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大西北的原創散文

  大西北這片雄渾遼闊的地方總是讓生在江南的人心繫魂牽,那裡雲海蒼茫,天山巍峨,關東平原麥浪起伏,還有平沙無垠的騰格里、黃花綠草的金銀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大西北春賦

  提到春天,我們腦中一下子便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煙雨濛濛,碧波盪漾,翠柳婆娑,煙花爛漫......那只是江南的春,平原的春,你們的春。而我要說的卻是西北偏北的春,黃土高坡的春,這是我們的春。

  在這裡,唯一可以跟大家炫耀的便是這湛藍湛藍的天空了,可是自立春以後,風一起便要等到雨雪後或是夏天了。雨也不是單純的雨,雪也不會是單純的雪。有時候前一陣下的是雨後一陣卻是雪花了,或是前一陣是雪花後一會又是雨了。這要看下到什麼趕時辰了,晚上,早上中午還是午後了。晚上和早上當然是雪,中午各午後自然是雨了。如果下的時間稍長點那當然一會是雨一會又是雪了,這樣的天氣是有點奇怪,但奇怪的怕只是各位看官們了,我們可謂是見怪不怪了。春雨貴如油真是一點不假,陰雨天氣真是用“可遇而不可求”這句話來形容可一點都不過。即使下,也只是稀稀瀝瀝灑幾點,像我前面形容的從雨下到雪又從雪下到雨的情形更是少之甚少。

  風是從西邊刮過來的。沒完沒了的風沒完沒了的刮,像是要刮過整個春天,卷著沙粒,卷著塵土,還有卷著代表現代文明的塑料袋子。有人喜歡陽光明媚的晴天,有人喜歡多愁善感的雨天,還有人喜歡純潔浪漫的雪天。怕是沒有誰會喜歡風天。那風,一刻不停的嗚嗚作響,執著的像是非要掀翻那掛著古老馬燈的馬廄棚子才肯罷休。

  沙塵把天空塗的成灰黃色,這只是揚沙天氣,要是發起沙塵暴,那真是天昏地暗。也就是老輩人所說的“刮黃風”“刮黑風”了。黑風的時候,白天都要拉燈了,白熾燈亮起來你會覺得那光會變的跟晚上亮的顏色似乎不同。從外面回來的女人,頭髮變白了,從外面回來的男人,鬍子也白了,眼角堆著黑色的泥,咬牙關時“喀嗤嗤”響。若不是聽天氣預報的溫度,你怎麼也不會覺著天氣變暖,可那封凍著的田地,卻悄無聲自的變潤變軟,蘊育著生機......

  君若認為。這樣的春天不美!那我首先是絕不會答應的。以上我所描述的只是早春時的情形,待到清明過後,穀雨時再看。清澈的藍天,萬物復甦。楊柳努新芽。一夜,雪霽後的桃花,杏花,梨花別樣豔!

  野百合有春天,大西北有春天。只不過比那江南之春來的更晚了一些,更犀利了一些罷了。如果。君將江南的春比作是《紅樓夢》裡的林黛玉的話,那我該將西北偏北的春比作是哪一位呢?!這個沒想好,真的沒想好。

  :感悟大西北的壯美與小江南的秀美

  歲月一如既往地踱步走著,從小看慣了青山綠水的我在年幼時就特別嚮往著去荒蕪的戈壁灘感受荒涼與蒼茫,去浩瀚無邊的沙漠去尋找那種空曠與浩瀚,記得小時候常常與閨蜜漫步在河堤,走累了便躺在草坪上翹著二郎腿、雙手交叉枕放在後腦勺、仰望著滿天的繁星,開始暢想將來長大後應該去哪裡生活,記得我和兒時夥伴都天真爛漫的說將來等咱們長大了一定要去茫茫無邊的沙漠戈壁灘去領略西域風情,覺得在那樣的地方生活該是多麼豪放多麼浪漫的事情啊!現在想來兒時的夢想很滑稽幼稚,一定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我的寶貝》等有關描寫沙漠戈壁生活的文學作品影響深遠,也向往著將來能碰上自己心目中的荷西……,常常懷揣著這樣的夢想努力學習著,隨著時光飛逝,彷彿只是在轉瞬間兒時純真幼稚的我們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說來也怪,彷彿冥冥中註定似的,也真的由於命運的作弄與安排先後都到了大西北工作生活,難道是我們小時侯的夙願與意念把我們感召到了從小神往的地方?雖說沒有居住在沙漠腹地,雖說沒有遇見心目中的荷西,卻也活得安然自在.只要稍一出門去附近旅行,抬頭望見的不是荒蕪的黃土高坡,就是浩瀚蒼涼的沙漠戈壁,每次去沙漠,我都會感動得流淚,感恩大自然的神奇!感恩上天對自己的眷顧!彷彿只有在沙漠裡才能找到迷失的靈魂,於是總想要超越它戰勝它,可是每次的挑戰都疲憊不堪的甘敗下風,不得不承認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不過是一粒微塵而已,什麼都抗拒戰勝不了……

