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粉萆薢,中藥名。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的乾燥根莖。質鬆,略有彈性,易折斷,新斷面近外皮處顯淡黃色。氣微,味辛、微苦。下面給大家分享吧。

  

  祛風,利溼。治風溼頑痺,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濁,遺精,溼熱瘡毒。

  1、《本經》:“主腰背痛,強骨節,風寒溼周痺,惡瘡不瘳,熱氣。”

  2、《別錄》:“傷中恚怒。陰痿失溺,關節者血,老人五緩。”

  3、《藥性論》:“治冷風頑痺,腰腳不遂,手足驚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腎間有膀胱宿水。”

  4、《日華子本草》:“治癱緩軟風,頭旋癇疾,補水藏,堅筋骨,益精明目,中風失音。”

  5、王好古:“補肝虛。”

  6、《滇南本草》:“治風寒,溫經絡,腰膝疼,遍身頑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濁。”

  7、《綱目》:“治白濁,莖中痛,痔瘙壞瘡。”

  粉萆薢的副作用

  腎虛陰虧者忌服。

  1、《本草經集註》:“薏苡仁為之使。畏葵根、大黃、柴胡牡蠣、前胡。”

  2、《本草經疏》:“下部無溼,陰虛火熾,以致溺有餘瀝,莖中痛,及腎虛腰痛,並不宜服。”

  3、《本草備要》:“忌茗、醋。”

  4、《本經逢原》:“陰虛精滑及元氣下陷不能攝精,小便頻數,大便引急者,誤用病必轉劇。”

  粉萆薢的藥用價值

  1、治腸風,痔漏:萆薢、貫仲等分。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孫用和***

  2、治小便頻數:川萆薢***洗***為細末,酒和為丸如柄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鹽湯、鹽酒任下。***《濟生方》萆薢丸***

  3、治小腸虛冷,小便頻數:牛膝***酒浸,切,焙***,續斷、芎藭各半兩,萆薢二兩。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鹽湯下四十丸;或作湯,入鹽煎服亦得。***《聖濟總錄》牛膝丸***

  4、治小便;昆濁:鮮萆薢根頭颳去皮須,每次二兩,水煎服。***《泉州本草》***

  5、治陰痿失溺:萆薢二錢,附子一錢五分。合煎湯內服。***《泉州本草》***

  6、治腰痛,腳氣:破故紙***生***、續斷,木瓜幹、牛膝***酒浸***、杜仲***去皮銼,姜制炒斷絲***各一兩,萆薢二兩。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鹽酒任下。***《三因方》立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