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小案例

  關於有哪些呢?大學生創業教育伴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而日益成為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也將成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程序中促進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和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與借鑑!

  篇一:大學生收垃圾淘寶開店月營業額

  小劉如今是一個淘寶店小老闆

  “我現在從來不說自己是大學畢業生,只說是小學畢業。能吃苦,能做事,最實在。”

  “市道不好,大學畢業就失業,很慘吧?”26歲的南海小夥子劉建彬說,這算什麼,他失業後做過業務員,遭過白眼,還曾撿過垃圾。

  但最終他白手起家,在淘寶開店賣糖果,4個月營業額達到3.3萬元。 他有信心憑著這份事業賺到老婆本,與女友拉埋天窗。

  最近小劉發帖回顧這段創業“血淚史”,贏得網友支援,稱他為“大學生最好的榜樣”。

  老闆拖欠工資被迫辭職

  劉建彬2005年畢業於肇慶學院。親戚幫他在佛山在某科技公司找了份工作。

  半年後,因老闆拖欠工資,他選擇離開。 此後的經歷讓他至今滿懷感慨。 在手機賣場賣過手機,做過鐵通業務員,遭遇過無數白眼,最落魄時,他撿過垃圾。“沒辦法啊,當時沒活幹,有個親戚收垃圾的,我媽就說,去跟著收垃圾吧。 ”

  於是小劉就跟著親戚撿了20天垃圾。發了毛的舊報紙、喝剩的飲料罐,“能用的我都會去翻。”大學畢業,撿垃圾會不會很沒尊嚴?小劉樂呵呵地說,父母都是工人,家境不太好,他能放得下身段,踏踏實實做事。“我現在從來不說自己是大學畢業生,只說是小學畢業。能吃苦,能做事,最實在。”

  淘寶開店月營業額8000多

  小劉在2008年底終於找到了方向:開淘寶店自主創業。他進了10個棒棒糖,在淘寶上正式開店。10天過去了,一點動靜也沒有。年三十晚,終於等到了第一個客人,客人來自陝西。

  “第二天,當人們都在拜年時,我一個人走進冷清的郵局,發了我淘寶的第一個件。”此後的創業之路,小劉備嘗艱辛。每次去廣州供貨商處拿貨,來回3小時,70多斤都是自己扛回來。

  現在,小劉已賣了100多箱糖果,信用額度是1鑽,4個月的營業額是3.3萬元。

  網友贊他是“大學生榜樣”

  做網店,很多親戚不理解,責怪小劉為何整天閒在家裡不找工,父母也不是特別支援。

  幸好,女友小李始終支援他。兩人攜手7年,經歷了風風雨雨,也曾兩地分居,但在小劉最落魄的時候,小李也沒有離開他。

  今年,小李就要從佛科大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兩人打算一起開網店。

  他說,攢到4鑽信用度,就迎娶女友。

  最近,小劉在天天新發帖回顧自己的創業“血淚史”,迅速成為熱門帖子。 雖有網友懷疑這是廣告帖,但更多網友對小劉表示支援。

  網友FSCHJ感慨,現在大學生就業時嫌這嫌那,結果有工沒人做,有人沒工做,小李才是最好的榜樣。

  網友魚咪說,現在大學生就業這麼困難,自己創業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也相信小劉可以成功。

  篇二:大專生做兼職月收入上萬元

  一個大專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大一大二連續兩個暑假收入上萬元,創造了一個不小的“神話”。

  在不少大學生為找工作奔波時,過年前他就被知名企業錄用了,讓周圍的人對他刮目相看。他是閩江學院管理系2009屆畢業生張強。

  上大專卻拿到本科文憑

  張強是泉州人,2006年高考發揮失利,成績只上了本科第三批錄取線。讀本三還是讀大專?張強一番思考,選擇讀大專。

  在閩江學院就讀期間,張強參加了本科自考。經過近三年的努力,現在他已經修完本科所有學科。今年6月,他拿到大專學歷的時候,還能拿到本科學歷。

  做兼職月收入上萬元

  在努力學習的同時,張強還積極爭取每一個實踐的機會。一入學張強就積極爭取兼職崗位。但是“一開始去面試,沒有經驗,而且怯場,連自我介紹都說不好”,回憶起剛開始嘗試兼職時的表現,張強笑著說。

  經過幾次嘗試,大一學年的五一假期,他獲得了到福州某電器賣場兼職的機會。在賣場裡他一邊做一邊用心學,學成後自己當老闆,先後賣過手機、鞋子、服裝等,生活費實現自理,而且獲得了豐富的創業經驗。

  大一暑假,張強得到幫某培訓學校招生的資格。為了做好招生工作,他做了大量準備。比如,到學校向老師詳細瞭解課程設定,對前來諮詢的學生及家長做到每問必答,甚至還請遠道而來的學生和家長吃飯,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情況出發,幫助他們分析培訓是否適合自己。“我也不是一直說培訓學校有多好,就是再好也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入學。從學生自身的條件出發,幫他們分析,他們自己會做判斷。”

