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果的營養成分及經濟價值

  蛋黃果其味道口感介乎於番薯和榴蓮之間。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蛋黃果的營養成分。

  蛋黃果的營養成分

  每100g果肉含有蛋白質1.8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36.3毫克、纖維0.9毫克、胺基酸0.02毫克、果膠、灰粉0.9毫克、鈣22毫克、磷41毫克、胡蘿蔔素0.02毫克、140卡路里、維他命C49毫克、維他命A130微毫克、維他命B10.02毫克、維他命B20.02毫克、維他命B334毫克。

  蛋黃果的經濟價值

  熱帶水果。果肉含糖29.1-30.5%,澱粉5.6-8.1%,粗脂肪1-1.14%,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24.3mg。樹姿美麗,適合作庭園栽培。海南蛋黃果美容功效: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十七種氨基酸,具有幫助消化、化痰、補腎、提神醒腦、活血強身、鎮靜止痛、減壓降脂等功效。

  蛋黃果是一種多年生的熱帶名貴水果,適宜沙質地和其他土壤質地栽種的優良特性二代母本果樹;該水果每公斤的市場價格在20至55元之間,是一種極富市場前景的果樹種植品種,同時也是解決農村水果種植業品種老化、市場價格低迷,促進農村農民增收的一條有效途徑。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

  蛋黃果的形態特徵

  山欖科***Sapotaceae***小喬木,高3~7.5公尺***10~25呎***,枝條開展;葉革質;花小,白色。果卵形,長5~10公分***2~4吋***,橙黃色。果肉橙色,可食,味甜。

  蛋黃果,又名獅頭果,海南的熱帶水果之一。原產南美北部。果實球形,未熟時果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澱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

  蛋黃果為山欖科蛋黃果屬多年生常綠木本果樹,因果肉酷似煮熟的雞蛋黃而得名。我國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熱帶地區都有種植。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及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含水量67%至73%,可食率71.3%至78.6%。

  蛋黃果植株高3至6米,為小型喬木。樹體各部分均可分泌出白色乳汁。老熟枝條黃褐色,單葉互生,葉片紙質,狹橢圓形,兩面平滑有光澤。花較小,1至4朵聚生於葉腋。未熟果為綠色,成熟時為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光滑,外果皮極薄,不易與果肉分離。中果皮肉質、肥厚、柔軟、蛋黃色,含水量少,味甜,似煮熟的雞蛋黃。種子通常1至2粒,近圓形或橢圓形。果實12月成熟,採收後需要後熟4至7天方可食用。

  常綠小喬木,高7~9 m,樹冠半圓形或圓錐形;主幹、主枝灰褐色,樹幹堅韌,樹皮縱裂,嫩枝被褐色短柔毛。葉互生,螺旋狀排列,厚紙質,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26~35 cm,寬6~7 cm;葉緣微淺波狀,先端漸尖;中脈在葉面微突起,在葉背則突出明顯。花聚生於枝頂葉腋,每葉腋有花1~2朵;花細小,約1 cm,4~5月開花。肉質漿果,形狀變化大,果頂突起,常偏向一側;未熟時果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長5~8 cm,果肉橙黃色,富含澱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1]

  樹皮灰白色。枝條軟,多分枝,小枝圓柱形。葉互生,長圓狀倒卵形,長10-30cm,寬4-10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葉面葉脈明顯,葉背葉脈凸起,側脈6-12對,葉柄長1.5-4cm。花白色,花柄長2-3mm;萼5裂,裂片圓形至廣卵形,長2.5-3mm;花冠白色,長2.5-4.5mm;雄蕊多數;雌蕊花柱短,柱頭不明顯,果球形、桃形、長卵形或紡錘形,未熟果含單寧多,果肉變軟為食用成熟度,熟果肉質疏鬆,金黃或蛋黃色,果汁甚少,有雞蛋黃香味,無酸略甜。種子1-3枚,有稜,側向略扁,種皮堅硬、褐色、具光澤。

  蛋黃果與西番蓮的區別:西番蓮***學名:Passiflora coerulea L.***是一種芳香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譽。為多年生常綠攀緣木質藤本植物。果實甜酸可口,風味濃郁,芳香怡人。據測定,西番蓮果實含有超過132種以上的芳香物質,最適於加工成果汁,或與其它水果***如芒果、菠蘿、番石榴、柑橙和蘋果等***加工混配成混合果汁,可以顯著地提高這些水果汁的口感與香味;也可以做雪糕或其它食品的新增劑以增進香味,改進品質。原產於巴西,後來在南美、南非、東南亞各國、澳洲和南太平洋各地區都有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