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樓的相關歷史資料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在兩廣、福建、海南等地曾經是城鎮的主要建築形式。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於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隨後也傳入華南地區。騎樓是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從東南亞返鄉所建。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

  騎樓歷史資料

  一、 廣州騎樓的起源及歷史細節

  “當我們想起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在腦海裡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就沉悶。”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對廣州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繁華都市裡人頭湧湧商機勃勃的各大商業區,以及做為商業區載體的富含嶺南建築特色的騎樓柱廊。

  國外騎樓最早見於古代希臘,曾一度盛行於南歐、地中海一帶,廣州騎樓多在1920後形成,是從東南亞特別是馬來半島傳入,主要是在廣東民居竹筒屋的基礎上,融合歐洲外廊式樣的模仿而成,在其身上正好體現了近代廣州對西方異質文化開放融通的地域品格。

  廣州騎樓的產生,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自然地理氣候,其次在於通商口岸的背景,再次是來源於城市改造運動。

  廣州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冬無嚴寒,春無沙塵,沿街店鋪不需如北方做封閉式門面處理。而當騎樓人行道貫穿商業區時,其優點顯而易見:春夏多雨季節,騎樓是行人的雨傘,夏秋陽光酷烈時,又有遮蔭的功能,颱風猛烈之時,騎樓又可以使行人免受摟層落物的傷害。騎樓對行人的這種全方位的呵護,使其深受粵人喜愛,可以想象,炎炎烈日或者風雨飄搖的日子裡下躲在騎樓的陰影裡盡情閒逛購物,是一種怎樣愜意的建築景觀與生活景觀。

  在區位優勢上,廣州歷史上為由南海、馬六甲海峽至印度洋、波斯灣、紅海等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基地,特殊的通商口岸優勢使廣州處於接觸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帶,來往各地的富含嶺南文化中相容幷包的吸納精神的華僑,將南洋等各地的西方異質建築文化帶回廣東,並結合實際商業需要,使廣州成了騎樓建築的接受地與傳播地。

  在城市改造運動方面, 民國初年廣州市政府大力推動騎樓建設,制定建設騎樓的章程,規定了騎樓建設的基本章法:柱距4米,進深4米,淨高5-6米。並且統一管理統一退縮道路,規定可建和不可建的路段。當時的西關一帶大量拆除舊房開馬路,在豐寧路、十甫路、上下九路,龍津路、西華路、西堤、六三三路開始出現商住結合的多層騎樓建築,總長度近八公里。以廣州為建築模式的市改計劃還被推廣到其他城市,被西江、東江、北江、韓江、潭江等流域的許多重要城市先後模仿,從而迎來了騎樓建設的黃金時代。

  二、 騎樓建築特色

  騎樓可分為三部分:廊部、樓部、樓頂。

  廊部淨高一般為4-6米,也有的高達8米。前部為騎樓柱廊,後部為店鋪,柱廊有傳統中國式的,也有仿希臘羅馬式。連續的騎樓柱廊和沿街建築立面,形成富有嶺南特色的騎樓街。

  兩層以上為樓身,一般為住宅。樓身臨街立面處理為西式造型或中西結合稱為洋式店面。臨街牆面的浮雕圖案、窗洞形式、線角、陽臺鑄鐵欄杆等,融合西方的巴洛克或洛可可裝飾風格,加上多道腰線與線腳的融會貫通,使牆面層次清晰,富有變化。色彩則以當地盛產的貝灰的白色和調加的米黃色為主,色調淡雅,清新和諧,具有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

  騎樓樓頂建有山花和女兒牆。山花是在立面上的一種緩坡的三角形山牆的花飾,有意設計成曲線型和半圓形,是屋頂的重點裝飾部分。山花兩邊的矮牆,便是女兒牆,出現在天台邊緣以及簷上以上的位置。女兒牆圖案相對簡單,主要強調實用性。

  從建築美學的角度看,騎樓的尺度比例良好:街道寬度與臨街建築的高度之比小於1大於0.6,臨街鋪面的寬度與街道寬度之比不到0.7,符合行人的美學欣賞心理,能讓行人產生親切、休閒的感覺。這是根據日本建築師蘆原義信對亞洲各地著名商業街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同樣可作為廣州人熱愛騎樓的原因解釋。

  三、廣州騎樓建築的美學特徵

  1、時代性特徵。近代嶺南建築文化的總體特徵表現為對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及西方古典建築的輸入和演化。廣州騎樓建築的出現就是以這種大文化為歷史背景,從而表現出時代性特徵。

