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菜譜食譜

  養胃即清養胃陰。治療胃燥津傷、胃陰不足的方法。症見胃部灼痛或胃中不舒、脹氣、胃痛、易飢、大便燥結、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一些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1、板栗燉母雞

  原料:板栗500克,柴母雞1只***農村散養***約1000克重,料酒3匙,姜3片,水1500毫升,鹽適量。

  製法:先將母雞宰殺,去毛,剖腹去腸、內雜,剪去爪尖,洗淨,切成塊待用。再將板栗洗淨,切口,放入開水鍋中煮2分鐘,口裂體漲為宜,剝去皮殼。最後在鍋內裝入雞塊、栗子、薑片、料酒、水煮開,改用溫火燉2小時,雞肉爛後加食鹽適量即可。

  母雞肉與栗子合用,助其健脾益腎之功。慢性腸胃炎患者和腎虧尿頻、腰腿無力者均可食用,療效顯著。

  2、木耳炒肉片

  將黑木耳幹品15克用溫水發好、洗淨,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後,加入發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服食。每週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所致的胃病,中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苔薄白、脈弦。

  3、丁香野鴨

  將淨鴨用黃酒、精鹽、醬油、白糖、丁香、蔥段、生薑塊,醃漬2小時,將醃好的野鴨掛通風處晾乾,再將醃鴨的調料裝入腹肉,放籠中蒸至酥爛,去蔥段、生薑塊、丁香。大頭菜細絲,加白糖、香醋、麻油拌勻醃20分鐘,番茄片圍在大平盤四周作點綴。炒鍋上火,放油燒至八成熱,把蒸過的野鴨放油裡炸透,出鍋後剁成塊,仍擺成鴨形即成。

  滋陰養胃,利水消腫。

  4、鹹蛋炒南瓜

  原料:鹹蛋二隻,去蛋白,約0.5千克的嫩南瓜一個

  製法:1.磕開鹹蛋,去掉蛋白,將嫩南瓜切成絲狀,然後放置一起,加少許水攪拌均勻,完成時成糊狀。2.將適量的油放入鍋內,燒熱,然後倒入已攪拌完成的鹹蛋和南瓜,翻炒幾分鐘後加入適理的鹽。即可出鍋。***注意火不可太大***

  5、雪耳冰南瓜

  做法: 將南瓜挖成球,用冰糖、蜂蜜、銀耳上籠蒸透,置冰櫃冷藏20分鐘,即可食用。

  6、南瓜豉汁蒸排骨

  材料:小南瓜1個,排骨50克,豆豉5克,鹽、蔥段、薑片、醬油各少許。

  做法:南瓜1/3處削開蓋,掏出內瓤。排骨斬小塊,加豆豉、鹽、蔥段、薑片、醬油醃製20分鐘。夾出醃好的排骨放入南瓜盅內,上鍋蒸熟。排骨儘量挑選肋骨部位的小排,小排蒸出來香。

  7、菇香蒸雞

  原料:雞腿1個 幹蘑菇片10克 薑絲10克 洋蔥碎10克 青蔥碎少許熟白芝麻少許

  調料:料酒1湯匙***15ml***醬油1湯匙***15ml***蠔油2湯匙***30ml***糖1茶匙***5克***鹽1茶匙***5克***澱粉2茶匙***10克***清水4湯匙***60ml***香油1茶匙***5ml***

  做法:

  1***白蘑菇片用冷水浸泡30分鐘後洗淨。把料酒,醬油,蠔油,糖,鹽,澱粉,清水和香油放在一個碗中,攪拌均勻備用。姜切絲,洋蔥切碎。

  2***將雞腿洗淨後去骨放在大碗中,撒上薑絲和洋蔥碎,再倒入調好的醬汁,醃製15分鐘後,撒上泡好的白蘑菇片,放入蒸鍋中,水開後蒸15分鐘即可。

  3***出鍋後,撒上青蔥碎和白芝麻即可

  8、香菇花盅

  原料:

  香菇8朵 蝦仁50克 豬肉餡 50克 青豆少許 玉米粒少許

  料酒、幹澱粉、鹽、生抽、蛋清、胡椒粉、雞精

  做法:

  1***幹香菇用溫水泡發後洗淨,控幹備用。蝦仁剁碎後和豬肉餡混合,蔥姜剁碎,青豆和玉米粒洗淨控幹剁碎。

  2***把豬肉餡放入碗中,加料酒、鹽、適量水攪拌上勁後加蛋清、澱粉和雞精醃一下,再放入剁碎的青豆和玉米碎攪拌均勻。

  3***將肉餡填入香菇內,頂部點綴青豆和玉米粒。

  4***盤中鋪2張葦葉,將香菇放在上面。蒸鍋內倒入適量清水,大火沸騰後,將盤子入鍋蒸8分種即可。

  9、清燉鯽魚

  原料:鯽魚1條,橘皮10克,生薑50克,胡椒2克,吳茱萸2克,黃酒50克,鹽、蔥、味精適量。 製法:將鯽魚去鱗及內臟,生薑切片後放魚上幾片,其餘和橘皮、胡椒、吳茱萸一起紗布包填魚腹內,加入黃酒、鹽、蔥、和水15毫升,隔水清蒸半小時,取出藥包加入味精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溫胃止痛,克輔治虛寒胃痛,對清水腹瀉,腹痛也有效。

  10、砂仁肚條

  原料:砂仁10克,豬肚1000克,花椒、胡椒、蔥白、生薑適量。 製法:按燒菜的一般方法制作。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溫中化溼,行氣止痛。主治胃脘冷痛,脹悶不舒,不思飲食,嘔吐洩瀉等。

  11、砂仁黃芪豬肚

  用料: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 製法:豬肚洗淨,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 功用: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於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氣和胃,醒脾,用於胃呆食滯。臨床服用砂仁適量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

  12、參芪猴頭燉雞

  用料:猴頭菌100克,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黨蔘、大棗各10克,薑片、蔥結、紹酒、清湯、澱粉各適量。

  製法:將猴頭菌洗淨去蒂,發脹後將菌內殘水擠壓乾淨,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加入薑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淨的黃芪、黨蔘、大棗,用文火慢慢

  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用:補氣健脾養胃。

  13、牛肉煮胡椒

  牛肉1500克。胡椒、砂仁、桂皮各3克,生薑15克,加蔥、鹽同煮。一日2次,每次100克,有健脾胃、除虛寒、促食慾的功效。

  選此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