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調料的挑選方法以使用

  在烹調時,五花八門的調味料是必不可少的,可你知道什麼樣的調味料最好嗎?那應該如何進行挑選烹飪的調料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烹飪調料的挑選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烹飪調料的挑選方法

  辣椒麵不要鮮紅要橘紅。正常的辣椒麵應該乾燥、鬆散,呈橘紅色,聞起來香氣濃郁;摻有一些染色劑、麥麩的辣椒麵色澤鮮豔微紅,或呈豔黃色,辛辣味不強。

  花椒選一捏即碎的。優質花椒粒大飽滿,顏色赤紅,籽少,泡出的水為淺褐色,用手抓時,有刺手的乾爽感,撥弄時,還會有"沙沙"的響聲,輕輕一捏就會破碎;劣質花椒泡出的水為紅色,用力捏也捏不碎。用手掂一下分量,同體積的優質花椒分量很輕,劣質花椒則重一些,有時還會摻雜一些樹梗。

  八角挑裂縫大的。好八角呈紅棕色且有光澤,一般為八個角,瓣純厚,莢邊開裂縫較大,聞上去有股甘草香味兒;而劣質八角的外表呈綠褐色或棕褐色,顏色深淺不一、無光澤,有少數圓點狀突起的小油點,瓣角不完整,碎粒多,外表皺縮且帶有灰塵等雜質。

  桂皮買乾脆的。桂皮分為桶桂、厚肉桂、薄肉桂。桶桂是嫩桂的樹皮,色澤土黃,味道純正香甜;厚桂皮是桂樹的厚皮,質地較粗糙;薄桂皮味淡,皮比較薄。辨別桂皮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乾溼程度,好的桂皮比較乾脆;劣質桂皮質地酥鬆。

  小茴香選粒長的。質量好的小茴香,顏色偏土黃色或黃綠色,形狀很像稻穀,粒大並且較長,質地飽滿。劣質小茴香粒比較小,外形乾癟。

  烹飪調料的使用技巧

  姜

  魚類重點多放姜

  魚類不僅腥味重,而且性寒,生薑則性溫,既可緩解魚的寒性,又可解腥,增加魚的鮮味。一般來說,老薑適宜切片,用於燉、燜、燒、煮、扒等做法中;新薑辣味淡,適宜切絲,可做冷盤的配料。但是,姜屬於溫性食物,烹調帶魚、鱔魚等溫性魚類時要少放。

  椒

  肉食重點多放花椒

  中醫認為,它有健胃、除溼、解腥的功效,可除去各種肉類的腥臊臭氣,並且促進唾液分泌,增進食慾。烹調中花椒的使用方法很多,可以在醃製肉類時加入,也可以在炒菜時煸炸,使其散發出特有的麻香味,還可以使用花椒粉、花椒鹽、花椒油等。不過,中醫上認為,花椒屬於溫性食物,烹調羊肉、狗肉時應少放一些。

  蔥

  貝類重點多放蔥

  蔥是炒菜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會讓食物有一種淡淡的香味。大蔥不僅僅能夠緩解貝類***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還能夠抵抗過敏。 不少人食用貝類後會產生過敏性咳嗽、腹痛等症,烹調時就應多放一些大蔥,避免過敏反應。

  蒜

  禽肉重點多放蒜

  蒜適合烹調雞、鴨等禽肉,因為其能提味,可使禽肉的香味發揮得更充分。此外,大蒜的殺菌、解毒作用對於禽肉中的細菌或病毒能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不過,生蒜殺菌作用更大,可在食物做熟後將蒜切碎放進去。

  烹飪味精的做法

  1.對用高湯烹製的菜餚,不必使用味精。因為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味精則只有一種鮮味,而它的鮮味和高湯的鮮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致使菜餚口味不倫不類。

  2.對酸性菜餚,如:糖醋、醋熘、醋椒菜類等,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物質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越差。

  3.拌冷盤使用晶體味精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化開,然後再澆到冷盤上,效果較好***因味精在45℃時才能發揮作用***。如果用晶體直接拌冷盤,不易拌均勻,影響味精的提鮮作用。

  4.做菜使用味精,應在起鍋時加入。因為在高溫下,味精會分解為焦穀氨酸鈉,即脫水谷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而且還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危害人體。

  5.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並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釋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適宜。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食品暫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

  6.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90℃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超過100℃時味精就被水蒸氣揮發,超過130℃時,即變質為焦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還會產生毒性。對燉、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7.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回味精遇鹼會化合成穀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