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真能起作用嗎

  胎教時現在專家比較倡導的育兒方式,不過,有些準媽媽會有疑問:胎教寶寶會有反應嗎?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胎教寶寶會有反應嗎

  1、胎教寶寶會有反應嗎

  研究發現,4個月的胎兒即可對外界的聲音有所感知,而且胎兒得到的聲音特別豐富,凡是能透過身體的聲音,胎兒都可以感知到。這是因為人體的血液、體液等液體傳遞聲波的能力比空氣大得多。這些聲音資訊不斷刺激胎兒的聽覺器官,並促進其發育,聽覺在人體的智力發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胎兒發育到五、六個月時,其大腦皮質結構已經形成,此時胎兒已經有了能夠接受外界刺激的物質基礎。

  由此可見,胎兒尤其是妊娠中後期的胎兒,其觸、視、聽、味覺等都發育到了相當的程度,能夠感受到一些外界活動,這時以一定方式進行胎教,可以促進胎兒身心健康發展。

  2、孕晚期怎麼胎教

  2.1、光敏感訓練:此階段胎兒各器官、系統發育逐漸成熟,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反應更為積極,例如,當光源經孕婦腹壁照射胎兒頭部時,胎頭可轉向光照方向,並出現胎心率的改變,定時、定量的光照刺激是這個時期的胎教內容之一。

  2.2、堅持各種訓練:懷孕晚期,孕婦常常動作笨拙、行動不便。許多孕婦因此而放棄孕晚期的胎教訓練,這樣不僅影響前期訓練對胎兒的效果,而且影響孕婦的身體健康與生產準備。因此,孕婦在孕晚期最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運動以及對胎兒的胎教訓練。因為孕婦適當的運動可以給胎兒軀體和前庭感覺系統自然的刺激,可以促進胎兒的運動平衡功能發展。為了鞏固胎兒在孕早期、孕中期對各種刺激已形成的條件反射,孕晚期更應堅持各項胎教內容。

  3、孕晚期是什麼時候

  事實上,孕晚期是從女性懷孕的第七個月開始算起,直到女性將寶寶生出來的這一段時間裡就被稱作為孕晚期。換句話來說,就是女性朋友分娩之前的三個月便是孕晚期。到了孕晚期的時候,由於女性的肚子會越來越大,在生活上也會出現很多不方便的情況。不過,孕媽媽仍舊要進行適當的散步和輕微的運動,這樣能夠讓寶寶更快一些生出來。

  受過胎教的寶寶有什麼特點

  1、不愛哭。雖然嬰兒在飢餓、尿溼和身體不適時也會啼哭,但得到滿足之後啼哭便會停止。還由於受過胎教的嬰兒感音能力較好,每當聽到母親的腳步聲、說話聲就會停止啼哭。孩子比較容易養成正常的生活規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樂或母親哼唱催眠曲嬰兒就能很快入睡,滿月後就能養成白天醒、晚上睡的習慣。

  2、能較早與人交往。嬰兒出生2~3天就會用小嘴張合與大人“對話”,20天左右就會逗笑,2個多月就能認識父母,3個多月就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3、較早學會發音。受過胎教的嬰兒2個月時會發幾個母音,4個月會發幾個子音,5~6個月發出的聲音能表達一定的意思。

  4、較早地理解語言。受過胎教的嬰兒4個半月時能認出第一件東西,6~7個月時能辨認手、嘴、水果、奶瓶等。這樣的嬰兒能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學會服從“不”的孩子更懂事、更聽話。他還會較早學會用姿勢表示語言,會做“歡迎”、“再見”、“謝謝”等動作,也能較早理解別人的表情,所以,顯得特別聰明可愛。

  胎教時要注意什麼

  1、胎教需適時適量

  為了和寶寶的作息保持一致,胎教需做到適時適量。第一,孕媽媽要經常觀察腹中胎兒的動向,瞭解其活動的規律。選擇在胎兒覺醒的時間進行胎教,並且每次的胎教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第二,胎教需適時適量。每天固定時間進行胎教,讓寶寶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第三,胎教需投入感情。準媽媽們不能把胎教當做任務來完成,在胎教過程中,準媽媽需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和寶寶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2、提供胎兒良好的環境

  對寶寶來說,良好的環境就是媽咪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攝入充足的營養。良好的環境是最天然、最有用的胎教,比起外界的刺激更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

  3、施教中注意寶寶反應

  如果在胎教進行過程中,寶寶突然胎動頻繁,就說明他不喜歡。這時候應該暫停施教,盲目繼續可能會造成寶寶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