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怎樣養

  鱉***AmydaSincnsis***,俗稱甲魚、水魚、團魚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動物,水陸兩棲生活。那麼甲魚應該怎麼養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甲魚的分類

  斑鱉

  斑鱉是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極其珍貴,是比 中華鱘更瀕危的“水中 大熊貓”。”WCS兩棲爬行類物種專案協調員呂順清介紹,斑鱉是龜類中最瀕危物種,全球已知存活的斑鱉只有4只,其中 蘇州動物園與越南河內的厚恩金姆湖***還劍湖***各2只

  中華鱉

  中華鱉在中國廣泛分佈,除新疆、西藏和青海外,其它各省均產,尤以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產量較高。伍惠生報道在湖北省發現紅色鱉和白色鱉,是中華鱉的變異型。中華鱉 化石發現於中國的上新世地層中。

  珍珠鱉

  分佈於主要分部在美國中、南部,引入中國的 廣東、廣西等地養殖比較成功。

  山瑞鱉

  雲南、貴州、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廣西全境均有分佈。以1978年的收購數為例,南寧百色地區佔全境的67.7%,河池、柳州地區佔27.1%,桂林及玉林、梧州地區少。國外分佈於越南。

  甲魚的養護

  出殼後的稚龜很嬌嫩,應單獨飼養和精心管理。一般採用另砌一隻水泥池,池內陸地佔三分之一,水佔三分之二,同時,適當投喂熟蛋白、蛋黃、熟麵條、米飯、碎魚、蝦等精細飼料。一般當年稚龜最好和成龜分開越冬。稚龜越冬的方法大都採取室內放小木盤一隻,盤中放20-30釐米厚的砂,將稚龜放入砂中,再在稚龜身上撒0.5釐米厚的細紗,上面用紗布遮蓋,適量噴些溫水,就能安全越冬。

  甲魚很好養的,最好是白天養在水裡,水可以深一點,它可是游泳高手,但是要有一個休息和晒甲的平臺,它的食性比龜龜雜多了,幾乎是什麼都吃,但最好還是餵它吃小魚、小蝦、麵包蟲之類的,適當加入一點瓜果蔬菜也可以,直接投喂到水裡就可以,這傢伙能吃能拉,很快就會把水弄得很髒了,要注意時常換水,保證水質,否則會生病的。多晒晒太陽對甲魚的生長是有利的,但是不要暴晒。晚上就把它放到沙子裡,沙子可以鋪厚一點,它會擺動四肢拼命往裡鑽,很好笑得樣子。然後就不用管它了,等到第二天,把它們放在太陽下,一會兒就會探頭探腦的鑽出來了,它們晒太陽的樣子也很可愛!

  但是注意,飼養工具一定要深一些,它們是越獄高手,一不注意就會逃跑了。

  因為甲魚是肉食性的,所以我餵它吃些小魚小蝦,當然是用剪刀剪隨後餵它的,其他的小蟲什麼的也可以的,比如花鳥市場裡買的麵包蟲,不過你只有一隻,那也不必買了,因為小甲魚食量很小的,你買了多也是浪費,還要喂麵包蟲呢,另外,比如米蟲什麼的都可以的,反正只要它吃,就可以喂

  甲魚是變溫動物,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直接影響它的攝食和活動。在水溫低於20℃時,其攝食和活動逐漸減少,15℃時停食,12℃時便鑽入泥中進行冬眠,以此來減少自身消耗,維繫生命。按往年積累的經驗,造成越冬期間甲魚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一、營養不良;二、冬眠前或是冬眠中甲魚受傷或是被病菌感染;三、池塘的環境遭受汙染。針對這些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強越冬管理,能讓甲魚安全過冬。

  在甲魚冬眠前,新增高脂肪的能量飼料,增強體質和抵抗力。一般來說,可在日常飼料中加入一些動物的肝臟,同時每天每百斤甲魚的飼料中新增1.5-4.5克VE粉劑、0.5-1可VC粉劑、100-200毫克複合VB溶液、3-5克土黴素,連續餵養一週即可。

  池塘的水溫降到15℃-18℃時,要進行徹底的換水,換水的水溫差不高於2℃。養殖甲魚的水池如果有水葫蘆、浮萍等水生植物的種植,換水前需要徹底打撈乾淨,防止後期腐爛,造成水質惡化,水中缺氧。換水時,先注入50釐米後,用3-5pm的漂白粉全池拋灑,用藥第二天黎明之前爬臺的甲魚需要抓出來進行溫室養殖或出售;用藥48小時後,可加註水到1米;再隔24小時,可用50-70pm的生石灰水全池拋灑,第二天將爬臺甲魚抓出;此後便可讓池內甲魚準備越冬。

  在整個越冬過程中,需讓水位保持在0.8-1.2米之間,讓甲魚處在相對恆定的水溫環境中,在添水時水流要緩慢,不能發出大的聲響驚擾冬眠甲魚;當氣溫降低,水面結冰時,需要打孔增氧,若被雪掩埋,需要及時清理積雪讓光線透入池內。

  甲魚的價值

  營養價值

  甲魚富含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此外,龜甲富含骨膠原、蛋白質、脂肪、肽類和多種酶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1]

  膳食價值

  人們喜愛食用甲魚,因為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鐵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不可多得的 滋補品,尤以500多克重的母鱉為佳。母鱉體厚尾巴短,甲裙厚, 肉肥,味最美,公鱉則體薄尾巴長。

  鱉肉具有雞、鹿、 牛、 羊、豬5種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稱。它不但味道鮮美、 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補珍品,能夠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及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質量、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補佳品。

  在中國很早以前的記載中就有“鱉可補癆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出自《本草綱目》,原文非如此,但基本是在表述此意***,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滋補的營養保健品。唐.孟詵:婦人漏下五色,贏瘦,宜常食之。《隨患居飲食譜》:鱉甘平,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宜蒸煮食之。

  鱉肉富含動物膠、角蛋白、銅、維生素D等營養素。因鱉的種類和生活地區的不同,其營養成分不盡完全一致。據分析,每百克鮮鱉肉一般含:水分73~83g,蛋白質15.3~17.3g,脂肪0.1~3.5g,碳水化合物1.6~1.49g,灰分0.9~1g,鎂3.9mg,鈣1~107mg,鐵1.4~4.3mg,磷0.54~430mg,維生素A 13~2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02mg,維生素B2 0.037~0.047mg, 尼克酸3.7~7mg,硫胺素0.62mg, 核黃素0.37mg,熱量288~744千焦耳。鱉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佔75.43%,其中 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佔32.4%,是 牛肉的6.54倍, 羅非魚的2.54倍,鐵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