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風險如何避免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企業紛紛開啟了國際化程序,然而,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使跨國經營企業面臨巨大的文化風險。那麼?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企業文化風險避免方法: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不僅是影響企業併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而且對促進企業文化的變革具有重要作用。所謂文化整合,就是指組織要適應外部環境、社會文化氛圍、組織制度的變化,將構成組織文化的各異質文化要素統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對於企業具體的併購活動而言,通常採用的文化整合策略主要有:注入型,如海爾經常採取注入式的文化整合模式,在併購活動中第一步是“克隆”

  海爾文化及其管理模式,使被兼併企業瞭解、適應,直至自覺按照海爾的組織文化和管理模式進行思考和行動,從而啟用“休克魚”,使其與海爾集團融為一體。融合型,併購雙方認識到構成組織的兩個或多個文化群體的異同點,但並不是忽視或壓制這些文化差異,而是通過文化間的相互補充和協調,形成全新的統一的組織文化。

  促進型,當強文化與弱文化相遇時,在尊重文化差異的前提下,強文化吸收弱文化中合理的部分,並做出適應性調整,使原有的文化功能更加完善。隔離型,在跨國併購中,若雙方文化背景和組織文化風格迥然不同,甚至相互排斥或對立,在文化整合的難度和代價較大的情況下,正確識別文化差異,彼此尊重對方的文化, 保持雙方文化的獨立性。

  企業文化風險避免方法:跨文化培訓

  進行跨文化培訓是跨國經營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開展業務活動中規避文化風險的有效工具。為了加強員工對不同文化傳統的反應與適應能力,促進不同背景的員工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必須進行跨文化培訓。跨文化培訓的內容應包括:對對方民族文化及原組織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適應性的培訓;語言培訓;跨文化溝通及衝突處理能力的培訓;對對方先進的管理 方法及經營理念的培訓。通過跨文化培訓不僅可以規避文化風險,而且可以提高決策效率、促進資訊溝通、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企業文化風險避免方法:文化審慎法***Cultural due Diligence***

  文化審慎法主要用於對企業併購中的文化風險進行評估,它包含五個步驟:

  第一是收購前篩選,主要任務是組建文化審慎小組來收集目標企業文化物件、價值觀和假定方面的資訊;

  第二是宣佈收購後的綜合性文化測評,即在第一步基礎上對雙方企業的組織文化、經營方式等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

  第三是認知衝突、風險、機會和成本,根據第二步所收集的綜合資訊,測量兩家企業的文化差異,確定這些差異帶來的風險和成本;

  第四是設計並實施合併後的行動計劃,主要任務是選擇並實施文化整合的具體策略;

  最後是合併後對所發現事實的監控和證實,這個階段文化審慎小組要繼續關注並排解企業文化問題,監控整個併購過程的有效進行。

  企業文化風險避免方法:塑造共同願景,建設學習型組織

  企業對文化風險的規避與管理不僅要立足於現在而且要著眼於未來。共同願景描述了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它不僅可以使管理者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方向和未來業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且具有激勵價值,促使每個員工能夠把自己的思想與行為自覺同企業的經營業務和目標結合起來。

  根據彼得·聖吉的看法,學習型組織具有很強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它能夠擯棄自身的偏見和陳舊觀念,面向未來吐故納新。因此,通過構築企業共同願景,建設學習型組織,將有助於企業化解和分散文化風險,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文化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