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團隊管理之道

  企業領導者都希望打造出一個個衝鋒陷陣、驍勇善戰的卓越團隊,團隊應該怎樣管理?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一個創業的團隊應該怎麼管理?

  什麼樣的人派什麼樣的活

  老闆應根據每個員工的不同特點,安排其最適合做的工作,做到人盡其才,這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上上之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才個體自身的不同特點。每個人的能力特點不盡相同,不同特點的人對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工作效績如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只有當特點和工作相匹配時,才能充分地發揮人的潛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外向型人才,善於社交、言談,適合做外交方面的工作;隨和型人才能夠愉快合作,給人以信任感,適合做協調方面的工作;責任心強的員工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可靠性,適合單獨負責一個專案,委以大任;情緒穩定型的員工,平和、安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冷靜處事,善於分析,能夠統攬全域性,這樣的人才適合做決策者;開放型的人才,個體聰明,敏銳,適合做開拓創新型的工作。

  點評:對於管理者來說,企業的用人之道在於知人善任,用人之長。企業用人就是要尋求對企業有用的人。

  卓越團隊的管理之道

  企業領導者都希望打造出一個個衝鋒陷陣、驍勇善戰的卓越團隊,小到一個專案小組的袖珍團隊,大到整個企業的旗艦團隊,能夠從點到面,逐個擊破,促使企業戰略目標全面實現。然而,在此過程中,企業領導者往往容易忽略一點,即當一個卓越團隊成長起來並逐漸定型、成熟後,若缺乏有效機制的管控,隨時可能如脫韁野馬般難以駕馭,並讓企業苦心構築的榮耀毀於一旦。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知名企業的銷售團隊突然集體離職,對集團公司的業務造成致命性打擊的例子。銷售業務骨幹離開公司後,公司與重要的客戶失去聯絡,原本良好的業務往來出現動盪甚至中斷,同重要合作伙伴或客戶的良好關係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害,寶貴的實踐經驗也隨之消失。

  那麼,用什麼方法來管理卓越的團隊呢?筆者認為,法寶之一就是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這個概念,是指運用團隊的智慧來提高企業整體的應變和創新能力,這是讓企業實現對於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的新途徑。

  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簡單地說,顯性知識就是已經通過文獻、音像表達出來,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共享的知識。企業裡的財務報表、銷售記錄、客戶檔案、設計圖紙、程式文件等就屬於顯性知識。而隱性知識是指那些存在於個人頭腦中,還沒有表達為文獻方式的資訊和知識,或者是處於個人的控制之下,其他成員無法獲得和共享的知識。作為一個團隊,其基本功能特徵是協作。協作的實質是共享資源、知識、經驗、技能,並共同承擔風險和挫折。

  對一個企業而言,打造和管理卓越團隊的過程,就是在決策層的有效統籌下營造協作學習的文化機制和環境氛圍、構建學習型團隊的過程,就是構造團體協作學習的交流平臺,鼓勵每位成員在這個平臺上共享知識和經驗的過程,並保證即使有重要成員乃至多數成員離職的情況發生,卓越團隊的核心競爭力依舊留存,團隊的精神猶在。換言之,管理與維護卓越團隊,必須把知識管理提到企業的重要日程上來。

  對企業卓越團隊進行知識管理,還要打破認識誤區。人們往往會覺得知識管理似乎只是企業研發、生產部門的事情,與銷售、行政、後勤部門無關。誠然,知識管理是針對知識本身的,包括對知識的創造、獲取、加工、儲存、傳播和應用的管理,但是,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日趨社會化、市場化,事實上企業知識也越來越緊密地和人際交往掛鉤並出現動態化、隱性化特徵。

  當然,它們還是有跡可循的。以銷售部門為例,銷售人員必須針對不同客戶的要求拿出具有針對性的銷售方案,綜合考慮客戶的需求、行業背景、政策法規、成本預算等多方面的因素,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協商。在銷售人員所運用的知識和技能中,有一部分是銷售部門共有的知識,而大部分的知識,如個人的經驗、客戶資源、獨特的人際交往技能、銷售技巧等隱性知識,與銷售人員的服務不可能完全分離,從而使產品對銷售人員個體高度依賴。

  除了產品和服務依賴於個體外,整個客戶關係也依賴於個體,當重要的員工離職後,相應的客戶也同時被帶走了。從表面上來看,這是客戶關係問題,實際上是客戶對特定知識的依賴。因此,企業與客戶關係問題的實質是客戶對某些特定知識的依賴,而由於知識的獨佔性和與個體的不可分離性,使企業與客戶的關係異化為特定的員工與客戶的關係。

