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音樂欣賞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滲透與融合

  【摘要】 伴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進展,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已經不是單一的為了滿足簡單的思想教化,而需要通過多元化、人性化以及生動化的思政教育形式,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水平。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可以在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過程中起到生動化、人性化,讓思政教育變的更加活潑。本論文主要是分析了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接下來面臨的跳戰,最後提出了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和路徑。

  【關鍵詞】 音樂欣賞 大學生思政教育 滲透與融合

  一、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學生思政教育注重的是通過教學活動,體現出大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但是當前的學生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被動性地學習方式,加上由於學習任務的繁重以及升學就業的壓力,讓大學生帶著從初高中時就養成的課堂灌輸的教學方法。在面對這些情況時,音樂課無疑會被消弱或者是放棄,而更多的學習時間都以主科學習為主。進入大學校園之後,他們養的這種習慣也或多或少地帶入到了大學校園當中,讓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對音樂課產生了一定的陌生感,因有了這樣的一層影響關係,容易誤導大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理解,同時對於大學生的音樂欣賞層次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此外,有一些大學老師對於音樂欣賞課程也有一些錯誤的認識,其具體表現為:第一,在開展音樂欣賞課時,部分教師沒有把學生的感受與欣賞體驗作為重點而是一味的講解,這樣的形式容易導致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產生牴觸情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參與音樂欣賞的積極性;第二,有的老師在進行音樂欣賞課時,不做任何指導性的講解,讓學生自己聆聽音樂讓學生自己進行欣賞,這樣會導致學生對音樂欣賞的理解程度降低,從而失去了音樂欣賞課程應有的作用。因此,為了能夠滿足如今社會的需求與發展,對於大學生音樂課與思政教育融合所存在的這些問題,應該受到社會以及學校的重視。真正意義地把音樂欣賞中提高學生審美價值與欣賞層次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讓大學生通過音樂欣賞能力以及音樂素養的提升,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水平。

  二、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滲透所要面臨的挑戰

  大學生在進入到大學後,他們的生活以及學習都發生了轉變,在這個學習、生活以及成長的過程中,大學生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也隨之增加。隨著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諸多的負面資訊充斥著大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通過一些不良資訊的傳播,給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也增加了許多音樂欣賞與大學思政教育融合與滲透工作的挑戰。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縱觀我國當前的大學體制,除了非師範學院外,有許多的學校都沒有開設音樂課程。雖然有的學校開設了音樂選修課程,但是選修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學生的音樂知識。而且這些開設的課程,大多都由藝術教育類的老師來進行講授,在一定程度上會讓非藝術專業的學生難以理解。此外,整個教學活動也是通過大班制來進行,不利於學習的氛圍,導致了學生在選修了音樂課後,沒有起到個性化、多元化的教育,讓學生還是保持著被動接受的教育形式。且這樣的音樂課程大多都是流於形式,沒有真正意義上地把思政教育融合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去。

  第二,現在大學生都是90後00後,他們所選擇的音樂型別比較容易出現偏差。如果不進行正確的引導,會導致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進入誤區,甚至會對學生的思想造成嚴重的影響。例如:當前許多國外流行歌曲中,所表達的都是一些負面的意義,比如:抽菸、***、壓抑等內容。有的學生在大量聽取這些歌曲後,會進行模仿歌詞中所表達的行徑,這對於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來說,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第三,雖然有的學校也開展了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的工作,但是這些思政教育工作者,對於音樂教學瞭解甚少,無法順利地把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在整個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無法及時針對學生進行有利地引導。此外,音樂教學的開展,還需要藉助專業的裝置來進行教學。很多學校都沒有專業的、規範的音樂教學裝置,所以也無法順利開展。

