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職稱論文怎麼寫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引導學生走上智慧大道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評職稱論文,希望你們喜歡。

  教師評職稱論文篇一

  教師是一面鏡子

  【摘要】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教師如同學生的一面鏡子――成像雖然相反,卻真實地反射學生的諸多方面。

  【關鍵詞】責任;教師;鏡子;學生;楷模

  “教師彷彿每天蹲在一面鏡子裡,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於敏銳的、善於窺視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著,世界上沒有人受到這樣嚴格的監視,也沒有任何人能對年輕的人以此深遠的影響”。――*** 前蘇聯教育家加裡寧***

  同在一個教室上課,語文老師來時氣氛活躍,數學老師上課時蔫頭耷腦;認真完成語文作業,卻敷衍了事數學作業……同樣的教室,同樣的教師,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時間,相同的學習氛圍,近乎雷同的前提,為何結果迥異?

  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

  教師如同學生的一面鏡子――成像雖然相反,卻真實地反射學生的諸多方面。 “教師把學生造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

  什麼樣的教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

  我們從平時的學生身上能夠明顯察覺到班內老師的影子,有些老師性格內向,班內的孩子也會比較沉穩;有些老師性格外向,班內的孩子往往個性開放;有些老師做事認真,孩子自然一絲不苟;有些老師愛學習,孩子也自然比較刻苦,所以,教師性格、品行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產生的作用既深刻又長遠。

  給學生布置作業,事前不經過實現充分考慮,臨到放學,胡亂指定幾個,或者是過少,或者是過多,也不考慮學生是否能完成,是否有練習的價值;要求學生買來很多資料書籍,但是卻從來不管完成了沒有,也不管學生作對了沒有;一股腦兒一個統一的尺碼去對待,結果是好的學生不做了,差的學生又做不了。這樣的教師不負責行為,學生能有認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嗎?

  學生沒有完成作業,你要求他留下來做好了再走,看著他做了幾分鐘後,你便不耐煩了:“自己認真做好後拿來給我檢查。”丟下這句話後,你便忙你自己的去了。兩個小時後,才突然想起還有個學生在辦公室未走,你趕忙過去一看,學生還站在那裡苦苦的等……以後你的學生還會有責任的做事嗎?

  該上課時,拖著昨晚打牌還剩下的一點精力,胡亂翻了翻教科書便走上講臺,照本宣科的唸了一通,在呵欠連天中宣佈:“剩下的東西自己慢慢消化,實在還不懂得查資料解決……”不管學生在身後如何面面相覷,揚長而去。

  擔任班主任,正在幹某事,也許在打牌,或許此時心情不好。但是恰恰有學生來反映班上不良現象,也許是情況非常緊急,但作為老師的你對學生這樣說:“老師現在很忙,隔會再來處理”……隔會您沒去,以後也沒有處理。長期以往,最終結果是隻有一個――這個班級成為全校最差、所教學科成為全校最差。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教育工作者是學生最好的、最無聲的榜樣。

  有責任心的教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言必行,行必果。既嚴格要求,又不乏溫柔。這樣的老師注重對學生一言一行的檢查。注重自己遵規守紀,恪盡職守,當好學生的榜樣。

  我有個親身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教師“身教”對學生的鏡面作用。教第五屆畢業班時,自認為輕車熟路了,上課注入的激情也少了,批改作業不少時候也只是批“閱”了事。有時候,事情稍微多點,便自我安慰:“今天這麼多事,佈置的作業就不改了吧!”“這麼簡單的問題,學生肯定都會做,用不著批改了吧!”――這樣做前幾次,學生也許沒有注意老師的變化與不同,有一天,我用心來認真批改作業時,大吃一驚。這是怎麼了??沒有完成作業的佔三分之二,而且字跡很亂,作業績絕大多數不規範――這在我以前幾乎不敢想,學生也是不敢這樣做的。我驚出一聲冷汗,這究竟是怎麼了?我有很多種打算,準備對他們大發雷霆,撕掉幾個學生的本子“殺雞給猴”,或者宣佈罰抄10遍……

  靜下心來,前後反覆思考了一下,這難道僅僅是學生的錯誤嗎?我自己呢?有責任嗎?盡責盡職了嗎?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以前可不是這樣的啊!

  這是我的錯,這是我不負責任造成的,這是教師行為的輻射影響。常言道“解鈴還須繫鈴人”,思考再三,我不動聲色,裝著什麼也沒發生一樣,既沒有在同學們面前生氣,沒有懲罰他們,只是淡淡地說了以下幾句:“同學們,近幾天,老師批改作業有些馬虎,希望大家原諒,但從這節課開始,老師一定改掉這個毛病,絕對不會再像這樣了,請大家監督,願每個同學也與我一樣……”教室裡想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真的挺感動。因為孩子們並沒有“拋棄我”,他們肯定不會只是欣賞我的自責吧!

  是啊!教師的一次敷衍,教師的一次呵責,教師的一次拖沓,教師的一次不守時……教師的一句不負責任的話語,教師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教師的一個不足道的細節……都可能影響學生的許多方面。

  從那以後,我下大力氣糾正了幾次作業,慢慢地,學生的作業又恢復了原樣,我又找到了以前的那種感覺。這一次的疏忽讓我險些失去了我最重要的東西。好在發現及時,不然,帶來的恐怕不只是學生作業不認真,還有學生對教師責任心、教師人格的懷疑,失去了這個,教師還憑什麼在學生面前立足?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學不好,那只是教師的錯處,曾幾何時,總以為是苛刻教師的言論,是對教師工作的曲解,沒有真正瞭解教師的辛苦與無賴。現在看來,學生的學習、生活還真與教師的責任心分不開。借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學生學習不認真,至少很大程度其實與教師對工作的不負責造成的。

  教師的人格、品行、情操、能力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生,是學生無聲的榜樣,他潛移默化地根植於學生靈魂深處,展現在學生對每件事的處理細節上。於是,學生言行如何,看看教他們的老師便知,什麼樣的教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

  願教師做一個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的鏡子!!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教師評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