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

  摘要: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是實現圖書館科學管理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讀者滿意度的關鍵,是提高圖書館人力資源效益的需要。在高校圖書館實行精細化管理,要確定“精、準、細、嚴”的工作思路,建立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體系,樹立執行有力的工作作風。同時要避免走入過於強調“量化”,過於糾纏“細節”,過於拘泥於“制度”的誤區。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必要性;實現途徑;誤區

  精細化管理,又稱精細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是源於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認為管理是由細節構成的,講究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力求最優,強調一個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的過程。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是基礎管理,它的實質是通過細化工作目標、工作標準、工作任務、工作流程,使每一項工作內容都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說得準的具體任務,以實現任務到人,責任到位,嚴格考核,按績效取酬。在高校圖書館工作和服務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質量和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為廣大師生服務。

  一、高校圖書館開展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1.精細化管理是實現圖書館科學管理的必由之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富有創造能力的勞動者和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為順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高校不僅在教學層面上深入改革,同時不斷探索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促進人才培養目標更好的實現。實施精細化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和強化圖書館的職能作用,滿足廣大使用者、讀者日益增長的文獻資訊需求,是實現圖書館科學管理的必由之路,是圖書館適應高校改革發展的選擇和要求。

  2.精細化管理是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讀者滿意度的關鍵

  讀者服務工作是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隨著圖書館服務設施的現代化、服務資源的多元化,圖書館服務能力發生了質的飛躍。但是,與此同時,隨著通訊、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日趨多元化,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關注的焦點越來越集中在圖書館服務過程的細節。實行精細化管理,使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工作服務過程精確、量化和規範化,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質量問題,提高讀者對圖書館的滿意度。

  3.精細化管理是提高圖書館人力資源效益的需要

  加強圖書館精細化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服務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改進。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就是要在制度化、規範化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常規管理,力求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獲取最大的績效。實行精細化管理後,每位員工都清楚自己的職責、許可權,知曉工作的內容、要求、程式,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內耗損失,降低人力資源成本。通過推行精細化管理,能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執行力和工作效率,增強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圖書館服務至上、服務育人的良好形象。

  二、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的實現途徑

  1.確定“精、準、細、嚴”的工作思路

  圖書館精細化管理的本質就是對圖書館戰略目標分解細化和落實,使戰略規劃能夠貫徹到每個環節併發揮作用。其核心思想用四個字可以概括:精、準、細、嚴。“精”,即精益求精,是要求圖書館員工對待工作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使工作達到“更好”。“準”即準確定位,是指對圖書館的每個部門、每個崗位的職能與職責都要做出具體、清晰、明確的規定,每一道工序都要規範清晰,每一個環節都要有機銜接。“細”指細化目標,是指把每一項工作一層一層地分解細化,明確各個環節和關鍵控制點,最終使責任指標落實到具體的執行者。“嚴”指嚴格考核,是指對照精細化管理的具體、量化的標準,對圖書館員工進行考核,並依照考核結果進行獎罰。

  2.建立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體系

  制度化、規範化是精細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高校圖書館實施精細化管理,必須擁有規範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定的管理體系。高校圖書館管理體系的制度化、規範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規範圖書館內部管理的制度體系,也就是圖書館員工必須遵守的各項工作規程、規章制度,以此來制約和規範員工的日常服務工作和言語行為,培養員工遵守制度規則的自律意識和文明服務行為,並在其違反時進行處罰。二是建立完善的規範圖書館工作服務物件的行為制度體系,也就是讀者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規定,以此來制約和規範讀者的行為。

  3.樹立執行有力的工作作風

  建立制度化、規範化的制度體系,員工行為就有了標準,考核時就有了考量的依據。但要真正做到精細化管理,僅有制度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使制度落實到位。要做到這一點,一是要抓好基礎管理,不斷規範和加強基礎管理工作,系統梳理管理流程,彌補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使各項管理活動按照制度、流程、標準執行,同時整個工作過程要有記錄、有監督、有控制;二是要按照管理規定進行考核,考核必須定量準確,實施及時,同時還要按照有關規定兌現獎懲,以強化責任的落實,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使管理工作走向規範化和系統化。

  三、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應避免走入誤區

  1.要避免過分注重“指標”,過於強調“量化”

  精細化管理要求將任務分解,責任到人。但“精細化”不等同於“量化”,“精細化”不僅求“細”,更求“精”,因而應激勵員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盡善盡美。如果只注重指標分解,定量考核,那麼員工可能會只注重完成量的指標,一味按部就班,墨守成規,而缺少創造的激情,這樣就很難將事情做到極致,創造最大效益。

  因此,在圖書管理工作中,不僅要將任務分解,還要使工作分解得合情合理,與各崗位的要求和員工的個性特點相匹配;不僅要明晰各崗位的職責,還要注重協調各崗位的關係,使各崗位有機銜接,協調運轉;不僅要注重工作的規範,還要營造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使員工能精神振作,心情舒暢,自覺履行義務,積極主動工作。這樣才有利於目標的圓滿達成。

  2.要避免過分糾纏“細節”,將“強調細節”變成“繁瑣化”

  精細化管理強調細節,認為“細節決定成敗”。但是,不是所有的細節都對全域性有決定性影響,只有關鍵性因素才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在管理工作中,並不是管理越細緻,規範越細密越好。過細的規定不僅束縛了員工的手腳,也給考核增添了負擔;同時容易導致部門之間、員工之間協作精神下降,彼此隔離疏遠;還容易模糊管理者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在了一些不該過分關注的地方,結果陷入繁瑣的具體事務中。因此,在學校圖書館工作中,要分清主次,抓住重點,整體把握,兼顧細節。既從小處著手,著重解決影響圖書館管理效益的瓶頸,又從大處著眼,注意統攬全域性,實現戰略目標與細節處理的相互促進,有機統一。切忌捨本求末,陷入一味苛求細枝末節的完滿,而忽略大局意識、全域性意識的誤區。

  3.要避免過分拘泥於“制度”,將精細化等同於“制度化”、“剛性化”

  根據現代管理學理論,科學化管理從低到高的三個層次分別為“規範化”、“精細化”、“個性化”。精細化管理以“規範化”為基礎,又不止於規範化,還應向個性化靠攏。“規範化”要求用制度來分解職責,用制度來規範行為,促使每個部門、每一個員工的工作都到位、盡職。但是,不是所有的活動都可用制度來規範的,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精細化管理在建立嚴格、具體、系統的制度並要求員工嚴格遵循的同時,還需要“彈性空間”,以發揮員工的個性特點,激發其主動性和創造性。

  “精細化”管理要提高執行力,需要以管理的剛性來保障每個制度的實施。沒有對制度剛性的執行,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是,制度不可能包羅永珍,窮盡一切,在嚴格執行制度的同時,有時也需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實行“柔性”處理,要“剛柔相濟”,規範化與人性化有機統一,才能體現以人為本,才能體現現代管理的真正要求。

  四、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精細化管理是一個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和長期發展的過程,是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需要不斷去研究、實踐、完善。在實際工作中,要將精細化管理理念真正滲透到圖書館每個部門、每個崗位和每一個員工身上,使之高標準、高質量地履行好所承擔的每一項工作,有效落實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只有這樣,圖書館管理才更加科學、規範和高效,各項工作才能不斷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