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遠端教育資源建設論文

  隨著遠端教育的不斷髮展,如何進行教育資源建設,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已成為遠端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我國遠端教育資源建設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

  摘要:在網際網路強大的資源共享功能支援下,基於網路的遠端教育形式已經成為我國遠端教育的主要形態。本文通過分析近10年來針對我國遠端教育資源建設的研究,瞭解目前我國遠端教育資源建設的方向、研究內容等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資源建設方向;資源互動性建設;資源建設策略

  我國的學習者眾多且較為分散,各地區的教育水平和現狀都不一致,網路教育藉助網際網路強大的資源共享和超時空性,實現了優質資源的快速共享和交流,也因此成為我國遠端教育的主要形態,而網路教育資源則是網路教育發展中質量的保證。

  我國遠端教育資源建設的主要方向

  1.共享

  資源的共享是近10年來我國遠端教育資源建設的一大重要主題,主要的建設有:①教育素材庫的建設。針對教育的各種所需建設和彙總各類優秀試題、素材、課件、案例等,輔助教師教學以及學習者的學習。教育素材資源庫的建設不僅實現了優秀教育資源的大範圍共享,同時還避免了教師及學習者在繁雜的資訊資源中無法挑選優秀資源的問題。②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期望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達成優秀教育資源共享,提高國內整體教學質量,從整體上推動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在2003~2010年之間,教育部通過國家精品課程評選活動相繼評選出國家級精品課程3694門、省市級精品課程共7879門。③網路視訊公開課的建設。2010年,我國開始建設具有本土特色的國家精品視訊公開課,期望通過視訊公開課的形式展現一種全新的遠端教育模式,增加教育開放性和共享性。

  2.共建

  遠端教育資源的共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資源建設者與使用者之間的資源共建、資源建設者之間的資源共建。我國遠端教育資源的建設者主要有公司企業、教育部門、試點高校等。由於各類建設者之間存在資金、教育水平、資源建設目的等各方面的差異,導致了在資源建設方面存在資源共享困難、不易溝通、資源重複建設等問題。我國網路教育資源如果只依靠試點高校以自己的實力面向自己的學習者開發,則會出現開發週期長、成本高、專業面窄等問題,與急劇增長的網路教育要求極不相稱。如果各類建設者聯合起來共同建設所需資源,則能在很大程度上確保遠端教育資源的質量以及建設的高效性等,並且節約資源建設成本。

  3.互動

  無論是實際中的課堂教學還是網路教學,互動交流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基石之一。遠端教育中互動是營造線上學習氛圍的資訊交流介面,互動性的建設幫助學習者與教育者進入一種趨於真實的學習環境,滿足學習者與教育者之間情感交流的需求。建設遠端教育資源的根本目的是給社會成員提供更多的優質學習機會,只有學習者與資源進行互動的時候,資源才能轉化為學習成果。學習者是遠端教育的主體,學習者在資源學習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線上及線下互動特徵,也是資源互動性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我們要依據這些建設符合學習者學習特徵和心理需求的教育資源。

  我國學者對遠端教育資源建設的主要研究角度

  1.遠端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建研究

  遠端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建是國內學者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主要有以下研究點:①遠端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究。張志強等***2009***通過對國外遠端教育資源的一系列資源建設制度的分析,瞭解到世界各國遠端教育資源建設合作化趨勢明顯,資金投入、人力等資源配置日益豐富和多元化,資源建設的技術規範也逐步完善。黃丹鑾等***2009***從制度保障缺失的角度,反思我國資源建設制度的不足,尋找有效切入點。②資源共享共建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我國遠端教育資源的建設較西方發達國家來說發展較晚,又因為我國學習者需求量大且需求種類較多,在資源的共享共建過程中,出現了較多需要分析解決的問題,如遠端教育資源的有效性分析、學習者對遠端教育資源的學習效果分析、遠端教育資源結構調整和更新等。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建設我國的教育資源。

  2.農村地區遠端教育資源建設現狀分析

  我國西部地區與中東部地區相比較,教育水平、資訊科技水平等各種教育相關的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而我國農村學習者所佔的比例遠遠大於城市學習者的比例,同時還因為農村地區資訊科技水平較低、師資缺乏等各種問題,使得農村地區的遠端教育資源建設成為了學者們研究關注的另一重點。只有瞭解到影響農村遠端教育資源應用的影響因素,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並且找出相應的對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升農村的教育水平,從整體上提升我國教育水平,使得遠端教育資源的建設具有針對性以及更強的實踐性。

  3.遠端教育資源的教學設計和學習者學習行為的監控

  遠端教育資源以教學應用為目的,服務物件為不同型別的學習者和教育者。學習者需要什麼樣的資源,哪些內容能夠長期保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學習者的學習特性有什麼區別,這些問題都是學習者和教育資源建設者們共同關注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學習者學習行為的監控與教學設計相輔相成,通過對學習者學習行為的瞭解和總結,來輔助資源的教學設計,使得資源在使用時能高效地運用。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追蹤,也為資源的建設提供反饋和指導性資訊,還可以作為評價資源建設成果的客觀性指標。

  目前我國遠端教育資源建設的問題

  1.對資源互動性的建設較為缺乏

  對於遠端教育來說,缺乏面對面的情感交流是無可避免的一個難題,就目前的資源建設來說,資源的互動性仍是缺乏的。部分資源建設者簡單地認為,網路互動就是線上討論、郵件往來、即時通訊等,忽略了網路學習者與學習資源的互動,同時對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資源建設者之間、學習者與教育者之間的互動研究停留在網路同步和非同步交流這一單純層面上。

