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養殖前兩次蛻殼的養殖要點

  河蟹養成階段的第一、二次蛻殼至關重要,其成功率對河蟹的回捕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時下正值長江流域養殖區的河蟹第一次蛻殼。河蟹蛻殼是其生長階段必需的生理過程,與蛻殼激素的分泌息息相關,較高的水溫與較長的光照時數有利於蛻殼激素的分泌。

  反之,較多的陰雨天氣則對河蟹蛻殼不利。三四月份恰是天氣多變的早春氣候,因而如何根據天氣調整應對不利因素是第一殼管理的重點。

  :做好蟹池肥水

  有水色的水體保溫效果好,水溫可高於清瘦水體0.5~2.0℃。另外可以降低水體透明度,抑制青苔的滋生。螺螄投放可於第二次蛻殼結束後進行,螺螄出色的淨水能力使得池水透明度增加,亦是青苔滋生的重要條件。

  3、4月間的光溫條件對河蟹的蛻殼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較高的水溫、充足的光照有利於河蟹的蛻殼;反之亦然。以2013、2014兩年早春的氣候對比,蛻殼情況與之呈正相關。晴好天氣時的蟹池水溫遠高於氣溫。

  如若不是4月初的連續低溫陰雨天氣,第一次蛻殼將十分順利。

  :注意河蟹蛻殼期間的巡塘工作

  河蟹在白晝和夜間都會蛻殼,主要在子夜至次日8時這段時間內進行,黎明時分為高峰時段。

  通過對河蟹舊殼的收集、分析,可以獲得許多有用的資訊,比如河蟹舊殼的厚重與否***河蟹新殼完成前會從老殼的內表皮層吸收鈣離子,舊殼較重則預示新殼會發生軟殼***、河蟹還可以蛻幾殼***第Ⅵ腹節寬度與第4、5節輪間的寬度比例是具有數字經驗***以及蛻殼完整度。

  另外,巡塘者也可以觀察具有蛻殼異象的河蟹,並採用相應的應對措施,比如細菌感染。

  :加強河蟹的餌料管理

  河蟹覓食主要依靠觸角上的化感器—感覺毛接受化學刺激,尤其是第一觸角外鞭上的接觸化感器— 管狀感覺毛數量多而密集,在覓食過程中活動明顯。

  幼蟹在傍晚至20:00 時攝食量最大,0:00~ 4:00 時幾乎停食, 下午16:00 時攝食量又逐漸升高。16:00~ 17:00 時投喂一次即可,一日投喂量在飽食量85% ~ 100% 時河蟹生長最好。以喜食飼料為例料為食, 4 月份幼蟹的投餌率5% ~ 7%為宜。

  可利用河蟹的爭食習性,堆撒更有利於早春的攝食***便於查料,根據剩餘情況調整每堆粒數,以50粒/堆為宜***。

  :使用加工精良的膨化飼料拌飼***多維、化藥***河蟹

  好的飼料吸收效果較好。澱粉糊化度大大提高的膨化料內部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藥粉可最大程度地浸入飼料內部,提高了河蟹對拌飼藥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