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基本要素

  創業引起高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學者也開始關注大學生創業。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大學生創業者屬於知識分子人群,經過國家多年的教育培養,揹負著社會的種種期望,面對大學生創業路上的種種困境,個人認為主要有如下對策:

  ***一***重視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注重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鍊自己,勇於創業。大學生要想成功走上創業之路必須按照創業者素質的培養規律,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鍛鍊自己的膽子,同時培養自己的創業人格、創業思維和創業意識與技能,克服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積累型、繼承型,掌握的知識多,運用的知識少,膽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侷限。要克服萬事俱備再去創業或者自己具備全部創業條件再去創業的錯誤觀念。如果那樣,沒有人能去創業,因為不可能有一個具備創業者全部特質的人。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

  要樹立自信、自強、自主、自立的意識。自信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創業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更需要自信。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通過企業的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一步步磨鍊自己的意志。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於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並採取相應的行動,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二***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培養其創業能力。大學生獲得的最關鍵的創業知識來自所在學校。高等院校創業教育是針對創業學生所開展的系統的創業知識傳授,通過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培育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精神,使大學生能夠在走向社會之後,順利實現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問題。一方面,我國在教育體制上面應該針對高等教育開展大力宣傳,轉變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就業觀念, 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認識到自主創業的意義。高校創業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社會適應性以及冒險精神和處理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另外,將創業教育納入到高等院校教育必修課程體系之中,逐漸地改變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加強高校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和創業理論研究來優化創業教育效果, 通過創業模擬訓練、案例分析以及參觀調查實習和專題講座等方式,加強高校的創業教育。三是要不斷地提升高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素質。高校創業教育中創業教師隊伍是其中的關鍵力量,高等院校要逐漸建立起一批成熟的經驗豐富的創業教師隊伍。

  ***三***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高校學生逐步獲取自身創業條件之後,要想成功開展創業行為,還需要良好的外界創業環境。首先,

  從行動上及相關的物質上給予大學生支援。通過各方面的支援可以使創業的學生膽子更大,能具備一顆更加勇敢的心去創業,從而使得更多的學生渴望創業,敢於創業,其創業意識自然能得到加強。其次,在生活中應給予更多的寬容與關心,當創業大學生遇到挫折與失敗時,應予以更多的關注與寬容,幫助他們分析原因、總結經驗,使他們能更加堅韌地去面對這一切,振作精神重新踏上創業的路。最後,應該給予創業學生更多的政策支援,這樣可以使他們能有更加寬鬆的環境,更加自由地挖掘自己的潛能,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極大地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慾望。政府管理部門應該看到學生創業所帶來的好處及其未來的趨勢,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來支援學生的創業活動,並提供相關的創業平臺,促進大學生創業行為的開展,提升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四***通過在校創業實踐,培育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環節能使創業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是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其次,創業學生還可通過參與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瞭解市場,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再次,高校創業學生平時可多與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 或向一些專業機構諮詢,這些人的經驗往往比從書本上的知識幫助更大。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將使創業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最後,大學生投身於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為創業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創業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既為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有利於增強創業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為他們提供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促進創業成功。

  ***五***必須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足夠的政策和資金支援。政府應對現有的政策進行調整,形成合理的、有力度的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要儘量減少限制性條件,對大學生創業不能純粹從解決就業的角度去看,而應該從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更多的人創造就業崗位的方面去認識。因此,創業政策應該儘量減少限制、降低門檻、簡化程式、方便快捷、搞好服務,用良好的創業政策催生富有發展前景的大學生創業,培育富有傳奇色彩的大學生創業英雄。在資金方面,現實中最有可能為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援的是政府、銀行和企業。政府除了財政撥款以外,還要鼓勵和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拓寬擔保平臺和融資平臺,降低大學生創業貸款的門檻。銀行可以按照有利於創業者和方便創業者的原則,對於專案好、能力強、潛力大的創業者在融資擔保方面進一步放寬條件。另外,社會募集也是一個有廣泛拓展空間的渠道,由公司出資設立創業基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中國大學生創業基金的特點

  1、創業資助資金採取資助—扶持—成功—回報—再資助的迴圈方式,是一個具有造血機能的可持續發展的資助型公益基金。

  2、創業團隊及專案的篩選、評審結果、資助數額、創業成功後是否兌現承諾等,都將通過網上公佈等透明方式全程跟蹤,以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3、 以捐資方命名的專款實行專項管理,以捐資方命名的資助款項的榮譽可以世代傳承。

  4、允許捐資者指定高校,參與大學生創業方案的評選,全程監督方案的落地實施。

  5、協助捐資者規劃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鏈結合的宣傳方案,包括資助專案與企業產業鏈的結合,企業訴求與社會效益和公益效益如何實現最大化等等,從而讓捐資者、受助者以及社會各方實現共贏。

  同樣作為採取迴圈方式,具有造血機能的可持續發展的創業基金,現在一些平臺同樣支援大學生創業並將所得回報用於資助更多的大學生。區別在於大學生創業者屬於投資人群但不是主要受眾群體,對創業人群的投資稽核主要是針對申請人本身,而不是創業專案。主要衡量標準是是否足夠優秀,專案只是評判的因素之一。這種針對人的衡量標準,相較於針對專案的標準,更有助於創業者獲得投資。但相對於一般風投,即使專案失敗了,每期回報金額 常有限,不會影響生活、工作和發展;而一旦專案獲得下一輪的高估值融資,有專業的平臺的資金成本比一般的天使投資低數十倍甚至數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