  如今,儘管隨時呼吸夾雜著沙塵暴的空氣,喝著母親河畔的常常超標的黃河水,大西北的風也常常颳得自己暈頭轉向,我還是深愛著這片厚重而孕育著絲路文化的黃土地,直到某一天才突然覺得兒時的嚮往很單純,柔弱的我不應該屬於壯美狂放的大西北,應該是屬於江南水鄉的,我喜歡一個人,倚著青草,枕著花香,一個人坐在安靜的長廊椅上,想象著自己走在寧靜的風情古鎮,走進白牆黛瓦的村落,走進鋪滿青石板的古老弄堂,走進雅緻的亭臺水榭,打著一把油紙傘,穿著旗袍,悠然而優雅的踏過石橋,蕩著小舟,撫著湖水,感受 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旖旎風景,聽著當地居民講述斷橋的佳話傳奇。踩在青石鋪就的石板路,走進那悠長的雨巷,邂逅沈園那個結著丁香愁怨的遠去的唐婉,再次品味她與陸游《釵頭鳳》的悲慼與無奈……

  卞之琳在《斷章》中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 夢。”這幾句話讀來,感覺總是美的,美得讓人動心。想象著當我踏上那風情浪漫的古橋,望著水光瀲灩的碧湖,陶醉於心中那期盼已久的風景,竟無意之中裝飾了別人的夢,何其有幸!

  水鄉湖光的溫柔,古鎮弄堂的寧靜,煙柳畫橋的風景。美麗多情的江南水鄉,我的夢,我知道,未來的某一天,我會懷揣著大西北的豪情與悲情,帶著對你的渴望與熱戀走向你,我會在那裡,用畢生的熱情擁抱你。

  :大西北之旅-古絲綢之路

  我們第二天的行程是早前往古絲綢之路兩關遺址---玉門關和漢長城,下午前往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魔鬼城。一大早我們的包車就前來賓館接我們。車出了敦煌市就進入了絕無人跡的戈壁,公路兩邊有阻擋風沙的豪溝和隔離帶,但飛揚的沙石仍將車體打得拍拍亂響。路途中我們先去一下傳說中“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的胡楊林,這遍低矮的樹林鬱鬱蔥蔥地點綴著茫茫荒漠,那麼嬌小而堅毅。再往前走了一個近小時左右,我們就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古老關塞――― “玉門關”。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於敦煌市西北90公里處。相傳西漢時西域和田的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而得名。展現我們眼前的玉門關遺址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孤單單的聳立在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四周也沒有任何遺留城池的殘垣斷壁,真的體會不到當年“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那悲壯蒼涼的意境。但當我們遙望不遠處斜坡下面開闊的疏勒河谷時,卻驚喜地發現在這風沙滿天的黃土戈壁中,不可思議地存在如此大面積的美麗綠洲和溼地,那裡生長著茂密的水草、人高的紅柳和大蓬的駱駝刺,低窪的地方有淺淺和積水和草甸,幾隻不知的鳥兒優閒站在溼地中,抬頭看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不時地叫上兩聲以示歡迎。藍天、大漠、綠草在這裡構成了一逼遼闊壯美的神奇畫面。

  我們下午到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時候,天色變得有些陰暗,不久還下起零星小雨。在這水比油貴的地方,下雨還真是一件喜事,可遺憾的是再也看來到天高雲淡的萬里碧空。雅丹―――維吾爾語,原義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乾燥地區的一種風蝕地貌”。因大風颳過時,會發出各種怪叫聲,所以被人們稱之為“敦煌雅丹魔鬼城”。由於這座城市身處廣袤無垠的戈壁之中,看不見一草一木,到處是黑色的礪石沙海。強勁的西北風颳走了戈壁表面的細紗,僅留下青灰色的粗沙粒,使其表面呈現出青色的波浪,一座座土黃色的古城堡聳立在青灰色的戈壁之上,其整體象一座中世紀的古城。這座特殊的城市,有城牆、街道、大樓、廣場、雕塑,形態之奇異實屬舉世罕見。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草原上的蒙古包在這裡呈現,其形象生動,惟妙惟肖,令世人瞠目。還有大漠雄獅、孔雀開屏、絲路駱駝隊、艦隊遠航、群魚出海、中流砥柱......不可勝述。置身其中,宛若進入了世界建築藝術博物館,讓人目不暇接,驚歎不已。這些大自然的傑作,堪稱鬼斧神工,奇妙無比,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們艱難地行走在這座流動的古城中,真正體會到震撼人心的力量。在這裡,天是那麼的高,地是那麼的闊,風是那麼的強勁,人又是那麼的渺小,那種神奇的感受真是難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