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教育相關探究論文

  遠端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無法進行“面對面”傳統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過特定方法和媒介進行教學實施過程,從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約束,開展教學活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遠端教育網路課程的探究》

  【摘要】:遠端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無法進行“面對面”傳統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過特定方法和媒介進行教學實施過程,從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約束,開展教學活動。網路技術的發展為現代遠端教育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援,使現代遠端教育成為資訊時代人們教育和學習的最佳方式之一。那麼在網路課程中:“學與教”該如何把握呢?

  【關鍵詞】遠端教育 網路課程 學與教 探究

  一、遠端教育與網路課程

  遠端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遠端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無法進行“面對面”傳統教育交流模式,只能通過特定方法和媒介進行教學實施過程,從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約束,開展教學活動。從單一採用教材、學習輔導書等印刷品以郵寄函授為主形式,到運用廣播、電視等模擬訊號傳播,遠端教育在教育技術上經過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遠端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即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數字技術等高新技術,在數字環境下進行互動式的遠端教學。因此,把遠端教育架構在當今高速拓展的因特網上,充分開發和利用網上教學資源,並利用計算機網路視訊會議系統較強的互動性和實時性,使遠端教育中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交流更便捷、安全、可靠。

  網路技術對遠端教育產生的深刻影響,直接表現為提供給學習者大量便捷的機會,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計劃及學習內容,從而真正體現“以學生中心”的現代教育思想。網路課程可以按學習者的思維方式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則由教師和學習者共同評價。使傳統的教學由單向轉為雙向,實現了遠端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由大眾化教育趨向個性化教育。

  依靠現代通訊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的網路課程教學體系,大幅度拓寬了傳統教育意義上學習者的範疇,教育實施過程不受時間、地點、國界、氣候等影響,網路上廣泛的教學資源極大地豐富了課程教學內容,真正打破了明顯的校園界限,改變了傳統“課堂”的概念,學生能突破時空限制,接受到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學校、不同教師的指導。可獲得更豐富、直觀的多媒體資訊,共享全世界各圖書館的資料。

  二、網路課程中“學與教”的探究

  1、在課改的前提下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思想。

  為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和網路課程的資源開發,教師在思想觀念上,應突出社會需求和“以學習者為中心”,組織、設計、製作、處理教學資訊;注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分析、設計教學活動時注意情境創設,強調“情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注意資訊資源設計,強調利用各種資訊資源來支援“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自主學習設計、強調體現“協作學習”方式,注重基於網路教學策略設計。也就是,教師在基於網路的現代遠端教育要充當組織者、控制者、協調者、和指導者等多種角色。

  2、現代遠端教育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更高的的要求。

  面對現代教育技術和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師將從常規教育中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輔導者。在教學過程中,網路技術在某些方面起、替代教師的角色,把教師從簡單、繁重的重複勞動中解脫出來。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學過程已不需要教師的參與,由於學生在學習目標的確定、資訊資源的鑑別和測驗成就的判斷等方面都需要幫助,教師就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去考慮教學過程的組織和監控,幫助學生開展學習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3、遠端教育課程設計思想和方法在網路課程中的體現

  在網路技術興起之前的,遠端教育一直難以進行直接的資訊互動活動,僅在一些發達國家,建立了基於視訊會議系統的較昂貴的雙向互動系統。在遠端教育課程設計方面已趨成熟。然而面對網路課程在遠端教育中的使用,需要將遠端教育課程設計的思想和方法體現在網路課程之中,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1***在網路課程中課程材料包的組成

  課程目標:描述應清晰而簡潔,它包括網路課程學習目標和每章節的學習目標,闡明學生在結束本課程或本章節學習後,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可分為基本目標和提高目標;

  學習指南:考慮到遠端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區別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為學生編寫課程學習指南是非常必要的。學習指南中應包括對本課程及每章節教學內容的簡單描述、學習目標、難點和重點、例題及解答等,此外還可給學生建議較為合適的學習方法;

  學習參考書:除教材外,還應該給學生提供學習參考書,並註明每章節相關內容在學習參考書的具體位置,哪些是必須購買,哪些是可以選擇性購買。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確定知識的掌握範圍及深度;

  自測題:遠端教育學生是以自主學習這主,所以學生應對每章節知識掌握情況明確瞭解,每章節都應有自測題,自測題能夠覆蓋本章節的主要內容,並附有標準答案及評分標準。

  ***2***充分利用導航系統

  網路技術支援下的現代遠端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教學專案和教學資訊供學習者選擇。同時,學習者在確定學習內容、選擇學習目標、實施學習程序的過程中,享受更靈活、更便利的學習機制,學習時間、學習進度等方面的安排自主性大大加強,學生可以通過網路檢視或下載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從常規教學單向、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適應個人的自主化學習或自導式學習方式。

  四、網路課程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過程的實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評價體系。網路課程教學也是如此。只有在教學過程、考試環節實行線上監控,正確反映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資訊,並對以上資訊進行處理、分析,並反饋給網路課程設計者、指導教師,才能及時對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程序等進行調整和修正。遵循高等教育客觀規律,建立網路課程評價體系,對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必要的。

  基於上述基本思想遠端教學實施過程中,傳統將考試作為教學評價唯一指標,並不能全面、客觀反映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且存在時間滯後;新的網路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應該收集更全面的反饋資訊,並及時根據掌握的資訊,對教學程序等進行監控和修正。

  總之,遠端教學網路課程在實踐中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技術系統,然後進行更深入的探究,結合課改的發展,靈活應用與所需要的領域,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全民素質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貢獻。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