  由於當前企業的核心知識越來越多地以隱性知識的形式存在,因而在一個卓越團隊裡,建立一個能識別隱性知識並鼓勵員工共享的文化是至關重要的。對現有隱性知識管理的核心是通過制度設計、激勵、文化營造等手段實現隱性知識在企業內部的共享,並用各種技術手段和載體加以記錄留存。隱性知識只有被顯性化或被傳遞後才能發揮其作用。

  在一個具有業務利益競爭的環境下,每一個人都有保守自身業務祕密的本能行為,這是不可避免的,這種情況在銷售部門業務人員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但是,可以通過劃分業務範圍和業務分層使團隊成員的競爭非直接化,並將核心知識作為公司的寶貴資源加以固定和留存。企業隱性知識充分開發利用的方式可以有三種:

  一是建立知識社群,利用網路社群的互動機制建立知識的討論空間,例如討論區、專欄、留言板、聊天室等。知識社群能讓內部員工選擇特定的專業領域,與其他相同專業的員工頻繁地互動,進而達到知識的充分共享。

  二是開展專業內、專業間的交流會。通過同專業交流會,針對一個專案的具體問題或重大問題進行研討,從專案小組以外的同事那裡獲得幫助,並可在員工間建立強大的聯絡網。跨專業交流會則是針對員工特殊知識結構需求而專門定製的交流研討會,通過它將團隊成員成功的案例或專案小組優秀的工作方法作為標準加以推廣。

  三是進行方案評獎活動。企業為鼓勵業務人員把各自在銷售實踐中的經驗、技巧貢獻出來讓大家分享,可設立每季度一次的銷售方案評獎活動,具體分為目標客戶選擇、產品展示方案、客戶服務方法、最佳銷售體驗等獎項。銷售人員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做成演示文件參加評獎,並最終彙集起來供大家借鑑參考。

  這樣既有助於企業形成良好的業務學習風氣,又能促進各大區域的銷售齊頭並進。即便有團隊成員因為各種原因離職,卓越團隊的精神依然留存於企業。

  總之,隱性知識是卓越團隊和企業知識的主體和核心。企業必須在建立適合知識共享的企業文化前提下,對卓越團隊現有的隱性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利用及創新。但隱性知識的管理更多地依靠社會化的方式:人與人的信任、充分溝通等。正因為知識管理中一些問題的發生通常是由於企業忽略了人文文化,這就有必要附帶說說這個問題。

  一般而言,卓越團隊的特徵包括:***1***具備明確的、被大家所認同的奮鬥目標;***2***富有權威的領導者或領導集體;***3***服從安排,遵守制度和紀律的高度自覺性;***4***內部和諧,風氣清正,具有旺盛的鬥志和工作激情;***5***善於學習,有創新精神,不斷提高整體素質;***6***顧全大局,不搞小團體主義。其中的第6條往往被卓越團隊管理者所忽視。卓越團隊是以堅決聽從最高領導層的安排、服從組織的戰略規劃和願景要求、維護最高領導層的權威為基礎和前提的,是杜絕搞山頭主義、小團體主義的。但是,在不少企業裡,作為企業利潤直接實現者的銷售團隊,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居功自傲、功高蓋主的苗頭,並不知不覺中形成自己的獨立小王國,屢屢和集團公司的決策背道而馳。這些卓越團隊的管理者沒有意識到,他們只是集團公司這個大團隊中的一個小團隊,他們還需要處理與那些位於團隊外部且又是組織內部的人員的關係,必須瞭解更大範圍組織的權力變遷,付出精力、時間來建立和維持與這些人的關係,並瞭解自己的團隊和組織內部其他人的利益,而不僅僅是考慮自身或所在團隊的利益。

  對於集團公司決策層而言,還需要培育一種能增進企業領導層和卓越團隊之間理解和溝通的團隊文化,它是在領導層和團隊成員的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領導者要讓卓越團隊的員工知道你和他們一起在打拼,你是這個團隊的最高統帥;要親自聆聽員工的意見,在決策實施的過程中體現自身工作能力和個人魅力;要讓團隊樹立卓越的精神核心並納入整個企業文化中加以建設,而不僅僅是讓這種精神核心存在於小團隊中;要和卓越團隊的管理層一起針對工作中的問題商量對策,並聽取大家的意見,及時表揚提供好建議的員工;要做到未雨綢繆,打造團隊中的人才梯隊,有意識地培養卓越團隊中的後備管理者,一旦矛盾或危機發生,就能通過及時晉升業務能手來穩定全域性和人心,同時還要果斷地裁處不合格或不聽指揮的部屬。如此,企業領導者在團隊中的地位就會慢慢鞏固,與團隊管理者的關係將會日趨和諧,並能最大限度減少卓越團隊管理者率眾離職的機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卓越團隊短期震盪而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