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的原因是什麼

  月經不調是常見的月經問題,導致月經不調的原因有很多,你想看看是哪些因素導致女性朋友生理期紊亂嗎?接下來,小編跟你講一講月經不調的原因。

  月經不調的原因

  1、為減肥過度節食

  出於各種原因,許多女性對自己身材的要求達到了苛刻的地步,女性月經與體重和體內脂肪含量關係極大,特別是已經出現經期問題的女性應停止減肥,加強營養,恢復健康。

  2、作息無度內分泌失調

  快節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如果再碰到每個月都不舒服的那幾天,估計許多女性都會抓狂,如果此時還不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放鬆心情,就很可能造成月經過少。

  3、常生悶氣心理抑鬱

  女性朋友受到了委屈千萬別憋著,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憋悶很容易造成肝鬱氣滯,從而使經量減少。此外,過度的精神刺激、緊張和心理創傷也會造成月經過少。

  4、人工流產

  人工流產後卵巢一般可在22天內恢復排卵功能,1個月左右月經來潮。但有少數女性在人工流產後出現經期延長、週期長短不一、閉經等,一般在2—3個月後恢復正常。

  5、卵巢功能衰退

  卵巢的功能直接影響著女性的月經,月經後期,月經量少,現代醫學大多認為與卵泡發育不良或無排卵有關,因此,促排卵、強健卵巢功能是治療月經過少的主要環節。

  6、胸部的病變

  許多女性會出現經前乳房脹痛但月經量少的情況,對此可千萬別輕視,因為出現乳房脹痛等症狀,可能是肝鬱氣滯型,需要疏肝理氣,打通血脈,從而達到整體調經的作用。

  月經不調的症狀

  月經不調的常見症狀包括月經週期的過短、過長、紊亂或閉經、經量過多、淋漓不斷等,嚴重的痛經、經前期綜合徵也屬此範疇。這些症狀往往不是單一出現的,常常同時有周期、經期和經量的異常。

  1、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平時月經週期正常,突然出現月經週期縮短,短於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週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屬於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於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

  2、經期推遲。平時月經規律,月經錯後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並連續出現兩個月經週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3、經期延長。月經週期正常,經量正常,但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淨。有炎症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後,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

  4、月經量多。正常婦女月經血量一般為50-80ml,以月經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如果每日的失血量多於80ml,或月經量較自己以往明顯增多,稱為月經量多。

  5、月經量少。月經週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淨;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亦少者,均稱為月經過少。

  6、月經中期出血***又稱經間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兩次規律正常的月經週期中間出現的出血,是由於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援而導致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

  7、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

  8、閉經。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症狀,可以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將閉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凡年過18歲仍未行經者稱為原發性閉經;在月經初潮以後,正常絕經以前的任何時間內***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經閉止超過6個月者稱為繼發性閉經。

  9、經前綜合徵。女性在月經週期的後期表現出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適症狀,症狀與精神和內科疾病無關,並在卵泡期緩解,在月經來潮後自行恢復到沒有任何症狀狀態。其主要表現有煩躁易怒、失眠、緊張、壓抑以及頭痛、乳房脹痛、顏面浮腫等一系列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女性的正常生活。

  月經不調吃什麼調理

  1、月經過少及閉經

  忌:眾所周知,對於月經過少及閉經的女性來說,生冷及刺激性的食品都是大忌。但還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女性的閉經是由於體胖痰溼內阻而引起的。因此伴有肥胖患者還須忌食巧克力、糖果、甜點心等高糖食品,以防加重肥胖,形成惡性迴圈。

  宜:多食養血調經的食品***如核桃仁、蓮藕、黑木耳、墨魚等***。此外,還可多食一些豆類、新鮮蔬果及黑色食品***如香血糯、黑木耳、黑芝麻及赤豆、大棗等***。

  推薦食療:可用雞血藤9—15g***幹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燉服。在每次月經前,連服5天,每天1劑。

  2、月經過多

  忌:為避免經血過多所導致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此類女性不宜過多食用辛辣刺激之物,如蒜、生薑、辣椒、洋蔥、韭菜等。此外,經煎炸燻烤加工的食物也應儘量少吃。

  宜:對於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的女性,飲食應注重補氣養血,可多食些木耳、紅棗、胡蘿蔔、葡萄、鯽魚等食物。而對於病程較長者,並常感陰虛氣耗血虧者,宜多吃滋補食品,如芝麻、牛奶、蓮藕、雞蛋、鴨肉、豬蹄等。

  推薦食療:可用老母雞1只,黃芪10g,艾葉15g,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黃芪、艾葉***布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

  3、經期提前5天以上

  忌:忌食辛辣刺激等動火助熱食品。少食魚、蟹、桃子、紅糖等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宜:多食新鮮蔬果,以及茼蒿菜、黃瓜、生藕、芹菜、苦瓜、梨、綠豆等具有清熱涼血作用的食物。對於平素體質偏弱的女性,還可食用一些如烏雞、榛子、蓮子等補氣腎固作用的食物。

  推薦食療:可用老母雞1只,黃芪10g,艾葉15g,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黃芪、艾葉***布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