陵王在東州,頗自驕縱,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為行事。”乃除武陵王長史、會稽郡丞。革門生故吏,家多在東州,聞革應至,並齎持緣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餉,不容獨當故人筐篚。”至鎮,惟資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廣,辭訟日數百,革分判辨析,曾無疑滯。功必賞,過必罰,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憚之,遂雅相欽重。將還,民皆戀惜之,贈遺無所受。送故依舊訂舫,革並不納,惟乘臺所給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臥。或謂革曰船既不平濟江甚險當移徙重物以迮輕艚革即無物乃於西陵岸取石十餘片以實之其清貧如此。

  徵入為度支尚書。時尚書令何敬容掌選,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強直,每至朝宴,恆有褒貶,以此為權勢所疾,乃謝病還家。大同元年卒。革歷官八府長史,四王行事,傍無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節選自《梁書·列傳第三十》***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自相訓勖,讀書精力不倦    勖:勉勵

  B.聞革應至,並齎持緣道迎候齎:攜帶

  C.府王憚之,遂雅相欽重相:互相

  D.傍無姬侍,家徒壁立徒:僅僅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乃泛舟而還     齊兵乃出

  B.革辭以囚執既久斂貲財以送其行

  C.革厲色而言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D.誓不為人執筆公為我獻之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江革敏而好學。他六歲便能寫文章。父親去世後,與弟弟在貧困中仍能堅持讀書,不知疲倦。母喪結束後,又與弟弟一起赴太學學習,成績很優秀。

  B.江革臨危不撓。他曾隨府王鎮守彭城,彭城失守後,被魏人俘獲。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軟硬兼施,江革始終不從。元延明見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還朝。

  C.江革為官剛正。武陵王年少驕縱,高祖讓江革輔佐他。江革任武陵王長史、會稽郡丞時,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民安吏畏,百城畏服,連武陵王也怕他。

  D.江革清正廉潔。他將要離開會稽時,百姓贈送的禮物江革概不接收,只乘坐官府給的一條小船返京。由於船不平穩,渡江危險,便在岸邊搬取十多塊石頭來壓艙。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見革弊絮單席,而耽學不倦,乃脫所著襦,並手割半氈與革充臥具而去。***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革性強直,每至朝宴,恆有褒貶,以此為權勢所疾,乃謝病還家。***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或 謂 革 曰 船 既 不 平 濟 江 甚 險 當 移 徙 重 物 以 迮 輕 艚 革 即 無 物 乃 於 西 陵 岸 取 石 十 餘 片 以 實 之 其 清 貧 如 此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劉幽求,冀州武強人。聖歷中,舉制科中第。調閬中尉,刺史不禮,棄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彥範等誅張易之、昌宗,而不殺武三思,幽求謂彥範曰:“公等無葬地矣。不早計,後且噬臍①。”不從。既,五王皆為三思構死。

  臨淄王入誅韋庶人,預參大策,是夜號令詔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書舍人,參知機務。睿宗立,進尚書右丞、徐國公,增封戶至五百。

  景雲二年,以戶部尚書罷政事。不旬月,遷吏部,拜侍中。璽詔曰:“頃王室不造,中宗厭代,戚孽專亂,將隕社稷,朕與王公皆幾於難。幽求處危思奮,翊贊聖儲,協和義士,震殄元惡。國家之復存,系幽求是賴,厥庸②茂焉,朕用嘉之。宜加賜實封二百戶,子子孫孫傳國無絕,特免十死,銘諸鐵券,以傳其功。”先天元年,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

  幽求自謂有勞於國,在諸臣右,意望未滿;而竇懷貞為左僕射,崔湜為中書令,殊不平,見於言面。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計。幽求與右羽林將軍張暐定計,使暐說玄宗曰:“湜等皆太平黨與,日夜陰計,若不早圖,且產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臣請督羽林兵除之。”帝許之。未發也,而暐漏言於侍御史鄧光賓,帝懼,即列其狀。睿宗以幽求等屬吏,劾奏以疏間親,罪應死。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於封州、暐於峰州、光賓於繡州。明年,太平公主誅,即日召復舊官,知軍國事,還封戶,賜錦衣一襲。

  開元初,進尚書左丞相,兼黃門監,俄以太子少保罷。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鬱怏散職,有怨言。詔有司鞫治,宰相盧懷慎等奏言:“幽求輕肆不恭,失大臣禮,乖崖分③之節。”翌日,貶睦州刺史,削實封戶六百。遷杭、郴二州,恚憤卒於道,年六十一。贈禮部尚書。

  ***節選自《新唐書·列傳四十六》***

  〔注〕 ①噬臍:咬腹臍,比喻不可達到。②厥庸:他的功勞。 ③崖分:合適的界限。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頃王室不造   造:建立

