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學期經驗隨筆

  原諒,不應限於長輩對孩子,也要教孩子從小學會原諒,原諒長輩,原諒夥伴、原諒他人,讓他從小有一顆寬容仁愛的心。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一:教孩子從小學會原諒

  今天,從幼兒園把侄子接回家後,侄子想要看他剛買不久的小畫書,結果發現他的小畫書用衣夾吊在空中,他問我怎麼回事。本來我想隱瞞這件事,看來是隱瞞不了,我只好如實相告:“果果,對不起,那天姑姑給你講完故事後就把它順手裝進了姑姑的口袋裡,今天洗衣服時忘記拿出來了,我不是故意的,姑姑下次一定注意!”侄子看皺巴巴的書頓時大哭起來,無論我怎麼哄勸他就是不依不撓,口口聲聲的說:“就是不原諒你,就是不原諒你!”

  這可怎麼辦?我正想著,突然侄子跑向了書櫥從裡面抽出我的一本書把封面嘶一聲撕了下來,這下我可火了,但我沒有發火,我起身想要到外面冷靜冷靜,他可能怕我離開一把抱住了我,我壓住心中的火對他說:“誰都會做錯事,但只要不是故意的、只要承認錯誤就應該原諒,姑姑弄壞你的書不是故意的但你撕壞姑姑的書確是有意報復,你這樣做對嗎?”侄子聽了後淚珠不住的往下掉,哽咽的說:“姑姑,剛才我撕掉你的書實在是忍不住了,我是故意撕掉你的書的,姑姑我錯了,您別生氣了好嗎?你肯不肯原諒我?”我長舒一口氣說:”只要你認識到錯誤知道改正姑姑就能原諒!“侄子止住了眼淚,放心了。我不由得抱過他說:”原諒姑姑了?“”當然!“侄子的臉上滿是笑容。

  原諒,不應限於長輩對孩子,也要教孩子從小學會原諒,原諒長輩,原諒夥伴、原諒他人,讓他從小有一顆寬容仁愛的心。

  二:讓孩子們自信起來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學生的期望過高或過低都是有害的:期望過高,學生老是達不到,自然有損其信心的樹立與鞏固;期望過低,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即能達到,自然談不到樹立信心。只有期望適中,才有助於自信心的樹立與鞏固。所以,在工作中我也十分注意了這一點。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於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幼兒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幼兒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著數著就亂了套,最後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輪胎上轉圈;也許對於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幼兒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伊凡是我班上一個秀氣的小女孩。平時,她不太願意主動與人交往,話也不多。學習活動中從來都不願意舉手發言,請到她時,也不願意開口說話。有時情緒很不穩定,奶奶送她來園時經常哭鬧。似乎是一個很難接近的孩子。可是,她卻又是個聰明又懂事的孩子。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膽的品質,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注和機會。

  首先,我在與她家長的交流中得知,伊凡從小有奶奶帶大,奶奶為了孩子的安全,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去做,孩子整天在奶奶的呵護下成長。加上父母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在家照顧幼兒,使她從小性格就比較內向。面對什麼困難都要讓別人去幫忙。

  於是,我經常和她說說話,問問她家裡的一些小事。 並利用上課時多找機會讓她表現自己。今天,剛坐下,她就樂呵呵地告訴我:“昨天爸爸和我玩球了,他的技術還不如我呢,我都會轉身拍球了?”

  今天,伊凡穿了條漂亮的新裙子。“伊凡今天可真漂亮!”早上,我注意到她衣著的變化。“這是我媽媽給我新買的。”她高興地告訴我。“是不是有點大呀?”“對呀,媽媽說這樣明年還能穿的。”她臉上帶著開心的笑容。

  活動中,我一直觀察著她,發現今天她的情緒很高漲。我嘗試請她回答問題,她一點兒也沒有不開心的表情,大大方方地回答了。

  愛如春風,愛似陽光,使萬物滋潤,使萬物茁壯。有了濃濃的愛,我們的孩子才能揚起自信的風帆,才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深入瞭解孩子

  俗話說“老師就是辛勤的園丁,辛勤培育桃李滿天下”桃李的培養不僅僅只在於播種更重要的是管理,修剪好的,捨棄差的枝條。剛剛參加工作的我,對待我的第一批桃李非常的呵護,合理的管理。首先,我不僅僅把自己當做班主任老師,我首先把自己當做了媽媽。我相信每位媽媽都回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才有信心耐心教育好孩子。如果,我想讓我的孩子們健康長大,我就不僅僅會關注他們的身體外在健康,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理素質,我會努力教育他們樂觀,積極向上,開心面對。作為班主任,除了每次的半日開放活動與家長們溝通以外,我有時還會打電話詢問寶寶最近在家的一些事情,以及表現。我相信這樣會更有利於面對他們帶來的考驗。我們小託班有位小寶寶面對父母離異的現狀,很久沒見到自己的媽媽,以至於每次看不到他的笑容,於是,我就和她做遊戲,給她買好吃的,慢慢的瞭解他,開導她。最後,他開始主動和我說話,慢慢的我帶他出去和小朋友做遊戲,久而久之,他也喜歡一起玩耍了。

  其實,作為一個老師真的不光光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多關心他們,多觀察她們 ,多愛護她們 多理解她們,也是教育好他們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