  首先,在它的平面佈局和立面造型上,廣州騎樓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居住模式——竹筒屋,具有中式平面的特徵。而其立面造型,又結合了西方建築的特色,從而表現出近代廣州所特有的中西合璧審美形態。其次在建築結構和材料上,騎樓建築從最早的木結構到較為現代的混合結構,再到鋼筋砼結構;從傳統的一層高度到多層高度;同時過去的坡屋頂改為平頂,並設有天台,中西方的建築文化就在一個個的建築實體中融合。另外近代廣州的經濟發展更是推波逐浪,騎樓的建築模式是不斷完善自身的商住合一經營模式的結果。應該說騎樓的建築模式是時代審美心理的必然結果。

  2、民族性特徵。特定的民族有其獨特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趣味。黑格爾曾經談到:事實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藝術使他們喜悅的東西能夠表現出他們自己,因為他們願在藝術裡感到一切都是親切的、生動的,屬於目前生活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國人有“聞鐵路而心驚,睹電杆而淚下”的經歷。也就是說當一種外來文化或異質文化侵入時,人們對外來文化不可避免的會有一段時間的心理除錯期,在衝撞中不斷磨合。比如近代廣州的十三夷館,據日本學者松本忠雄在《廣東的行商與夷館》記載:“廣東夷館位於廣州誠郊外,據說在城牆西南約2米距離之外。在光頂,從來不讓外國人自由居住,宋代曾為阿拉伯人在府城之南、珠江之北建蕃坊作為居留地,…明代的懷遠站與宋代的蕃坊差不多在同一位置,而清代的夷館也在其故址上。夷館位置在廣東城郊外,珠江之北岸,南面隔江面對河南,東以河溝為界,東西約300米,南北約155米,北面鄰接十三行街。”由此可見,對外來文化或異質文化的排斥在廣州也由來以久。廣州十三夷館的選址建築與建築審美心理的民族差異性無不相關。廣州的騎樓建築同樣表現出這樣的特徵。作為一種新的建築審美模式,它既不同於廣州傳統建築,又相異於西方古典建築。其設計上是在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意義上帶有更多的西方建築特色,或是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意義上帶有更多的中國建築特色。這種中西合璧的折中方式無一不表現出近代廣州的審美心理在面對西方文化入侵時的民族性精神。即雖然文化的開放要求不同社會的多種交流,但萬變不離其宗,近代廣州根深地固的民族性卻依然在建築的實物上有所保留。

  3、地域性特徵。由於地理氣候的緣故,嶺南建築講究通透。這種通透在嶺南園林藝術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園林中的亭榭廊橋呈開放狀態,沒有圍合。廣州的特色建築如西關大屋和竹筒屋在設計中也強調了通透,在平面設計上呈現一貫到底之勢,屋內的分隔有別於北方等地的土、泥,而是木板和玻璃窗的組合,既用於採光又增加通風效果。建築屋的空間高度高,一般4米左右,進深長,有時達30米,屋內設有天井,這種高空間、深進深、 小天井有利建築內形成微迴圈。

  而廣州的騎樓不僅保留傳統建築的地域特點,更結合了西方的廊柱和立面。西方的傳統建築由於多取質石料,所以一般厚實堅固,氣勢龐大,體態輕盈者並不多見。特別是西方的教堂更是圍實嚴密,內部空間較小,採光迷離,以突出神祕感。對西方的建築文化,廣州騎樓並沒有全盤吸收,其審美心理表現出強烈的地域性。體現在騎樓對西方的廊柱和立面的選用上,廊柱的使用用以採光和降溫,傳統竹筒屋牆身是不開窗的,主要採光是從屋的正面和天井,而廊柱一般淨高4—5米,多的有6米,使得光線充分進入屋內;另外炎熱的空氣經由廊部進入屋內,也達到降溫的目的;在立面的選用上,除了各種裝飾風格之外,西式建築的凹陽臺也被廣泛的借鑑,這種凹陽臺的運用增強了室內與室外的聯絡,滿足通透需求。

  廣州騎樓作為廣州近代歷史上特有的城市風貌和嶺南風采的建築形式,其影響力遍及嶺南地區,在兩廣地區的不少縣、鎮都有騎樓建築,但規模、質量、裝飾等都無法與之相比。這主要是因為廣州地區依靠強大的中心城市和海外華僑優勢的力量的緣故,從而形成了比其他地區更為密集更為典型的建築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