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的危害有哪些

  便血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很多疾病都會有便血的現象,尤其是飲食不規律的人更是很容易有便血的症狀,那麼你知道便血的危害到底是什麼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1.便血是腸道惡性腫瘤的早期訊號。很多人對痔瘡便血的症狀比較熟悉,於是,只要出現便血癥狀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是患上了痔瘡。但他們不知道,便血也可能是腸惡性腫瘤的早期訊號。臨床上,有80%的早期直腸腫瘤患者,都曾因為忽視便血而發生誤診漏診的情況,從而延誤直腸腫瘤的治療。

  2.長期便血可引發貧血。長期便血,很容易使人體丟失大量的鐵,引起缺鐵性貧血。導致的貧血症狀一般發展緩慢,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貧血症狀較重時,則會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 3.便血可影響神經系統功能。便血還能影響人的神經系統,造成人體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使一些患者出現如:容易激動、興奮、煩躁等症狀。同時,長期便血的話,也會讓患者終日感覺惶惶不安,陷入精神恐懼,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

  4.便血可導致敗血症、毒血癥。因為肛裂、痔瘡等肛腸疾病引起的便血,一旦引起感染,造成肛周膿腫,細菌毒素、膿栓等就很容易侵入人體血液,引發敗血症、毒血癥等。長期的便血,還可能造成肛門疼痛、大便障礙,給患者帶來終身的痛苦。

  便血怎麼辦

  血液從肛門排出,糞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黑便***,均稱為便血。便血只是一個症狀,並非一種疾病。便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病變的出血,但亦可見於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顏色取決於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與血液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便血伴有面板、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現象者,多見於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多見於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尿、便常規;無肉眼血便但不能除外隱血便可以查糞便隱血試驗。根據原發病不同,可以進行糞便細菌培養、寄生蟲檢測;生化學檢查,包括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腫瘤標誌物等。

  2.病因學檢查

  ***1***影像學檢查腹部超聲、CT、MRI、PET-CT、胃/腸鏡、小腸鏡、膠囊內鏡、十二指腸鏡等以明確消化道病變的部位、性質等。

  ***2***骨髓穿刺檢查,除外血液系統疾病。

  ***3***肛門指診有助於發現直腸腫瘤。

  診斷

  1.注意便血的特點

  ***1***瞭解便血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內痔、肛裂常在大便後出血;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等常呈反覆、間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結***直腸惡變可為持續性少量便血。

  ***2***分清便血性狀、出血方式、顏色和出血量。如內痔出血呈點滴狀或噴射狀;肛裂則是血附於糞便表面或手紙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較多,血液在腸腔內貯留,排出時可呈黑色,多考慮上消化道病變;若為紫紅色、暗紅色或有血塊;或血色鮮紅,則多來自下消化道;混有黏液並有臭味,應想到有直腸惡變的可能。

  2.注意便血的伴發症狀

  如直腸炎、直腸息肉***癌***等便血常伴有肛門下墜、裡急後重;內痔、息肉便血無肛門疼痛;肛裂則伴有肛門疼痛及便祕;慢性結腸炎常伴腹瀉、左下腹隱痛;出血性壞死性結腸炎、腸套疊伴有劇烈的腹痛甚至休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