  B.意望未滿望:怨憤

  C.知軍國事知:掌管

  D.詔有司鞫治鞫:審訊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久之,授朝邑尉  古之學者必有師

  B.而不殺武三思  吾嘗終日而思矣

  C.以功授中書舍人  願以十五城請易壁

  D.幽求自謂有勞於國  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劉幽求比較有遠見。他勸說桓彥範在誅殺張易之時,也要把武三思殺掉,不然將為武三思所害,彥範等人不聽從,後來果為武三思所害。

  B.睿宗讚賞劉幽求功勳卓著,對他大加封賞。睿宗賞賜他二百戶,子孫可持續繼承封國,並把赦免死罪的文字刻在鐵券上,來表彰其功勞。

  C.劉幽求自認為功勞大,功勞在眾臣之上。看到竇懷貞擔任左僕射,崔湜做中書令,他心中特別不平,就藉機與張暐密謀,誣告崔湜謀反。

  D.劉幽求受姚崇和宰相盧懷慎等人告發。姚崇平日裡忌妒幽求,告發其疏於職守,有怨憤之言,盧懷慎等說幽求輕肆不恭,致使幽求被貶官。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臨淄王入誅韋庶人,預參大策,是夜號令詔敕一出其手。***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湜等皆太平黨與,日夜陰計,若不早圖,且產大害,太上不得高枕矣。***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翌 日 貶 睦 州 刺 史 削 實 封 戶 六 百 遷 杭 郴 二 州 恚 憤 卒 於 道 年 六 十 一 贈 禮 部 尚 書。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劉隨,字仲豫,開封考城人。以進士及第,為永康軍判官。軍無城堞,每伐巨木為柵,壞輒以他木易之,頗用民力。隨因令環植楊柳數十萬株,使相連屬,以為限界,民遂得不擾。屬縣令受賕鬻獄,轉運使李士衡託令於隨,不從。士衡憤怒,乃奏隨苛刻,不堪從政,罷歸,不得調。初,西南夷市馬入官,苦吏誅索,隨為繩按之。既罷,夷人數百訴於轉運使曰:“吾父何在?”事聞,乃得調。

  後改大理寺丞,為詳斷官。李溥以贓敗,事連權貴,有司希旨不窮治,隨請再劾之,卒抵溥罪。遷右司諫,為三司戶部判官。隨在諫職數言事,時下詔蜀中,選優人補教坊,隨以為賤工不足辱詔書。又劾奏江、淮發運使鍾離瑾載奇花怪石數十艘,納禁中及賂權貴。累疏論丁謂奸邪,不宜還之內地;胡則,謂之黨,既以罪出陳州,不當復進職。王欽若既死,詔塑其像茅山,列於仙官。隨言:“欽若贓汙無忌憚,考其行,豈神仙耶?宜察其妄。”前後所論甚眾。

  帝既益***事,而太后猶未歸政,隨請軍國常務,專稟帝旨,又諫太后不宜數幸外家,太后不悅。會隨請外出知濟州改起居郎。久之,遷尚書刑部員外郎,入兼侍御史知雜事。未幾,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以長定格從事,吏不得為奸。改三司鹽鐵副使。使契丹,以病足痺,辭不能拜。及還,為有司劾奏,奪一官,出知信州,徙宜州,再遷工部郎中、知應天府。召為戶部副使,入天章閣待制,不旬日卒。

  隨與孔道輔、曹修古同時為言事官,皆以清直聞。隨臨事明銳敢行,在蜀,人號為“水晶燈籠”。初,使契丹還,會貶,而官收所得馬十五乘。既卒,帝憐其家貧,賜錢六十萬。

  ***選自《宋史·列傳第五十六》***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3分******  ***

  A.壞輒以他木易之     易:更換

  B.隨為繩按之按:捆綁

  C.有司希旨不窮治窮:徹底

  D.累疏論丁謂奸邪累:多次

  【小題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劉隨得罪了轉運使李士衡,被免職還鄉,不能調任,後經數百夷人的請求,朝廷才重新起用他。

  B.劉隨先後彈劾李溥、鍾離瑾、丁謂、胡則、王欽若等貪官汙吏,最終使他們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C.劉隨詢問軍國大事,只聽從皇帝意見,又建議太后不應經常到外戚家,這樣使得太后很不高興。

  D.劉隨與孔道輔、曹修古同時擔任諫官,都以清廉正直著稱。他處事精明果敢,在蜀地時被稱作“水晶燈籠”。

  【小題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隨因令環植楊柳數十萬株,使相連屬,以為限界,民遂得不擾。***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欽若贓汙無忌憚,考其行,豈神仙耶?宜察其妄。***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分***

  會 隨 請 外 出 知 濟 州 改 起 居 郎。

的人

1.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練習題及答案

2.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複習測試題

3.高考語文二輪文言文閱讀專題練習

4.高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及答案

5.2017年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歷年真題

6.高考語文文言文複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