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教案及教學反思

  《陶校長的演講》,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對於這樣的一篇課文你知道要怎麼做好備課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陶校長的演講教案吧!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陶校長的演講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瞭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麼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絡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範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後改名陶行知。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範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瞭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 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 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讀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後四人小組分別讀,並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麼?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4***開門見山提出了*** ***

  ***5***分別要求學生從*** ***、******、******、******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 ***,*** ***了多少,並講了這樣問的*** ***。

  ***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 ***的好習慣,爭取在*** ***取得*** ***。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四、學字詞

  1、討論書寫要點。

  2、歸類寫字:左右結構:演、鍛、穩

  3、比較組詞

  陶 *** ***煉*** ***彼*** ***

  葡 *** ***練*** ***履*** ***

  4、完成習字冊。

  5、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說出陶校長的後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 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一、複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

  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麼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麼?再問為什麼這樣問?最後提出什麼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麼?

  ***2***為什麼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並談談陶校長為什麼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 ***,築起*** ***,學習上認準*** ***,刻苦鑽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後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填空***課後4***

  板書設計:

  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 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 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 打牢基礎

  五年級上冊語文陶校長的演講教學反思

  《陶校長的演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走進教室,我問學生:“同學們想不想成為優秀的學生?”學生們立刻回答道:“想!”我當即讓學生們討論:“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學生呢?”學生爭相回答。有的說:“要認真刻苦。”有的說:“不懂的地方要問。”還有的說:“要好好學習各門課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麼下面讓我們聽聽陶校長是怎麼說的吧。”

  我請學生閱讀《陶校長的演講》,讓學生說說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麼。學生讀書後很快回答:“講了每天四問。”學生找到了“四問”,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學生很容易理清了課文的脈絡。

  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陶校長為什麼要問這“四問”?怎樣才能在這四個方面取得進步?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課前準備和經驗不足,我將“四問”這一整塊拆零為一個個單一的問題去講,使整個整體感知部分顯得零亂,沒有條理,自然也沒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在隨後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兩個環節裡,我分別提出了“陶校長為什麼要大家每天問這四個問題呢?這四個問題對我們學生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和“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你哪一問作的比較好?”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加深對“每天四問”的理解。起來回答的學生都答的很不錯,但由於我沒有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使得教學氣氛並不活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存在上述不足外,還有另外的不足。比如對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講解的不夠深入;此外,還有我的教態不夠親切,使用的語言不恰當,不符合兒童的語言要求,並且語調過於平緩,講課的激情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