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陳氏太極拳對頭頸部的要求

  練習太極拳對頭部的要求十分嚴格。拳論中說的“頂頭懸,虛領頂勁,頂頭之豎”,“提頂、吊頂”等,都是指頭要上頂、又避免頸部用力的意思。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供您閱讀!

  

  演練太極拳的原則

  1.在所有套路中要求方身中正、鬆肩沉肘、含胸塌腰、呼吸自然、鬆胯屈腰、虛實分明、上下相隨。

  2.以丹田為核心,做動作時不失核心,只要核心不失,不管動作多低,幅度傾斜多大都行。

  3.擦腳時,兩手相合,擦右腳,右手在外;反之擦左腳,左手在外;

  4.在整套拳中沒有平面,沒有直線,沒有斷續處,沒有凹凸處。


  練習太極拳對頭部的要求十分嚴格。拳論中說的“頂頭懸,虛領頂勁,頂頭之豎”,“提頂、吊頂”等,都是指頭要上頂、又避免頸部用力的意思 如頂勁過大則引起頸部肌肉僵直、失去了靈活性和自然性。頭為六陽之首,一身之主。如果頭部東倒西歪。不僅影響姿勢的優美和動作的協調,而且使精神難以集中。掌握好頭部的要領就是要做到立身中正,精神集中,動作起來周身靈活,否則就會精神渙散,動作不協調。因此,對頭頸部的要求不能看成只是一個姿勢的問題,而應當把它與精神集中密切聯絡起來。練拳時精神集中,則一招—式、伸手邁步都受意識的指揮,周身上下協調一致。動作就會輕靈而無呆滯的現象。

  兩目平視而兼顧兩旁,下顎微向裡收,脣輕閉,齒輕合,舌尖抵住上顎,使口腔肌肉鬆弛,增強唾液的分泌。耳聽身後,精神集中,頭頸保持自然正直,並能隨著身體位置和方向的變換與軀體的旋轉而上下連貫一致,使任、督二脈相通,內氣通達百會穴。

  延伸閱讀:

  練習陳氏太極拳對軀幹部位的要求

  ***一***胸

  練習太極拳時要求“含胸”,如果胸部挺起,則心氣不易下降,橫氣填胸,丹田空空,身體上重下輕,下盤不穩。但若兩肩前扣,形成弓背聳肩的不良姿勢,同樣影響行氣和動作的優美,並會壓迫胸腔,影響呼吸。

  怎樣做好“含胸”呢?首先應保持脊柱自然直立,頭頸豎直,兩肩下沉,兩肘下垂,胸背肌肉要隨著兩臂的伸展動作儘量地舒展開,做到自然鬆弛;將胸微向內含,做到既不呆滯,又不勉強。含胸的同時要配合“塌腰”。含胸不塌腰易變成弓背,塌腰不含胸那樣容易往外挺胸,所以二者必須兼顧。

  ***二***腰

  練習太極拳,腰脊尤其重要。拳論中說,“腰如車軸,氣如車輪,用力在腕,機關在腰”,“腰脊為第一主宰”,“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際”,“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淨氣騰然”,這都是說腰脊在練習太極拳過程中起著主宰作用。

  “塌腰”是對腰部的具體要求。腰部要麼意識地下垂,但不可用力,不能使腰部肌肉緊張而影響轉換的靈活性,要按照脊柱的生理曲線自然下塌。這裡還需要注意,含胸塌腰都是向下鬆沉,頭頂要保持虛虛領起,使脊柱有上下對拉之意。脊柱是貫串整個軀幹的中軸,起著維持身體姿勢的作用。

  ***三***臀、襠

  練習太極拳時要適當地垂臀和斂臀,就是說、臀部不要外突。不然易造成腰部前挺和胸部突出的現象,使胸肌緊張而影響呼吸的自然調節和周身動作的完整性。因此,必須使臀部下垂、臀肌微微收斂,以保證軀幹的正確姿勢。

  練太極拳對襠部的要求更為嚴格,襠要“吊”或“裹”。有人把“提頂”和襠聯絡起來,稱為“提頂吊襠”,就是有意識使肛門肌肉向內收斂,但不可用力,並要與垂臀相聯絡。垂臀,則骶骨和脊柱形成直線,以利周身動作的完整性。它和“提頂”的要求一樣,靠意念的支配,而不是用拙力。練拳時要求開襠、圓檔,在鬆、圓中使身法轉換靈活。拳論中說的“開襠貴圓,使來脈虛靈”,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