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薩福到底是誰

  薩福在西方歷史上是一位著名的女詩人,女文學家。她的作品也被稱為經典。你知道薩福是誰嗎?她有哪些經歷?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薩福***Sappho,約前630或者612~約前592或560***,古希臘著名的女抒情詩人,一生寫過不少情詩、婚歌、頌神詩、銘辭等。一般認為她出生於萊斯沃斯島一貴族家庭。豐盛的財富使她能自由地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她選擇了在當時的文化中心勒斯博***Lesbos***島上專攻藝術。她的父親喜好詩歌,在父親的薰陶下,薩福也迷上了吟詩寫作。她是第一人描述個人的愛情和失戀的詩人。 青年時期曾被逐出故鄉,原因可能同當地的政治鬥爭有關。被允許返回後,曾開設女子學堂。古代流傳過不少有損於她的聲譽的說法,但從一些材料看,她實際上很受鄉人敬重。薩福最終為了一位英俊的青年男子殉情而死,他名為法翁***Phaon***,是萊斯沃斯島上一名船伕。

  薩福是古希臘少數女詩人之一,在年輕的時候曾經被驅趕出家鄉,其中的緣由可能是和政治方面有些關係,在她可以回到家鄉之後,還曾經開設過女子學習的學堂,在古代時期曾經流傳過一些薩福負面的傳聞,但是從歷史記載的資料上來看,她在當代還是受到許多人歡迎和尊重的。

  文學家薩福的生平經歷

  薩福出生於貴族世家。無憂無慮的孩提時代是在萊斯沃斯島上度過的。萊斯沃斯公元前7世紀曾是一個文化中心,該島現名米蒂利尼。她在富庶的萊斯沃斯島上享受自由、閒暇和寧靜的時光,過著精緻奢華的生活。但青年時期因捲入了一起推翻執政王事件而被放逐到義大利北部的西西里島。在憂鬱、流亡的生涯中,她嫁給了一位富有的名叫瑟塞勒斯的富商西西里男子,育有一女,名叫克雷斯。不久,她丈夫去世,留下大筆財產。她在西西里島上過著平靜優渥的生活。這時,她開始創作詩歌,詩篇從西西里島傳出使她名聲遠播。等她回到萊斯沃斯島已是一位無可匹敵的詩人了。那時她約為二十多歲,風華正茂。在萊斯沃斯島上她創辦女子學校,教授詩歌、音樂、儀態,甚至美容和服飾。許多人慕名而來,貴族把自己的女兒送往該校。她喜歡這些年輕美麗的女孩,不僅教授她們詩歌與音樂,閒暇之餘熱情教授她們戀愛藝術。心中的詩情在朝夕相處中轉化為深深的愛戀,使她與女弟子們在那片芬芳之地上綻放出豔麗的同性之愛的花朵。從而使薩福的名字成為現代女同性之愛的象徵。現代英語Lesbian***女同性戀***一詞就是來源於Lesbos***萊斯沃斯島***。她的許多詩篇都是對女弟子學成離別或嫁為人婦時表達相思之情的贈詩。

  詩人曾造訪義大利錫拉庫扎市時,該市曾樹起一座雕像以示敬意。詩人還因擔任一所希臘女子精修學校的校長而聞名遐邇。詩人詩作的物件很可能就是詩人的弟子。薩福是一位創造出了自己特有詩體的抒情詩人,這種詩體被稱作“薩福體”。

  對文學家薩福的評價

  關於薩福的逸聞趣事,版本層出不窮,大多是基於不大可靠的傳聞。在埃裡卡瓊的《薩福的飛越》這本書裡,瓊將這個詭異的希臘女詩人拉進肥皂劇式的世俗生活中。薩福像斯嘉麗一樣在男人中間周旋、調情,“似乎想要吞下整個世界”。行文中,瓊激盪的語調如同薩福轉世。在她筆下,薩福是一個無所畏懼、卓越不凡的女英雄。

  在《如果不是冬天:薩福斷章》裡,安妮卡爾森以獨特的翻譯風格,描述了薩福在大到愛情、慾望、婚姻、驅逐,小到靠墊、蜜蜂、豆子,以及關於衰老、羞恥、時間等等人類方方面面的思考,用括號和空格來提醒讀者紙草上原稿文字的殘缺。

  美女、詩人、男詩人的情人、第一個失戀投海自殺女詩人、女同性戀者、現代女權主義的先祖……在薩福這個名上,似乎可以加上任何一個在現代文學流行著的詞彙。若是薩福本人,大概情願用自己的詩形容自己吧:“周圍的群星黯淡無光而她的光華,鋪滿了鹹的海洋和開著繁花的田野”。

  薄伽丘在《列女傳》中哀嘆道:“她在詩藝中得到的幸福,一如她在愛情中遭遇到的不幸:愛上一個青年男子,為了他的魅力,或者美貌,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屈服於難以忍受的折磨。他拒絕服從她的慾望,於是,悲傷的薩福寫出哀悼的詩篇……我們是不是應該責備繆斯女神呢?當安菲翁彈唱詩歌的時候,她們肯為他移動奧吉及亞的石頭,卻不肯為薩福移動那位年輕男子的心。”

  古羅馬作家奧維德為薩福代擬了一封致法翁的二百二十多行的詩體哀歌長信,通過薩福之口,傾述了她內心的深情:“我愛過上百個人——作孽的愛——可是現在,/你這冤家,以前為眾人所有的,現在屬了你一人。/你就是美,你的年齡最適合風流享樂,/你的魅力是襲擊我的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