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的藥用價值及藥材鑑別

  白蒿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西藏等地。山東、江蘇等地有栽培,它有什麼藥用價值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白蒿的藥用價值

  【藥理作用】:從其中分出的倍半萜γ-內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在體外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或搗汁;或研末。【出處】:《中華本草》

  【功效】:清熱利溼;涼血止血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4200m的路旁、荒地、河灘、草原、幹山坡或林緣等地。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開期採收,鮮用或扎把晾乾。

  功用主治:治風寒溼痺,黃疸,熱痢,疥癩惡瘡。①《本經》:"主五藏邪氣,風寒溼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

  ②孟詵:"搗汁去熱黃及心痛。葉幹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燒灰淋煎治淋瀝疾。"

  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莖類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可達5mm。綠色,表面有縱稜,可見互生的枝、葉或葉基。上部有較密的柔毛。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中央有白色髓。葉皺縮或已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裂片線形,兩面均被柔毛。頭狀花序較多,半球形,直徑3-6mm,總花梗細瘦,總苞葉線形,總苞片2-3列,邊緣有白色寬膜片,背面被短柔毛;花托卵形;邊緣為雌花,內層花兩性,均為管狀。成熟花序可見倒卵形的瘦果。氣濃香,味微苦。顯微鑑別:莖橫切面:多邊形。表皮一列細胞,外被丁字毛,細胞多徑向,較長。內皮層凱氏點明顯。維管束鞘纖維壁厚木化。韌皮部較寬。形成層不明顯。維管束排列成環,導管多邊形,2-12個成群,排列成單列。木纖維分佈面積大,細胞壁厚化。射線單列,胞腔內有內含物。樹脂道散生髓部。髓大,周邊的細胞壁厚化。

  【葉橫切面】

  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外被角質層;赤見多數丁字毛或其殘基;上、下表皮均有氣孔,但以下表皮較多。柵欄組織1-2列細胞,海綿組織數列細胞。主脈處表皮下具厚角組織。主脈維管束常為1束。樹脂道散生在柵欄組織。

  【粉末特徵】

  灰白色。

  ①非腺毛甚多,多丁字形,長3-5mm,無色,表面光滑,胞壁微厚。

  ②纖維多碎斷,成束或單個散在,直徑9-36μm,胞壁厚略彎曲,腔狹,紋孔稀少或缺。

  ③導管少見,以網紋導管為主,赤有螺紋、梯紋和具緣紋孔,直徑12-35μm。

  ④結晶甚多,單個,形狀不一,大小為23-92μm,不溶於鹽酸。

  ⑤薄壁細胞多數,四邊形,多邊形或類圓形,無色,有少數紋孔。

  臨床應用

  取白蒿鮮草2兩或幹品1兩,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5~7日為一療程;或製成沖劑及片劑服用。共治100例,顯效***3天內達臨床治癒***70例,有效***4~7天內達臨床治癒***23例,治癒率為93%。據部分病例觀察,服藥後體溫恢復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復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裡急後重消失1.68天;大便鏡檢恢復正常及細菌轉陰平均時間分別為3.02天和5.65天。療效似較黃連、痢特靈、合黴素等為高。沖劑、片劑療效似較煎劑為差。其莖葉可入藥《本草綱目》載:氣味苦,平、微寒,無毒。主治:風溼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降低頭熱,去伏瘕、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等。附方:茵陳羹。除大熱黃疸,傷寒痛,風熱瘴瘧,利小便;以茵陳細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嫩莖葉可供食用。清明節之際,正是白蒿風華正茂之時,上墳祭祀的人們絡繹不絕,順便採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饞。白蒿的吃法有許多,一是用作包子、糰子餡;二是摻進玉米麵蒸窩頭。還可以清拌豆腐,也可以單獨蒸熟了吃。

  白蒿窩頭:將白蒿嫩莖葉去雜洗淨,切碎,摻進玉米麵,拌勻和好,蒸熟吃。既調劑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