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肝炎有哪些相關誤區

  肝炎是肝臟的炎症,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的疾病。那麼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治療肝炎的誤區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治療肝炎的誤區

  1、病人不能別人接觸

  肝炎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鬚刀等用品與他人分開,患有肝炎的婦女注意經期衛生,就不會把肝炎傳染給別人。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可以正常上學、工作,和正常人一樣生活。患了肝炎後,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2、成年人無須接種疫苗

  回答是否定的。處於HBV感染高度危險狀態的易感肝炎者均應接種肝炎疫苗。主要包括:新生兒、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醫務人員、肝炎病人和HBsAg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性伴侶和配偶、新入伍的軍人、保育人員、運動員等。

  3、保肝藥多多益善

  慢性肝炎的病人經常會超出醫生建議範圍吃很多所謂“保肝藥”、保肝保健品,其實對肝臟並不一定有利。因為藥劑量過大,品種過多或療程過長,只有加重肝臟的代謝,會誘發危險。

  治肝炎的小偏方

  1.虎杖蜜

  原料:虎杖根500克、北五味子250克、蜂蜜1000克。

  做法:將虎杖、五味子洗淨,用砂鍋加水浸泡半小時,水量以浸沒藥物為度。中火煎沸後,改用小火煎半小時,取汁150毫升,再加水煎取汁150毫升,棄渣,將頭、二煎汁及蜂蜜一起倒入大砂鍋內,小火煎沸5分鐘,冷卻裝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飯後開水沖服,兩個月1療程。具有扶正扶邪、柔肝解毒、扶淤止痛、利溼之功。適用於慢性遷延性肝炎。

  2.鬱金清肝茶

  原料:廣鬱金***醋制***10克、炙甘草5克、綠茶2克、蜂蜜25克。上四味加水1000毫升。

  做法:煮沸1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頻頻飲之。具有疏肝解鬱、利溼祛淤之功效。適用於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及肝癌患者服用。

  3.赤豆冬瓜湯

  原料:赤小豆60-80克、冬瓜帶皮250—500克。

  做法:一併煮湯服,每日1劑,分次服。具有消炎利水之功。適用於肝硬化有少量腹水者。

  4.鯽魚赤豆商陸飲

  原料:鯽魚250克、赤豆120克、商陸3克。

  做法:同煮熟,吃魚肉喝湯。商陸通二便,瀉水散結。全方溫中補虛、健脾利水。適用於肝硬化腔水患者。

  肝炎病人的飲食原則

  1.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質攝入量

  可吃些豆漿、魚湯、蛋羹等,待病情穩定後,可食牛奶、瘦肉、魚、雞蛋、豆腐皮等。但急性發作期蛋白質攝入不宜過多,否則會加重病人肝臟的負擔。

  2.經常吃含糖豐富的食物

  主要為糧食和食糖,但病人除正常飲食外,不要過多地食用葡萄糖、果糖、蔗糖。因為吃糖過多會影響食慾,在腸道內發酵加重腹脹氣,產熱量過剩會轉化為脂肪,貯存在肝臟,促發脂肪肝。社會上流傳的“肝炎病人吃糖越多越好”的說法是不科學的。適量供應保證能量的需要,減少蛋白質的分解,對肝炎的恢復是有利的。

  3.適量攝入脂肪

  脂肪可提供熱量,有利人體吸收維生素A、D、E、K,且對促進食慾有好處。所以,目前主張對脂肪不必過分限制。脂肪就是食用油、肥肉等食物。

  4.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有增強肝臟修復、解毒、止血的功能。可選食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穀類、豆類、豬肝、魚、乳製品等,這些食品中還含有人體必須的鈣、磷、鎂、鋅等無機鹽元素。

  5.多飲水

  慢性肝炎病人的飲食調理,過去很長時間一直強調“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和低脂肪。但近年來的研究證明,這種飲食模式會引起病人肥胖及併發脂肪肝,甚至肝功能長期不正常,尤其是過量的蛋白質和糖會加重肝臟負擔,造成消化不良,使腸內產生一些腐敗物質,進一步損害肝臟。因此,應改變“三高一低”,強調營養平衡的原則,適量增加水份供應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