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相關論文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提倡的一種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下,學習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地位更加明顯。教師靜待花開,在課堂中做一個偶爾的導者,學生則是我的課堂我做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生本教育下讓學生學會傾聽》

  【摘 要】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學生將終生收益,所以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絕非小事。首先,鼓勵是培養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動力;其次,掌握培養學生傾聽的技巧,加強學生講、說的能力,還可以在活動中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傾聽意識;最後,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總之,傾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它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作為教師,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地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認真傾聽,使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保持下去。

  【關鍵詞】傾聽 鼓勵 技巧 強化 生本教學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提倡的一種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下,學習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地位更加明顯。教師靜待花開,在課堂中做一個偶爾的導者,學生則是我的課堂我做主。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是這種學習的重要模式。為了培養學生有效合作、有效學習,傾聽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美國教育學家娜思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從小播下良好習慣的種子,將會獲得命運的收穫。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學生將終生收益。傾聽就是細心地聽取別人說話,善於傾聽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修養。學會傾聽不但能正確完整地聽取所要的資訊,而且會給人留下認真、塌實、尊重他人的印象。因此,良好的傾聽習慣的培養絕非小事。怎樣讓學生學會傾聽呢?

  一、鼓勵是培養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動力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的情況又各不相同。但他們由於其自身發展的特點,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老師的稱讚和表揚對學生來說,是良好品行自我肯定的動力,是對自己才智充滿自信心的動力,適時、巧妙地說出稱讚的話,是對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肯定,並使其堅持不懈。但是,在對學生進行傾聽能力的培養中要注重個別差異,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對能力強的學生提出的要求高一點,對能力弱的學生則相應地把要求降低一些,以便讓學生們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為傾聽能力的培養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有時在課上小學生們喜歡搶話,老師剛提出的問題,他們就會說個不停,搶奪了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說話機會,甚至將話題引到很遠。等他們漸漸停下後我問:“你們聽到別的小朋友說的話了嗎?”他們都說沒聽清楚。於是,我就不失時機的講了當別人說話時要認真聽,聽清楚講的是什麼內容。慢慢的,只要學生能聽別人講話,不打斷耐心聽,我就在課堂表現一欄打出一個好成績,漸漸地這種鼓勵使他們養成了好的傾聽習慣。

  二、掌握培養學生傾聽的技巧,加強學生講、說的能力

  傾聽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基礎,兒童語言學家普遍認為學生只有會聽才能會說。我們在增強學生傾聽技巧的時候,加強學生講、說的能力。首先,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學會安靜的聽老師讀故事,講新知,講童話。其次,要使自己的講解、說話的速度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相一致,既不太快,也不太慢。再次,要給學生創造傾聽多種聲音的機會,幫助學生分辨不同的交通工具或動物發出的聲音、不同的物體相互碰撞產生的響聲、不同的字與詞的發音等。最後,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傾聽,能夠邊聽邊思考問題。如講數學新知之前,我請他們注意幾點,我講了什麼新名詞,這個新名詞怎麼樣理解;或者,在新知裡面有什麼新的數字等等。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感官通道,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甚至,為了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我把新的知識編到了數學小故事裡面。

  三、在活動中不斷的強化學生的傾聽意識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的傾聽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發現,在活動中總有幾個學生還是和以前一樣,上課時顯得特別激動,比如澤澤、奇奇,老是插嘴。稍做分析,不難發現這類學生的表現慾望很強,很希望老師讓他回答,如果沒有請到,他們就非常的失落,往往就在座位上自己說了,情緒激動。我覺得這樣的學生最好的辦法是讓他經過實踐,懂得傾聽的意義。我讓他們輪流講故事或者講數學新知識給其他學生聽,他們興高采烈,講的很起勁,但是由於他們活動時經常不聽同伴講,所以其他學生也對他們產生了排斥,沒有幾個人願意聽,他們很失落。教師再進行引導,引出了尊重別人和被人尊重,這樣活動的效果就比較好。現在他們在活動中已經能慢慢學習傾聽同伴的講話了。

  我還採取了豐富多彩的遊戲等吸引學生傾聽。比如,讓學生輪流講故事,享受尊重和被尊重的樂趣。學生在實踐中,不僅加強了傾聽能力,也開始關心同伴了,比如,小蔓的聲音很細,很清脆,象小百靈一樣。她在講故事前,很多學生都給她加油,還互相提醒,要安靜的聽。同時,結合有趣的遊戲活動,比如組織學生進行遊戲***順風耳,是誰傳播聲音,聽聲音做動作等***,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傾聽意識。

  四、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們知道傾聽就是細心聽取別人說話,善於傾聽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修養。學會傾聽不但能正確完整地聽取所要的資訊,而且會給人留下認真、塌實、尊重的印象。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學生們傾聽習慣的培養。可以採取多與學生們交談的方法,在談話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聽懂對方的話,弄清要了解的情況,清楚自己說話的時機。在開展談話活動和遊戲中,創造機會與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談話,並在交談的過程中用自己的傾聽行為去影響、引導學生。活動中,我要求學生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在數學探究活動中我要求學生先聽清提示再操作。我有時還請學生重複我講過的內容,回答正確的我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等。

  對於聽力水平較差的學生,我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在提問和講解時,我用眼神和手勢等手段促使他們集中注意,使他們能聽清聽懂。提問後讓他們優先回答,並給予更高一層的鼓勵,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總之,傾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它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作為教師,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地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認真傾聽,使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保持下去。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