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便祕是指排便困難或費力、排便不暢、便次太少、糞便乾結且量少。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便祕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便祕的原因

  陰寒積滯

  恣食生冷,凝滯胃腸;或外感寒邪,直中腸胃;或過服寒涼,陰寒內結,均可導致陰寒內盛,凝滯胃腸,傳導失常,糟粕不行,而成冷祕。如《金匱翼•便祕》日:“冷祕者,寒冷之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陽氣不行,津液不通。”

  腸胃積熱

  素體陽盛,或熱病之後,餘熱留戀,或肺熱肺燥,下移大腸,或過食醇酒厚味,或過食辛辣,或過服熱藥,均可致腸胃積熱,耗傷津液,腸道乾澀失潤,糞質乾燥,難於排出,形成所謂“熱祕”。如《景嶽全書•祕結》曰:“陽結證,必因邪火有餘,以致津液乾燥。”

  陰虧血少

  素體陰虛;津虧血少;或病後產後,陰血虛少;或失血奪汗,傷津亡血;或年高體弱,陰血虧虛;或過食辛香燥熱,損耗陰血,均可導致陰虧血少,血虛則大腸不榮,陰虧則大腸乾澀,腸道失潤,大便乾結,便下困難,而成便祕。如《醫宗必讀•大便不通》說:“更有老年津液乾枯,婦人產後亡血,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復,皆能祕結。”

  氣虛陽衰

  飲食勞倦,脾胃受損;或素體虛弱,陽氣不足;或年老體弱,氣虛陽衰;或久病產後,正氣未復;或過食生冷,損傷陽氣;或苦寒攻伐,傷陽耗氣,均可導致氣虛陽衰,氣虛則大腸傳導無力,陽虛則腸道失於溫煦,陰寒內結,便下無力,使排便時間延長,形成便祕。如《景嶽全書,祕結》曰:“凡下焦陽虛,則陽氣不行,陽氣不行則不能傳送,而陰凝於下,此陽虛而陰結也。”

  氣機鬱滯

  憂愁思慮,脾傷氣結;或抑鬱惱怒,肝鬱氣滯;或久坐少動,氣機不利,均可導致腑氣鬱滯,通降失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暢,或大便乾結而成氣祕。如《金匱翼•便祕》曰:“氣祕者,氣內滯而物不行也。”

  便祕的護理

  1***避免進食過少或食品過於精細、缺乏殘渣、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避免排便習慣受到干擾:由於精神因素、生活規律的改變、長途旅行過度疲勞等未能及時排便的情況下,易引起便祕。

  3***避免濫用瀉藥:濫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某些瀉藥的依賴性,造成便祕。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勞逸結合。適當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腹肌的鍛鍊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改善,對於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有便意時不要忽視,及時排便。排便的環境和姿勢儘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壞排便習慣。

  6***建議患者每天至少喝 6 杯 250 毫升的水,進行中等強度的鍛鍊,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 2 次,每次 15 分鐘***。睡醒及餐後結腸的動作電位活動增強,將糞便向結腸遠端推進,故晨起及餐後是最易排便的時間。

  7***及時治療肛裂、肛周感染、子宮附件炎等疾病,瀉藥應用要謹慎,不要使用洗腸等強烈刺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