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高粱怎麼種植管理好

  甜高粱作為一種優質牧草,具有含糖量高,蛋白質含量高,在北方種植廣泛,怎樣種植這種植物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甜高粱好種嗎

  1、平地施肥 甜高粱籽粒較小,頂土能力較弱,對土質要求不嚴格,pH值在5.0--8.5的土壤均能生長,因此土地要精耕細靶,細碎平整,若土地貧瘠,每0.067公頃可施農家肥4000公斤左右,採用化肥可沿溝施每0.067公頃10公斤磷酸氫銨、10公斤尿素或50公斤複合肥。

  2、適時播種 在西北地區外界平均氣溫達15℃時最佳,即4--7月均可。播種時可機播,也可點播,每0.067公頃播種量250--750克之間,播種深度一般在3--5釐米,在點播時,穴距15--20釐米,土壤溼度大時需淺播,溼度小時需深播。播種後覆細土或細沙壓實。

  3、田間管理 甜高粱早間苗為避免幼苗互相爭壓養分與水分,減少地力消耗,以利於培養壯苗,可在2--3葉期,撥除過於稠密地段的弱苗,定苗在4--5葉期進行,要求株距遠近一致留壯苗。

  由於播種質量不好或地下害蟲等原因,造成缺苗斷壟應及時補苗,補苗時取稠密地段的苗子注意要儘量少傷根,邊取邊補,為減少水分蒸發,要剪去葉尖,補苗後對其偏施肥水,促其迅速趕上正常苗,甜高粱具有分葉的習性,若分葉過多,會消耗大量養分,影響主莖生長速度,因此,要適時除葉,每株留4--6葉為佳,若留種需除全部分葉。

  4、培耕追肥 甜高粱在幼苗2--3葉期,進行第1次中耕,可起到提高地溫,消滅雜草,防旱保墒的作用。

  在4--6葉期時結合定苗進行第2次中耕,深度在10釐米左右,以切斷表層根系,促使根系下扎。

  第3次中耕一般在第2次中耕後10--15天進行,並行小培土,當植株長到70釐米高,即將封行時進行培土,將行間的土壤培於甜高粱的基部,在行間形成壟溝,促進支援根的生長,增強吸收能力,防止倒伏、排澇和便於灌溉。此階段追施10--15公斤的尿素或磷酸氫銨,埋植於甜高粱根部。

  5、及時澆灌 甜高粱耐旱,但在生長期內至少澆灌3次水。不同的季節,視氣溫的高低,若氣候炎熱,長期乾旱,應及時灌溉補充水分,保證甜高粱正常生長。甜高粱的生長過程中在抽穗前澆水最為重要,有利於後期的開花結實和稈中糖分的積累。

  6、蟲害防治 1蚜蟲:甜高粱含糖度高,易受蚜蟲危害,在天氣炎熱乾旱時易發生,應及早防治。防治方法:若發現蚜蟲,用溴氰菊脂、氯氰菊脂或無公害農藥按比例噴灑防治,

  注意:甜高粱品種對有機磷農藥過敏,忌用。2螟蟲:若發現有螟蟲危害心葉時,即按比例噴施溴氰菊脂;若螟蟲已進入甜高粱稈內危害時,可在心葉處撒數粒呋喃丹防治;甜高粱抽穗後,螟蟲上到穗部為害,可按比例施溴氰菊脂。

  7、及時收穫 甜高粱生長期在45--60天,適時收割可收穫2到3茬,在成熟後及時收穫,以利第2茬生長,選晴天收割,便於切口癒合,收割時利刀斜砍,根茬3--5釐米整齊一致。若留種時,選取健壯葉莖,注意培土防止倒伏,成熟後要及時收穫、防止鳥食。

  高粱管理方法

  1、精細整地,施足底肥。由於甜高粱種子較小,且頂土能力較弱,前期生長緩慢,中後期需水肥較多。因此,土地要整得深、平、細、碎,除掉雜草,施足底肥,土肥融合,耙壓保墒。