  2.缺乏資源管理以及資源使用的反饋系統和評價指標

  我國各試點高等院校都存在資源建設後就被擱淺的問題。一方面,很多教育資源在前期投入後,便不再對其進行管理和更新,以至於資源陳舊甚至無法使用,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習者進行遠端學習的興趣,增加了遠端教育發展的困難。另一方面,資源使用的反饋和評價成為只有營利性的資源建設者才會考慮的問題,很多高校資源建設者在資源上線後便不再進行反饋資訊的收集,也不會去評價此次資源的建設是否已經達到原定的目標,造成了資源的盲目建設,以及資源數量多卻成效小的局面。

  3.資源重複建設、技術支援不足

  各類資源建設者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造成資源的重複建設以及技術裝置的浪費,也造成了熱門學科資源過剩而冷門學科資源不足等現象。資源建設過程中,大多數的高校都只注重資源內容的建設,沒有保證資源的技術支援,很多網站不能承載較多人數的同時點選,甚至出現打不開和連線錯誤等現象。

  4.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變不夠理想

  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部分,在遠端教育中也是如此。很多資源內容的建設圍繞以教為中心,主要為一線教師提供學科教學素材和課件等,對學習者探究學習和問題解決等學習模式的支援還不夠。同時,大多數資源還是以建設各科課程為主,希望通過課程的多樣性滿足學習者的需求。而多數學習者表示,在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問題答疑的過程中大多使用百度、谷歌等搜尋引擎,這是因為在教育資源網站中很少有支援研究性學習的專題,資源大多都是課程講解和開放的課件等,資源欠缺實用性。

  針對相關建設問題的解決策略

  首先,學習者在使用資源的過程中的互動需求在資源設計的初期就應該被充分考慮,資源設計時,通過資訊科技手段加入具有互動性的資源內容,增加學習者與資源之間的互動。其次,瞭解學習者線上及線下互動的行為及心理特徵,調整互動性資源的結構和內容,通過合適的互動安排,促進學習者線上學習的學習效果,增加學習者學習興趣與教育資源建設的成效。雖然互動已經越來越受到教育者、學習者及資源建設者的重視,但網路學習的情感互動,不僅僅是語言文字的交流,還有情感、表情等細微的需求,而這些互動的實現還需要更精巧的設計和更高的技術水平。

  在遠端教育資源的建設過程中,資源的後期更新與管理是學習者保持學習永續性的重要保證,而資源使用的評價機制及反饋資訊是資源調整和優質建設的風向標。教育部門可以出臺相關的資源反饋和評價的政策,讓資源建設者們在政策的支援下進行資源的有效更新和管理,建設高質量且具有持久影響力的資源。資源使用後的反饋資訊,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調查方法進行,也可以通過一些追蹤技術來了解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如藉助流量分析、Web日誌技術、Agent代理人技術等來收集資訊。

  針對資源和技術重複建設的問題,可以同一學科領域或同一地域為背景,構成網路教育資源共建專家組,實施以共享為目的的教育資源合作開發,或由網路教育專家、軟體開發專家、網路工程專家等分別擔任相應職責,形成商業性協會,由政府進行調控管理,也可以根據各高校的特色,建設特色、優質的資源,由具有實力的資源建設者建設具有廣泛性的資源,如果下級教育部門需要建設具有針對性和特色的資源,再根據需要進行資訊科技和內容的評估建設,這樣既能避免資源內容的重複性建設,還能減少盲目購買高價技術裝置卻被閒置的現象。

  理解學習資源與教學資源之間的區別,建設以輔助學習者學習為中心的資源。重視專題性資源的建設,在建設各種課程的基礎上,開設專題性知識,構建網狀學習模式,讓學習者在進行專題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多種類的知識,加深知識的理解程度。遠端教育資源的建設從本質上說是為學習者而建,所以學習者是資源建設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讓學習者參與選擇、評價、建議等,能夠直接地瞭解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快速且較為準確地進行資源的內容結構調整,真正實現以學為中心。

  參考文獻:

  [1]吳南中.走向理解的遠端教育資源建設:內涵與方式[N].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2***.

  [2]張志強.國外遠端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制度概述及其啟示[N].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7***.

  [3]黃丹鑾,張志強.我國現代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制度性障礙探析[N].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4***.

  [4]田珊,胡衛星.網路視訊公開課建設的理想與現實[J].中國教育資訊化,2012***10***.

  [5]穆肅.遠端教育中的開放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2***02***.

  [6]梁麗,吳長城.寧夏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應用能力調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05***.

  [7]劉曉晴,鄭燕林,王以寧.遠端教育資源建設實用性問題研究[J].現代遠端教育研究,2009***03***.

  [8]田健,王濤,楊改學.基於學習效果視角的現代遠端教育資源建設[J].現代遠端教育研究,2009***01***.

  [9]陳紅普.論網格技術在遠端教育資源建設中的應用[J].繼續教育研究,2007***06***.

  [10]陶水龍,袁薇.遠端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策略研究[N].天津電大學報,2008***12***.

  [11]王渙.澳大利亞遠端教育資源的建設研究[D].長春:東北師範大學,2010.

  專案資助: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學習分析視角下的學習資源網站優化策略研究”***JG13DB33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