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練習題答案

  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陶校長的演講》。這裡的陶校長是指我國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陶校長的演講練習題的答案。歡迎閱讀與參考!

  如下:

  【基礎練習】

  一、根據拼音寫字組詞。

  1.煉 練 戀

  2.須 需 虛

  3.厲 勵 厲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然後連起來讀一讀。

  1.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

  2.專心致志,就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

  3.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鍊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

  4.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要“建築人格長城”

  三、結合課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1、***1***保持的時間很長

  ***2***每天持久鍛鍊,永不放棄

  ***3***早睡早起,一日三餐,持久的鍛鍊,還有日常休息以及工作或學習的時間合理分配

  2.***1***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屏氣凝神

  ***2***信心堅定,意志堅強,遇到艱難困苦也絕不動搖

  ***3***我們在學習中應當全身心地投入,面對困難和挫折,應以頑強的意志去克服

  3、***1***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

  ***2***聽課 讀書 作業

  4、***1***隨手撿紙 不隨地吐痰

  ***2***個人衛生 個人品德

  【發展練習】

  一、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1.填合適的詞語。

  眼界 天地 群書

  視野 閱歷 才幹

  情操 標本 活動

  2.看過許多書

  得到好的結果

  只看一類書

  3. 畫2、3、4段的第一句話

  4.“不要把自己關在籠子裡,要學會‘解放自己的空間’努力到自然,到社會中去擴大眼界,取得豐富的學問。”我覺得這句話說非得常有道理。

  就拿我鄰居家的小孩子劉芳來說吧:有一次我們去春遊,她本來和我們約好一起去的,可是她的爸爸媽媽不允許,我們剛走,她的媽媽就大聲責罵她:“誰叫你去玩的?還不快把我給你買的試卷做好。”她的爸爸也應和著:“對!我給買的書還沒讀完呢,今天必須讀完。”在這一天裡,她就像是關在籠子裡的小鳥,被爸爸媽媽鎖在屋裡拼命地寫作業。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她變得孤陋寡聞,外面精彩的世界一概不清楚。“六一”兒童節到了,老師選人表演節目,她什麼也不會,唱歌老走調,做操又做不好,更不敢上臺表演。像她就應該“解放自己的空間”。

  二、讀讀想想。

  不同之處是:我們小學一般是學敘述文,而這一篇卻是議論文。

  陶校長的演講原文閱讀:

  各位同學: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

  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找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鍊,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築起“科學的健康堡壘”。

  第二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我們是學生,求知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有了學問,將來才能更好地造福於社會。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鑽進去,展開來。這樣,我們就能夠達到勝利的彼岸。

  第三問,自己擔任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工作的好壞對我們今天和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學校和班集體中,你們多多少少都承擔著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級和學校的管理等等。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培養我們的責任心,鍛鍊我們的辦事能力,是我們將來步入社會做大事的基礎。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這也是一種學習,一種和聽課、讀書、作業同樣重要的學習。

  第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麼要這樣問?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需要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要“建築人格長城”。我們到學校裡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

  以上我談的就是“每天四問”。如果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題中的“陶校長”,是指我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