  2、適時播種,保證全苗。適時播種,掌握深度是栽培的關鍵。甜高粱生育期一般都較長,在淮北春播中晚熟栽培區,適時播種,充分利用無霜期季節達到成熟至關重要。播種深度3.3釐米左右為宜。

  3、早去分櫱,促單株壯苗。甜高粱品種分櫱力較強,一般分櫱均在2-3株以上,且分櫱長勢強,若不及早去除,主莖支莖混長,消耗養分,延長主莖的生育期,造成主稈細軟、晚熟等不良後果。為此,在定苗後要及時去掉分櫱,促主莖粗壯,多產莖稈。

  4、合理密植。甜高粱植株較高,莖葉繁茂,種植不可密度過大,一般畝留5000-6000株為宜。

  5、加強管理,促苗生長。甜高粱苗期生長緩慢,且生育期長,需勤管、多鋤,保證土壤疏鬆無草,促苗快長。

  6、巧用水肥。要求施足基肥,並增施磷肥,以利糖分積累。種植甜高粱中後期不宜過多施入氮肥,以免貪青徒長,影響莖稈中糖分積累和籽粒的正常成熟,這是施肥的關鍵。

  追施氮肥可在拔節期,根據土壤肥力、苗情長勢情況決定追肥量的多少。一般情況畝施氮肥30千克即可。追肥後澆水淺鋤,旱地可掌握雨情在雨前追肥,雨後中耕。抽穗後中耕培土,根據旱情掌握用水。若澆水過多,易造成植株高大,根部土壤溼軟遇風時會倒伏。

  7、注意防蟲:

  甜高粱抗病性較強,但抗蟲性差,因莖葉中糖分含量較高,易受鑽心蟲、蚜蟲的危害。鑽心蟲的危害可使莖稈倒折,髓內汁液變色變苦。蚜蟲為害葉片影響光合產物的形成,致使含糖量下降。注意防蟲,及早治蟲,是獲得高莖稈量、高糖分的重要環節。

  8、糧稈兼顧,適時收穫。甜高粱莖稈中糖分含量最高時期與籽粒成熟同步,籽粒成熟後也是糖分的最高期,若植株開始死亡或遇霜凍,莖稈中的糖分就會下降。因此,甜高粱一旦成熟就應及時收穫,這樣糧稈兼顧,效益最佳。

  高粱對溫度的需求

  高粱是喜溫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較市制溫度。但在不同的生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高粱發芽的最低溫度為6℃,在此溫度下播種,雖然能夠出苗,但發芽緩慢,往往容易受病菌的侵染,使種苗帶病或種子黴爛,出苗率低。高粱發芽的最適宜溫度為25~30℃。當漸度高達44~50℃時,發芽減慢或停止。

  出苗至拔節期間,高粱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為20~25℃。苗期遇10℃以下的低溫,高粱苗停止生長。高粱苗不耐低溫、霜凍。高粱芽抗凍能力最弱,當氣溫降至3℃時,即發生凍害。但溫度過高,生長過快,?苗細弱,同樣對植株生長不利。

  拔節至抽穗期,是高粱生育最旺勱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最適溫度為25~30℃。適宜的溫度可以促進?穗的分化和莖葉的生長,此期適度的低溫對?穗分化有利。溫度過高會使植株生長髮育加快,穗小碼少,莖葉細習,不利於後期生長。當溫度高達38℃以上時,植株生長髮育就受到影響。

  開花授粉期的適宜溫度為26~30℃,這一時期對溫度要求嚴格。低溫會使花期推遲,影響開花授粉。溫度低於15℃時,植株就不能正常開花授粉,容易造成授粉不良,結實率降低。、

  灌漿至成熟要求晝夜溫差大,以利於幹物質積累和籽粒灌漿成熟。這一時期的溫度以20~30℃為宜,夜間溫度要求在15℃以上,否則就會漿。早霜凍害往往會造成成熟度差,籽粒不飽滿,千粒重降低。在我國北方高粱區,秋季低溫是影響灌漿成熟的主要因素。因此,引種時,必須瞭解引進品種的生育特徵,切不可盲目引進晚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