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收藏行情

  高古玉的價格雖進入了億元時代,但其鑑定難度亦加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首先,高古玉稀少因為年代原因,高古玉多指距今二千年前的玉器,可想而知,二千年時光可以讓多少事物消失,歲月的腐蝕,戰爭***,天災人禍,都使得能夠傳承下來的高古玉少之有少。

  其次,高古玉本來就稀少,其中很大一部分又因為寶貴而被國家珍藏,市場上流通的玉器愈加稀少,買家在收藏了之後,也惜售,一部分玉器無法再回到市場。

  再次,高古玉鑑別比較複雜,古玉鑑別本身就不容易,高古玉就更難了,年代久遠,時代背景模糊,許多東西已經不可考,因而高古玉鑑定起來特別的困難,即使專家也形成共識。真假莫辨,再加上各種贗品氾濫成災,也打擊人們的收藏熱情。

  最後,高古玉的價值難定,高古玉多是就地取材製成,較少使用和田玉而是地方玉種,種類不一,玉器的價值也比較難以評估,地方玉從玉料上說價值並不高,因此其價值主要體現在文化意義和歷史研究價值上,這二者是無法量化的,因而玉器價格彈性也比較大,風險也大,人們自然而然會迴避高古玉,而選擇更能認識的明清玉。

  在藝術品投資領域,玉器一直擁有熱烈的氛圍。在國際拍場上,佳士得上拍的高古玉器數量最多。北京瀚海、北京保利等內地拍賣公司也常年持續推出玉器類拍品。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古董珍玩夜場,一件清道光“慎德堂”交龍鈕寶璽以9085萬元成交;一件乾隆“太上皇帝”圓璽以6800萬元起拍,並以1.61億的天價成交,重新整理了御製玉璽和白玉拍賣的世界紀錄。

  高古玉收藏價值

  古玉一般是指戰國和漢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稱為古玉,漢以前的玉器稱為高古玉。近些年來,古玉成為有一定實力收藏愛好者的追逐目標,古玉中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更成為收藏愛好者頻頻出手的動因。高古玉因久遠的年代、豐富的文化內涵、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更是受到國內外收藏家的追捧。

  高古玉器***漢代前***的取材,有的源於地方玉,有的來自新疆的和田玉,大都取材於河床中的籽料或山流水料,這兩種玉料因剝離礦床時間很久,在不同的外界環境下,其自身已形成了玉皮和沁色。但是古人制玉卻認為皮和沁全是雜質而將其去掉只保留玉的精華部分、***商代的一些小動物留有玉皮及巧色*** 高古玉器大部分都帶有沁色。玉質的不同、地域不同、土壤的環境不同、埋藏的時間不同等因素造成玉的沁色也不同,有時一件玉器上會有幾種沁色。

  高古玉沁色種類凡多,有紅沁、硃砂沁、土沁、水沁、金屬沁、水銀沁等等。所呈現的色彩主要有紅色、黃色、黑色、白色、綠色、紫色、藍色及過渡色。沁色一詞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實際上應當是外界化學元素沁入玉中所呈現出的色彩變化和狀態特徵。色彩是有別於玉質本色的來自於外界的其他色素。非互動狀態表現形式為色彩的相對獨立性,沒有與玉的分子結構產生互變。互動狀態表現形式為外來原素與玉內原素產生互變,從而改變玉的本質結構變化,這一過程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高古玉深藏地下兩三千年以上,會發生一些“質變”,比如氧化白斑***俗稱灰皮***、鈣化、瓷化、晶狀物析出、次生物出現。不同的物質沁入玉器裡面,就給玉器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顏色,叫做沁色。有紅沁、硃砂沁、土沁、水沁、金屬沁、水銀沁等。受沁程度要因土壤、氣候、壓力、溫度等條件而異。這些色沁一般都由表及裡地去分佈,有一種層次感、靈動感和通透感,看上去很自然,很舒服。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收藏玉器的時尚,商代婦好墓中就有紅山文化、石家河文化時期的玉器出土,歷代君王如秦始皇、宋高宗、清乾隆等都是玉器的收藏家;我國的玉雕自史前時期的新石器時代開始至今已經歷了七千餘年的發展,成為蜚聲世界、獨步天下的工藝美術品,在世界上三個以制玉而聞名的國家***中國、墨西哥、紐西蘭***中最為源遠流長。中國人對玉的特殊喜好自古有之,古人云,石之美者為玉。也曾有人形象的比喻,玉是大地的舍利。

  被譽為華夏文明第一塊奠基石的高古玉,有著高深莫測的神祕色彩。在古代,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於玉,意思是說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溫潤而澤溫暖而有光澤,而玉的溫潤色澤象徵仁慈,堅硬質地象徵智慧,不傷人的稜角表示公平正義。民間相信玉能護身、驅邪,代表著正義和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