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祛暑祛溼誘因

  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面板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夏季養生祛暑祛溼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天氣悶熱

  上海中醫醫院內科陳平主任醫師說,近來受悶熱天氣影響而夏季溼熱的病人明顯增多,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其中,胸悶、呼吸不通暢,渾身乏力、疲倦、頭暈、腹脹、胃口不好,燥熱、出汗很多或有汗出不出等三類情況尤為多見。夏秋天氣悶熱,對人們生活和身體產生很多不良影響,在悶熱環境下,人體代謝旺盛時能量消耗較大,加上如果人體排汗不暢,造成溼氣積聚,若疏於調理則容易導致溼熱體質。

  潮溼多雨

  在夏天特別是夏至後,很多地區都進入了雨季,如果身體素質不夠好,溼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要是脾虛再來湊湊熱鬧,就容易在身體內積累溼濁之氣,特別是堆積在臟腑和經絡裡。這時,身體裡的熱就會不斷炙烤這些溼濁之氣,就像大熱天用被子捂著東西一樣,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定的熱量,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化熱”,從而形成溼熱。因此,生活中,不要淋雨,儘量避開潮溼的環境,避免外感溼邪。這樣還可以避免腳氣、溼疹、下肢潰瘍等病症的發生。

  吹空調

  室外溫度升高時,人們都習慣躲到室內‘嘆’冷氣,有的還越‘嘆’越冷,雖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卻引來了一系列的病症。夏天人體的汗毛孔本來是張開的,人們每天都要在室內外進進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後突然回到空調場所中,驟降的溫度會讓張開的汗毛孔突然關閉甚至堵塞,侵入體內的寒氣更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另外,在空調環境中,人不出汗了,還會把本來應通過發汗外洩的溼濁留在體內,因而引發溼熱病症。在夏天合理使用空調風扇很重要,空調溫度不宜開得太低,白天應控制在24攝氏度以上,晚上控制在28攝氏度並伴有除溼狀態,尤其晚上睡覺時不要直接吹風扇及空調風。

  夏季養生祛暑祛溼妙招

  第一招:適當午睡,讓身體更輕盈

  很多上班族因為工作的原因,幾乎不睡午覺,殊不知,睡好午覺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過度勞累容易耗傷氣血,氣血不足會進一步加重水溼內停。夏季晝長夜短,有的白領人經常晚上加班,非加班人群也會吃宵夜、適當娛樂,夜生活延長。因此,夜間睡眠時間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

  第二招:少食鹽,幫助腎排水

  要排水應少食鹽。這一招僅針對夏日劇烈運動或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出汗較少的白領人群,則不合適。人體攝入的鹽分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產生水腫。若無明顯排汗過多的情況,夏季仍應低鹽飲食。其中,中老年人食鹽攝入應少於普通人的攝入量,有腎臟疾病的人群更應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

  第三招:按摩排水,遠勝桑拿

  嶺南天氣悶熱,常常悶得人一身汗,戲說為免費桑拿。專業桑拿是懶人排水招數,這種被動的出汗方式並不適合炎熱的夏季,尤其不適合頻繁採用。天氣原因出汗較多還屬於人體自然排汗,但是專業的洗桑拿的過程中,出汗過多,並不利於心臟健康,儘管這樣可以加快加快血液迴圈,排除體內的溼邪。洗溫水澡,並稍稍按摩則是更為健康的排水方式。

  溫水澡能讓身體微微汗出,配合簡單的按摩手法,不僅可以起到排出體內溼邪的作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在運動後,待風乾了汗液再用與體溫相近的溫水洗澡,也能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

  第四招:飯熟後要先放涼

  在過去,人們煮飯都會有3個步驟:煮、濾和蒸。但是現在,人們有了電飯煲就省卻了很多步驟,但是在養生方面來講這些缺失的步驟對於人體的健康其實很重要。稻子是生活在水中的,它是帶著溼氣的,如果用電飯煲來做飯就會有更大的溼氣,而帶溼氣的米飯進入胃部裡面,會增大了脾胃的運化難度,溼氣滯留在人體之中就會帶來無窮的危害。

  因此,在做飯時,飯熟了之後就應該開啟蓋子,讓飯透透氣,稍稍冷卻,等溼氣散去之後再吃。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天天都食用米飯,可以米飯與麵食交叉著吃,這樣就可以減少溼氣的堆積。

  第五招:調整生活作息

  溼邪過重的人,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就會覺得頭暈、腿肚發酸。而在排便的時候,大便會出現排便不暢、容易粘附在馬桶上,小便的色、味就會特別重。這都是因為溼邪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