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能引起哪些耳鼻咽喉疾病

  服用感冒藥後會使人頭暈、嗜睡、倦怠、大腦思維遲鈍等,使人的本能反射動作時間延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感冒能引起的耳鼻咽喉疾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冒能引起的耳鼻咽喉疾病

  小小的感冒,或許我們不以為意,但感冒有時候會帶來一些疾病,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1、中耳炎:咽鼓管開口在咽部,當打哈欠或吞嚥時,咽鼓管開放,有少量氣體進入中耳,維持鼓膜內外氣壓的平衡。由於小兒生長髮育尚未成熟,咽鼓管比較短且直,感冒後,炎症極易波及短而直的咽鼓管,進而累及中耳。

  2、肺炎:感冒是指鼻和咽部的炎症,如果未得到控制,炎症向下蔓延則可發展為支氣管炎、肺炎並導致哮喘的復發。

  3、病毒性心肌炎:病毒侵犯心肌所致。

  4、腎炎:腎炎是機體對鏈球菌入侵的免疫反映,但是如果免疫力低下,又是過敏體質,鏈球菌就會下行到腎臟,引起雙腎瀰漫性病變。

  5、鼻竇炎:流鼻涕超過十天沒有改善跡象,且黃綠色的濃稠鼻涕伴隨咳嗽、嚴重鼻塞、頭痛。還可能會併發咽炎、鼻炎、氣管炎。

  感冒的型別

  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數為鼻病毒引起,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期有咽乾、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後,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d後變稠。可伴咽痛,有時由於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檢查可見鼻腔粘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如無併發症,一般經5-7d痊癒。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氣管炎

  根據病毒對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應,臨床可表現為咽炎、喉炎和支氣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腸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臨床特徵為咽部發癢和灼熱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當有嚥下疼痛時,常提示有鏈球菌感染。咳嗽少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時可有發熱和乏力。體檢咽部明顯充血和水腫。頜下淋巴結腫大且觸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結合膜炎。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臨床特徵為聲嘶、講話困難、咳嗽時疼痛,常有發熱、咽炎或咳嗽,體檢可見喉部水腫、充血,區域性淋巴結輕度腫大和觸痛,可聞及喘息聲。

 

  急性病毒性支氣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臨床表現為咳嗽、無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發熱和乏力。其他症狀常有聲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聞及乾性或溼性囉音。X線胸片顯示血管陰影增多、增強,但無肺浸潤陰影。流感病毒或冠狀病毒急性支氣管炎常發生於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

  秋季預防感冒的方法

  1.揉大椎穴

  該穴在頸後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動100—200次。

  2.空氣流通

  最好在早中晚各開窗通風三次,每次15分鐘為宜,既保持了室內空氣清新,又抑制了細菌的滋生。

  3.均衡營養

  天氣轉涼後,人們會食慾大增,在乾燥季節多吃些滋陰潤肺多酸的食物很好,如銀耳、梨、藕、葡萄、蘋果等,少吃辛辣食物,適當“貼秋膘”。

  4.早晚加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體質較弱、抵抗力較差的人,在早晚出門時一定要帶一件外套。“春捂秋凍”之說也要因人而異,體質較弱、抵抗力較差者更要注意保暖。在秋裝的選擇上也要充分考慮到舒適、防護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5.及時減壓

  有專家指出,壓力是致使免疫力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現代人的工作、學習、比賽壓力都比較大,很多時候種種壓力會致使自己身體的免疫力逐漸下降,身邊的流感就會悄悄的找上你。

  6.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幾乎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可預防秋季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