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除馬鈴薯田闊葉雜草

  馬鈴薯營養又健康,馬鈴薯是一種日常的蔬菜。防除馬鈴薯田闊葉雜草的方法有很多種。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防除馬鈴薯田闊葉雜草的方法吧。

  防除馬鈴薯田闊葉雜草的方法

  秋作馬鈴薯生長期很短,管理較簡單,而經濟效益較高,是很多馬鈴薯產區菜農喜愛的作物。但是目前存在一些問題困惑著生產者。

  一、產量不高 秋作馬鈴薯一般畝產1000千克左右,高產的可達1500千克以上。產量不高除了天氣原因外,主要是種子攜帶病毒。秋作馬鈴薯大多數是用春季生產田裡的食用商品薯做為種用,很多種薯已經明顯地感染了病毒。這樣的種薯在炎熱的秋季,很快表現出了病毒病的症狀:葉片有黃斑、皺縮,植株矮小,產量當然不高。此外栽培地多用旋耕犁耕地,耕地深度一般不超過10釐米,加上連年施用過量的化肥,土壤板結現象極為嚴重。培土後,疏鬆的土壤全部培到了壟上,馬鈴薯的根系只能紮在堅硬的犁底層上。根系扎不深,影響了根系的生長髮育,同時在堅硬板結的土壤中也影響了薯塊的正常膨大,產量自然不高。防止的方法是:秋作種薯應儘量用脫毒的陽畦薯。如用春作生產薯,應在田間挑選生長健壯、無病毒症狀的植株做種用。栽培地應深耕,或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在播種前噴施,促進深層的土壤疏鬆通透,打破板結。

  二、青頭現象嚴重 由於疏鬆的土層太薄,培土後的壟不可能很寬厚。因此塊莖一膨大,很容易露出土外,在光線的照射下,塊莖變成青頭。馬鈴薯變青後,有毒,不能食用,也不能做飼料,只能拋棄。這不僅降低了產量,也影響了商品質量。防止措施是:深耕土壤,或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在播種前噴施,促進深層的七壤疏鬆通透,打破板結,培土時儘量培寬、培嚴,避免塊莖外露。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馬鈴薯中的蛋白質比大豆還好,最接近動物蛋白;馬鈴薯還含豐富的賴氨酸和色氨酸,這是一般糧食所不可比的。馬鈴薯還富含鈣、鎂、鉀、鋅、鐵,所含的鉀可預防腦血管破裂;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均為蘋果的10倍,維生素B1、維生素B2、鐵和磷含量也比蘋果高得多。

  從營養學角度看,馬鈴薯的營養價值相當於蘋果的3.5倍。你更不必擔心肚皮有難熬的飢餓,馬鈴薯在補足人體需要的幾乎全部營養素的同時,那豐富的纖維素可以讓胃鼓鼓的,有“酒足飯飽”之感。

  馬鈴薯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祕、熱咳及面板溼疹也有治療功效。馬鈴薯所含的纖維素細嫩,對胃腸黏膜刺激少,有解痛及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將馬鈴薯粉10克用適量溫開水調成稀糊狀,餐前20分鐘徐徐吞服,服後最好再取左右側位靜臥一會。每日3次,一般3個月為1療程,多數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都能治癒。同時常食馬鈴薯已成為防治胃癌的輔助療法。此外,用鮮馬鈴薯1000克,蜂蜜適量,治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症。方法是將鮮馬鈴薯洗淨,用攪肉機搗爛,用潔淨紗布包之擠汁;放入鍋內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熬;當濃縮至黏稠狀時,加入一倍量的蜂蜜一同攪拌,再以文火煎至成膏狀,冷卻後待用。空腹時服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20天為1個療程。

  馬鈴薯屬鹼性食品,對肉類的副作用有一定的矯正作用;與雞肉合烹,可互相補充,使營養更為均衡。網上轉發馬鈴薯燒牛肉可引發胃腸紊亂的貼子其實純屬無稽之談。馬鈴薯所需的胃酸濃度低於肉類,但任何食物在消化時都會改變胃酸的酸度。只要酸度降低,胃酸就會再分泌出來,而不是分別根據每種食物的消化難易度來分泌相應濃度的胃酸參與消化。

  每週平均吃上五至六個馬鈴薯,患中風的危險性可減少40%,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這是因為馬鈴薯是個好食物,不僅能有助控制體重,還會降低患高血壓和中風的危險。馬鈴薯深色的外皮富含維生素和鉀,削皮吃會損失營養。研究顯示,緊貼馬鈴薯皮下層部分所含的維生素高達80%,遠遠高於馬鈴薯內部的肉。鉀是鈉的剋星,可以防止高食鹽攝入引起的血壓升高,具有明顯降壓作用。

  大家不必擔心吃馬鈴薯會脂肪過剩,因為它只含有0.1%的脂肪,是所有充飢食物望塵莫及的。每天多吃馬鈴薯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入,使多餘脂肪漸漸代謝掉,消除你的“心腹之患”。另外你也不必擔心吃馬鈴薯營養單純,有損健康。如果把馬鈴薯作為主食,每日堅持有一餐只吃馬鈴薯,對減去多餘脂肪會很有效。

  但馬鈴薯中含有生物鹼,存得越久馬鈴薯生物鹼含量越高。過多食用存放很久的馬鈴薯,可影響胎兒正常發育,導致胎兒畸形。當然,人的個體差異很大,並非每個人食用後都會出現異常,但孕婦還是不吃為好。如果馬鈴薯皮變綠,則說明其中的毒素龍葵素的含量較高。這時吃馬鈴薯千萬要謹慎,不僅需要削皮,還要多切去一些果肉,把變綠的部分完全去除。如果馬鈴薯皮變綠部分較大或者已經長芽,這樣的馬鈴薯就不要吃了,否則很容易食物中毒。

  馬鈴薯燉牛肉的做法

  原料: 馬鈴薯切塊,蔥切斷,薑切片,大蒜切片,青紅椒切小丁。牛肉切塊,冒好後用水洗淨。

  制 法

  1.炒鍋燒熱,放油,蔥薑蒜爆鍋,放入牛肉,紅辣椒翻炒,倒入適量白酒,少量李錦記豆豉醬,李錦記生抽和老抽,少量糖,少量醋,適量鹽

  2.翻炒均勻後,鍋中加水,至少沒過牛肉,燒開後挪入砂鍋中燉。

  3.牛肉不容易爛,一般最少需要燉1個小時以上。加入馬鈴薯。

  4.馬鈴薯煮爛就可以出鍋。出鍋可以依個人口味放入香菜,小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