  三、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與路徑

  1、加強引導更有利於大學生接受思政教育

  當前大學生在思政方面的學習熱情,遠遠不能與他們所學專業的知識相比較。很多學生在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之外,更多地選擇了學習英語以及計算機知識,以方便今後的就業發展方向。但是有許多學生都是在畢業後才發現,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對此,學校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通過讓學生掌握好更多的思政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指導自身的行為,以更好地精神面貌投入到大學的學習生活當中。作為大學思政教育工作人員,可以利用音樂欣賞的方式,把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化。有效地把有社會、政治、道德、經濟以及倫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向學生進行傳授。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了解到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結合大學生將來需要面對社會的諸多問題進行講解,通過思政理論知識進行指導,培養了他們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通過音樂欣賞,可以把音樂作品中所表達出來的豐富內容,全部向學生進行展示,並且通過音樂作品的欣賞,讓大學生增強了人生觀、世界觀的認識,更好地把握住社會發展以及自身發展的方向並做出正確的判斷。此外,通過音樂作品欣賞,還能讓大學生從繁雜地學習生活中解脫出來,把思政教育的抽象與枯燥性,轉變為人性化與多元化,更容易讓大學生對思政教育基礎知識進行深刻地理解。

  2、轉變思政教育形式促進思政教育的多元化

  大學生思政教育與音樂欣賞相結合的目的在於,通過音樂的生動性、隱喻性等特徵,讓大學生思政教育形式更加的多元化,同時也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大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思政教育。比如:需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可以藉助音樂欣賞的形式,組織學生欣賞《國歌》、《黃河大合唱》等愛國歌曲,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中感受到祖國的壯美與強大,在大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要為祖國的崛起而奮鬥的堅定信念。通過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可以讓學生聽到中華民族的心聲,激發出現代大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與奮鬥情懷。這種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以及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效地把思政教育滲透到音樂作品欣賞課程當中。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融合

  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更是思維較為活躍的階段。在這個期間,他們的思維與創新能力都比較強。他們可以利用已經掌握到了的知識、經驗結合自己的主觀認識,把一個已經認知的事物進行重新創造,體現出其獨特、新穎的特性,以此來體現出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就是一個思維活躍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都抱有探求與創造未知事物的熱情。音樂的本質就是通過非語義的資訊,以自由、堅定等特徵帶給人們想像的空間。音樂本身還具有相當強的創造性,而且在音樂表達的每一個環節中都體現出了其獨特性和創造性。通過音樂欣賞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非被動的情況下接受到思政教育的基礎知識。透過音樂欣賞,讓學生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培養學生的個性化以及感知能力,讓學生在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記憶能力。

  4、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結合促進人文文化發展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表述了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人得到全面發展,這也是其理論的基本觀點。高校的思政教育通過與音樂欣賞進行結合,所要達到的目的也正是如此。利用音樂所抒發的情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同時還能調解學生的情緒,甚至可以起到淨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保持著一顆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一個人所聆聽的音樂,我們不難分析出他的心情與情緒,音樂具有能夠表達出內心情緒的功能。正如當我們悲傷時,所聽的音樂都是悽美的;當我們興奮時,所聽的音樂是高亢的。通過音樂作品的欣賞,讓學生透過音樂中的節奏、曲調、歌詞等來調節自己的情感。通過音樂欣賞淨化學生的心靈,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與感悟到意識觀念、精神品質等思政教育知識,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從而達到一個崇高的境界。大學思政教育工作人員,可以整理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利用音樂作品的節奏與樂調,再加上音樂創作的背景給予講解,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中強勁的力量,讓學生的心靈一次次受到洗禮。思政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表達感情,把負面情緒進行排除,而音樂欣賞正有這樣的功能。因此,有機地把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結合在一起,可以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同時也起到了促進學生與人和諧相處、弘揚優秀的文化,讓學生的思想得到更高層次地提升。

  四、結語

  音樂欣賞課程可以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與文化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指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來思考,在他們心目中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音樂欣賞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在大學思政教育中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利用音樂欣賞,可以有效地增強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情操、人文情懷,且從本質上提高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責任感。通過全方位的思政素養的提升,讓當代大學生打下堅實的思政基礎,為將來建設祖國做出自己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方元:巴黎城下的沉思――“紅磨坊”大歌舞的文化解讀與啟示[J].音樂藝術,2010***4***.

  [2] 宋德玉、姬英濤:陶冶情操,完善自我――論音樂欣賞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美與時代,2004***9***.

  [3] 李方元:中心與邊緣――音樂知識與音樂教育中的“典範”與“非典範”[J].中國音樂,2012***1***.

  [4] 宋德玉、姬英濤:陶冶情操,完善自我――論音樂欣賞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美與時代,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