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家孫思邈生平資料簡介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被後人稱為“藥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孫思邈生平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孫思邈生平介紹

  孫思邈,京兆華原人,是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被後人譽為“藥王”。

  孫思邈於公元581年出生於貧苦的農戶家庭,自幼便體弱多病,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變得窮困潦倒,但他聰明過人,通曉百家之說,非常崇尚老莊學說,對佛典也頗有研究。孫思邈十八歲的時候立志學醫,二十歲開始為鄉鄰治病,一生致力於臨床與藥物研究,在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以及鍼灸等方面都非常精通,且邊行醫邊採藥,對中醫藥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為後世中醫的發展做出了苦大的貢獻。

  孫思邈隱居在太白山中,因其才能與醫術而獲得了很高的聲名,但他認為當官太過世故,因此拒絕了朝廷的多次封賜,而致力於研究醫學。孫思邈還將他行醫的經驗、研究的成果記錄下來,寫成了《千金要方》一書。唐朝建立以後,孫思邈開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並著《唐新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公元682年,孫思邈壽終正寢,活了整整一百零一歲。

  孫思邈的故事

  在古代民間孫思邈的傳奇故事有很多,比如“龍宮方”就是講孫思邈用衣服與牧童交換救下了一條小蛇,然後醫治好蛇的創口後就將它放生了。結果一天一個白衣少年見到孫思邈後就下跪拜謝,並將孫思邈帶到了龍宮,少年時龍王的兒子,龍王設宴寬帶了孫思邈,並將龍宮藥方交給了孫思邈,孫思邈寫成了《海上方》。

  還有一個故事是孫思邈是第一個發現夜盲症的人,因為古代的時候人們很窮,缺乏營養。許多山裡的百姓在百姓視力是正常的,但是到了晚上就看不清楚,孫思邈就讓這些來找他醫治的人吃動物的肝臟,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夜盲症患者的病症減輕了不少。同時也有家裡富貴的人找他看病,夫人很多都有腳氣病,孫思邈認為腳氣病是和飲食有關,所以經常讓那些人吃米糠麩子,不過這些富人的高血壓都治好了,後來他發現杏仁、茱萸可以治好腳氣病,這些富人的腳氣病也逐個被治好。還有一個故事是孫思邈是第一個發現夜盲症的人,因為古代的時候人們很窮,缺乏營養。許多山裡的百姓在百姓視力是正常的,但是到了晚上就看不清楚,孫思邈就讓這些來找他醫治的人吃動物的肝臟,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夜盲症患者的病症減輕了不少。同時也有家裡富貴的人找他看病,夫人很多都有腳氣病,孫思邈認為腳氣病是和飲食有關,所以經常讓那些人吃米糠麩子,不過這些富人的高血壓都治好了,後來他發現杏仁、茱萸可以治好腳氣病,這些富人的腳氣病也逐個被治好。

  孫思邈的傳人

  孫繼光,又名檀林,是藥王孫思邈的的第36代傳人,據說這個人很低調,在文、武和醫學上都有很大的造詣,人稱三絕。但是他卻是從來不顯山露水,平時也是甘於寂寞,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們很少知道孫思邈的傳人竟然是這樣一個奇人。

  後來1995年發生了楊小霞事件,中西醫很多的醫生都對這個怪病一籌莫展,始終沒有辦法解決治癒,就在這個時候,檀林終於現世。不過也只是丟擲了一篇萬言醫學論文,就再次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據分析,檀林身為孫思邈的弟子,在醫德方面也繼承了孫思邈的思想,為了救助楊小霞,也為了維護傳統醫學的聲譽,檀林這才出現,不過當問題得到解決時,他卻再次選擇了隱居。

  孫思邈的醫德主張“無慾無求”,一視同仁,而檀林的做法和孫思邈的理論不謀而合,能夠完整的繼承先人前輩的經驗理論,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同時檀林還是《藥王新篇》的作者,他結合孫氏祖傳的祕方和先人流傳下來的典籍,揉合了自己的經驗理論,經過了20多年的時間,終於完成。其內容相當的廣泛,除了繼承孫思邈的醫術,此文中涉及了醫學,養生,鍛鍊,鍼灸術等方面,最重要的是,檀林還在這次的書籍裡,整理和記錄了2000多個祖傳的祕方,這一行動,為當代的中醫醫學,和養生學中的許多難題得到了破解和依據,是中醫醫學史上的又一個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