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因素回南天的防範方法

  回南天是南方地區對一種天氣現象的稱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時,氣溫開始回暖而溼度開始回升的現象。那你知道回南天是怎麼形成的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因素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回南天形成的因素

  從氣象學角度來看,當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低溫之後,物體的表裡都冷透了,物體的溫度小於或等於露點溫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就開始在物體表面凝結,起水珠,回南天現象由此產生。所謂的露點溫度,是指在空氣中水汽含量和氣壓不變的條件下,當氣溫降低到使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主要是因為冷空氣過後,暖溼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溼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溼氣流後,容易產生水珠。

  春天時的回南天牆壁和地板都會出水,其實跟海霧產生的原理很相似。

  溫暖潮溼的海洋氣流,從較暖海面流經較涼的海面,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霧滴,在空中積聚便形成霧。如果氣流經過的海面溫差大,則成霧的機會亦較大。

  同樣地,受冬季寒冷天氣影響,牆壁和地板的表面都變冷了。如果這時溫暖潮溼的空氣流過牆壁和地板,空氣中的水份遇冷凝結成水滴,附在牆壁和地板上,便好像是牆壁和地板滲出水來了。

  在夏天,縱然有潮溼的海洋氣流,但牆壁和地板的表裡不夠冷,牆壁和地板還是不會出水的。

  回南天的天氣介紹

  冬去春來,乍暖還寒,人們在起床時發現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霧海,這樣的天氣兩廣人稱為“回南天”。

  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象,一般出現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後,暖溼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溼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溼氣流後,容易產生水珠。回南天現象在南方比較嚴重,這與南方靠海,空氣溼潤有關。“回南天”出現時,空氣溼度接近飽和,牆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溼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而濃霧則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

  據統計,回南天現象嚴重時可使能見度降至50米。在回南天氣中,一些物品或食品很容易受潮,進而黴變腐爛,因此,要適當採取相應的防潮措施。

  回南天的防範方法

  早晚關窗

  當潮溼的“回南天”來襲,大家千萬要記得緊閉家中的窗戶,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不給窗外虎視眈眈的溼氣任何潛入的機會。防潮的最重要時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這兩段時間的空氣溼度較午間更高,若不及時關上門窗,水汽將嚴重滲透至家居的每個角落。另外,如果覺得門窗緊閉令室內空氣無法流通,建議大家在中午時短時間開窗通風。

  儀器法

  防潮除溼還可以藉助科技手段,動員家中一切有除溼作用的電器來降低室內的空氣溼度。如今,一般家庭使用的空調都有除溼的功能。不過,用空調來調節室內空氣溼度的方式見效較慢,一般需要兩三個鐘頭,而且會使室內的人感到寒冷。若不滿意空調的除溼效果,不妨到商場購買專用的除溼機,見效較快但耗電也相對較大。此外,冬天人們用於取暖的暖風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室內溼潤的狀況,只是暖風機的有效輻射範圍小,無法起到立竿見影的除溼效果。

  掛乾燥劑

  如今,超市裡有不少專用於防潮除溼的乾燥劑。最常見的是吸溼盒和除溼包 兩種型別。不少吸溼盒具有各種香味,檸檬、薰衣草、甜橙等味道,可令家居滿室飄香,適合放在客廳、房間、洗手間和廚房等日常生活的大空間裡。當使用一段時間後,可以將吸溼盒裡的物質取出,購買散裝乾燥劑裝入盒中再次使用。

  除此之外,以吸水樹脂和木炭為製作原料的除溼包則比較適合放置於空間較小的位置,比如衣櫃、鞋櫃等密閉的空間可以掛一袋除溼包以驅逐溼氣。另外,動手自制乾燥劑也是一件頗有趣味的事情。用小布袋裝適量石灰,紮成一小袋放置於室內的各個角落,石灰本身有吸潮的作用,也可以減緩室內潮溼的狀況。

  回南天的注意事項

  健康提醒:謹防呼吸道疾病

  潮溼多霧的天氣很容易引起風溼病、關節痛、肌肉痛的復發,因此有這些疾病的市民需要注意保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病人應該按時服藥、進行血壓的監測,還要注意預防腦中風等疾病的出現。

  另外,“倒春寒”的天氣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等疾病,而潮溼的天氣也是溼疹、皸裂、皮炎、腳氣等面板疾病多發的時節,市民應注意預防。

  出行提醒:雨霧中行車應減速

  潮溼天氣下要特別注意行車的能見度,檢查車輛安全技術狀況、尤其是剎車系統,擦乾後視鏡、車頭燈、尾燈,按規定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寬燈、尾燈提醒後方車輛,及時用雨刮器清理車前擋風玻璃,並適當降低車速。霧天切忌使用遠光燈,以免燈光在車前被霧氣反射成一片空白,反而看不清前方車輛。

回南天的防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