  張強的做法得到不少學生和家長的信賴。大一暑假僅一個月,通過他報名該培訓學校的學員近150人,他收入上萬元。在大二暑假,他再次幫助這所培訓學校招學員,依然成績斐然,收入上萬元。

  準備面試做到萬無一失

  今年1月中旬,張強參加了福州某知名企業第三輪面試。1月16日,結束大學最後一科期末考試的第二天,他得到了該企業的錄用通知並開始見習。當不少應屆畢業生得知張強是以專科生身份被錄用時,都對他刮目相看,紛紛向他取經。

  張強告訴記者,能被知名企業錄用,他曾經的創業經歷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在準備應聘的過程中,他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首先,為了應對怯場,他和同學一起組織模擬招聘。自我介紹、演講、回答“評委”提出的尖銳問題,每位同學都得到了上場鍛鍊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面試經驗。

  其次,在接到企業人力資源部發出的面試通知後,張強連續幾天請好朋友出謀劃策,對面試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了細緻準備,甚至細化到每個細節,包括站姿、手勢等。“我們還列出評委可能會問的問題,並做了最妥當的回答,當時我還準備了幾千字的回答內容。雖然這些最後都沒用上,但是增強了我臨場應變的能力。”

  張強告訴記者,他和同學經常在宿舍裡舉辦交流會,並且命名為“明日英雄交流會”。“大家一起交流創業、營銷經驗,取長補短,經常聊到半夜,都不想結束。”

  篇三:大學生創業的“第一桶金”在西藏

  坐在我面前的餘義成,剛剛從西藏歸來。這名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2002屆畢業生,談及為何要遠赴西藏創業,坦言道:“當初,我是被內地淘汰的。”

  2002年夏天,懷著初畢業時的滿腔熱情和憧憬,餘義成來到一家在國內非常有名的預混料公司,被派到漯河市場做銷售。雖然很努力,但50天過去了,他仍然沒能完成每月4萬元的銷售任務,而3個月的試用期也在一天天逼近。

  餘義成明白公司需要的是一線營銷人員,但自己的優勢在技術服務,於是,他毅然決定退出公司另謀出路。

  雖然是餘義成自己主動退出,但他還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失敗感相當強烈。”他回憶說。

  “西藏畜產品價格高,你是學這個專業的,應該到那裡看看。”不久,在西藏當兵的老鄉的介紹,激起了餘義成對西藏的強烈好奇和美好向往。

  “年輕人該闖就要闖闖。”父親堅定的話語給了他極大的支援。當年12月,餘義成帶著2000多元的個人積蓄和簡單的行李,去了西藏。

  2003年春節前夕,當人們奔走在回內地的路上,準備與家人歡度佳節的時候,餘義成正在拉薩四處奔波,考察他心目中的創業專案——養兔。

  在拉薩養兔有獨特的優勢。利潤空間大;餐館供應銷路不用愁;社會秩序良好;養殖場基礎建設投入較小。雖然拉薩當地養兔的不少,但多是菜農或者家庭散養,沒有形成規模化。為了支援餘義成創業,父母親拿著賣掉家當的錢,從信陽趕到了拉薩。

  餘義成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從舊貨市場買來生活用品和搭建兔舍的基本材料,從菜農那裡買來已經適應高原環境的種兔,開始了他的規模化飼養。

  由於當時拉薩還沒有現成的飼料、疫苗供應,他只好從網上查詢預混料、豆粕、疫苗等貨源;由於他每次進貨少,加之進藏物流不便,許多廠家和經銷商嫌麻煩不願意供貨,經過多次聯絡、溝通,他逐漸熟悉了市場規則,取得了對方的信任。

  餘義成的專業背景、實習經歷和務實、吃苦精神,使他的規模化飼養很快初見成效。當時拉薩餐館所需兔子供應多是從外地空運而來,活兔突然進入海拔 3600多米的拉薩後不易成活,且兔子價格多受空運影響,這就使餘義成養的兔子備受歡迎。

  “小余沒有兔子,那你就困難了!”——這一時成為同行人的口頭語。

  到2005年上半年,餘義成已經擁有了當時規模最大的兔子飼養場。在拉薩,他掘到了個人創業的第一桶金。

  2005年9月,餘義成又來到了有著“西藏小江南”美稱的林芝。在市場調研之後,他決定養雞。餘義成的拉薩經歷不僅獲得了創業資金也積累了市場運作經驗。如今,餘義成的養雞場已有了相當規模,並步入了良性迴圈的發展道路。

  餘義成的創業感言雖然目前我尚未取得多大成就,可是總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並且在一步步地向前走。即使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我也不怕。有人的地方就有創業的機會,在西藏這樣的地方創業更能體會過程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
 


  看過90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