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按摩哪裡好的快

  感冒了其實可以試著按摩一些穴位,那你知道感冒了按摩哪些穴位好的快嗎?以下小編就告訴大家,僅供大家參考!

  感冒了可以按摩的3個穴位

  風池穴:風池穴為少陽、陽維之會,陽維主一身之表,因受風邪所致的疾病,皆為本穴主治範疇。風池穴位於後頸部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凹陷中,約與耳垂齊平。操作方法:用力旋轉按揉,以有酸脹感為宜。每日1~2次,每次100下,有祛風解表之功。

  列缺穴:列缺為肺經絡穴,肺主皮毛,外邪侵襲,首先犯肺。按摩列缺穴可治療乾咳少痰、頭痛、惡寒、發熱等症,有宣肺止咳平喘、利肺化痰之功。列缺穴位於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可兩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食指尖端到達的凹陷處即為列缺。操作方法:一手拇指按於另一手的列缺穴,輕輕摩擦,以發熱為度。每日2~3次。

  迎香穴:肺與大腸相表裡,肺開竅於鼻,迎香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腧穴,位於鼻旁,根據本穴位置及與其他經的關係,有宣利鼻竅之功。可治療鼻咽乾燥、鼻塞、流涕、噴嚏等症狀。本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脣溝中。操作方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間關節按壓穴位,以有酸脹感為宜,鼻酸流淚,效果更佳。每日2~3次。

  若經穴位按摩,症狀仍不緩解,且有持續加重的傾向,請及時就診。

  預防感冒的6種運動

  1、登高

  作為一種體育鍛煉,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氣量、肺活量增加,血液迴圈增強,腦血流量增加。秋日登高,由於氣候的獨特,氣象要素的變化對人體生理機能還有些特殊的益處。

  對年老體弱者,不可一味強調這種保健效果,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不測。

  2、游泳

  初秋時節適當的冷水泳既能達到滿意的健身效果,也能為日後冬泳打下良好的基礎。初秋的冷水泳能對神經系統起到明顯的刺激作用,加快心跳速度、促進血流量,進而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秋季游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可以抵禦季節交替時感冒的發生。

  秋季遊多久才合適?最好控制在45-60分鐘內,不要超過兩個小時。下水前,可適當塗些松節油或者凡士林來保護關節。游泳減肥的最佳速度應該在每分鐘35米以上,運動員一般採取分節游泳法,休息時間短。遊3分鐘休息1分,再遊3分鐘休息1分鐘,進行兩組這樣的運動後仍不覺疲乏,就可以接著再遊5分鐘休息2分鐘,保持一個迴圈運動,適當地增加連續游泳的時間和休息時間。

  3、慢跑

  慢跑對於秋季養生好處多多。慢跑能增強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體通氣和換氣能力;能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並可使體內的毒素等多餘物質隨汗水及尿液排出體外,從而有助於減肥健美。

  正確跑步姿勢讓鍛鍊價值事半功倍。跑步姿勢有三個關鍵點:重心落在支撐側腳掌、腳後跟輕微離開地面、膝關節保持彎曲。此外,在慢跑時,全身肌肉要放鬆,呼吸要深長,緩慢而有節奏,步伐要輕快,雙臂自然擺動。時間以每天跑20~30分鐘為宜。

  4、散步

  散步可以說是一項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的鍛鍊,最好是在公園等空氣清新、植物茂盛的地方,這樣可以吸收空氣中更多的負氧離子,對人的心肺功能和神經系統都具有良好的營養和調節安撫作用。散步,特別是快走屬於有氧運動,能增強肺活量。走路能增強心血管的機能,促進血液迴圈,預防心臟病,降低血壓。

  散步時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在狀態好的情況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兩圈;原先用15分鐘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鐘走完。反之亦然。標準運動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氣不接下氣則是運動過量了,必須調整。

  5、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不只可以減肥,還使身段更為勻稱迷人。經驗表明自行車運動就能產生這種荷爾蒙,它會令人感覺十分自由且暢快無比,據近年來研究的結果表明,騎自行車和跑步、游泳一樣,是一種最能改善人們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鍛鍊,它不僅僅是一項減肥運動,更是心靈愉悅的放逐。

  騎車時上體稍前傾,頭不要過多前探,腰部稍彎曲,兩肩放鬆,兩臂伸直,不駝背,不塌腰,蹬車時,腿要直。初學騎車者,可選擇較為平坦的路面;熟練後,可選擇有一定坡度的道路,以增強熱量的消耗,更好地達到減肥的目的。

  6、羽毛球

  秋季天氣溫度適宜,不冷不熱,是非常適合羽毛球運動的季節。相比室外運動,這種室內運動讓人感覺舒適,它的運動效果也不錯。據有關資料顯示,一場正規的羽毛球比賽,運動強度要比一場足球賽還要大。運動前準備活動至關重要,以免受傷。

  青少年可作為促進生長髮育、提高身體機能的有效手段進行鍛鍊,運動量宜為中強度,活動時間以40~50分鐘為宜。老年人和體弱者可作為保健康復的方法進行鍛鍊,運動量宜較小,活動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達到出出汗、彎彎腰、舒展關節的目的。

  治療感冒的3個食療方

  1、西洋參麥冬雞湯

  做法:雞肉100克,西洋參切片10克,麥冬15克。先將西洋參切片,麥冬與雞肉一起放進燉盅內,加清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西洋參雞湯有大補元氣、提高機體免疫力,具有驅除病毒的功效,是秋冬季食療養生的佳品。

  2、黑木耳枸杞烏雞湯

  做法:雞肉100克,枸杞30克,黑木耳15克。先將黑木耳水發,生薑切片,枸杞與雞肉一起放進燉盅內,加清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中醫認為黑木耳枸杞烏雞湯有清腸解毒、補益脾胃的功效。

  3、銀耳大棗湯

  做法:銀耳15克,大棗10枚,枸杞30克,冰糖30克。先將銀耳水發,大棗去核,枸杞過水洗淨,冰塘加水同燉至黏稠狀時即可服用。

  功效:中醫認為銀耳大棗湯可健脾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