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血管瘤治療的方法

  毛細血管瘤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又名嬰兒型血管瘤。那麼,一個新生命患了這種疾病,父母真的會操碎心的,所以,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毛細血管瘤症狀:

  1、新生兒斑痣:又稱橙色斑,常見於前額、上眼瞼、眉間、鼻周或頸頜部。橙紅或淡紅色,不突出皮面,輕壓即可退色,隨患兒生長而略增大,無需治療。

  2、葡萄酒色斑:多見於面部,少部分位於軀幹或四肢,呈淡紅至暗紅色,或呈暗紫色,不高出皮面,病變範圍隨患兒生長而擴大,不會自行消退。

  3、蜘蛛形痣:細小如針眼,多見於面、臂、手、軀幹部。

  4、草莓狀毛細血管瘤:少部分患兒出生時即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由散在紅斑點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塊,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僅為極小的小紅點,擴大並互相融合成塊,常高出面板3-4毫米,鮮紅色,表面呈許多顆料狀,類似草莓而得名。

  5、家庭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病變:多見於鼻腔粘膜,其次為面、舌、脣、手指等,擴張的毛細血管主要位於真皮及粘膜下,管壁菲薄,僅有一層內皮與表皮相鄰,病灶直徑一般為1—3mm,不規則,平坦或隆起,紅色或紫紅色,加壓時顏色變白。

  :

  1、手術切除治療

  毛細血管瘤切除術適用於發生在易出血、易感染或有功能障礙的部位,且血管瘤生長迅速,因條件限制,不能冷凍或用硬化劑注射等病症。切除手術之前,要經過周密的考慮,充分估計血管瘤的大小及與相鄰組織的關係,制定出相應的方案。較大的海綿狀血管瘤。手術時常因為切除的不乾淨而引起復發、且手術切除過程比較危險,不適合年紀較小的患兒。

  2、微創介導治療

  微創介導治療技術是血管瘤治療在超聲醫學醫療技術的新發展。用彩超引導下微創介導術治療血管瘤是我們研究成果的又一特色。體內血管瘤在三維可視下,使藥物直達體內血管瘤瘤體中心病灶,無需做手術治療,準確率、有效率高,癒合快,不復發。為臨床治療體內***肝臟等***、體表血管瘤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途徑。採用了微創介導治療技術,血管瘤的治療水平、科技含量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成功地應用於肝血管瘤、 體表各部位血管瘤的治療。

  毛細血管瘤預防的方法:

  1、減少摩擦:平時要養成剪指甲的習慣,這對怎樣預防毛細血管瘤有很重要意義。因為孩子的面板很脆弱特別是有血管瘤的孩子面板更脆弱,另外孩子的衣服儘量是全棉柔軟的,減少硬物刺激,沒有破潰的血管瘤可以正常洗澡,只是洗完後減少毛巾來回擦,用乾毛巾蘸幹水滴即可。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平時的飲食、衛生和護理措施加以注意,飲食上適當的增加營養,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清淡食物,保證大便的通常,忌食煎炸、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持病患部位的清潔乾燥,避免分泌物的長期刺激。

  3、定期檢查:平時要正確的對待各種事情,避免緊張、憂鬱的情緒,也不要因為小事而斤斤計較。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鍛鍊身體,如果發現身體有所不適,應該及時的進行檢查,及時的給予正規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