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素的不良反應及防治措施是什麼

  青黴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藥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須做皮試,以防過敏,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青黴素的不良反應

  口服後吸收迅速,約75%~90%可自胃腸道吸收,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不顯著,它的蛋白結合率為17%~20%,血消除半衰退期***t1/2***為1到1.3小時,服藥後約24%~33%的給藥量在肝內代謝,6小時內46%~68%給藥量以原型藥自尿排出,尚有部分藥物經過膽道排洩,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半衰期可延長至7小時。血清透析可清除青黴素,腹膜透析則無清除該品的作用。

  青黴素是各類抗生素中毒副作用最小的,因為其作用機理在於破壞細胞壁形成過程和結構,而人體沒有細胞壁。青黴素對人體基本沒有藥理毒性,但大劑量青黴素也可能導致神經系統中毒。青黴素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在於青黴素的提純不足,其中的雜質容易使人體過敏。

  ⒈過敏反應:青黴素過敏反應較常見,在各種藥物中居首位。嚴重的過敏反應為過敏性休克***Ⅰ型變態反應***發生率為0.004%~0.015%,Ⅱ型變態反應為溶血性貧血、藥疹、接觸性皮炎、間質性腎炎、哮喘發作等,Ⅲ型變態反應即血清病型反應亦較常見,發生率為1%~7%。過敏性休克不及時搶救者,病死率高。因此,一旦發生必須就地搶救,立即給病人肌注0.1%腎上腺素0.5~1ml,必要時以5%葡萄糖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作靜脈注射,臨床表現無改善者,半小時後重複一次。心跳停止者,腎上腺素可作心內注射。同時靜脈滴注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並補充血容量;血壓持久不升者給予多巴胺等血管活***。亦可考慮採用抗組胺藥以減輕蕁麻疹。有呼吸困難者予氧氣吸入或人工呼吸,喉頭水腫明顯者應及時作氣管切開。青黴素酶應用意義不大。

  青黴素不良反應的防治

  1***詳細詢問過敏史,有青黴素過敏者禁用。

  2***注射前應作皮試。

  3***藥液必須臨時配製。

  4***避免在過度飢餓時用藥,注射後觀察半小時。

  5***應做好搶救準備。

  6***掌握適應證,避免區域性用藥。

  青黴素的用法用量

  ⒈成人常用量:①肌內注射,每日80萬~200萬U,分3~4次給藥;②靜脈滴注,每日200萬~1000萬U,分2~4次給藥。

  ⒉ 小兒常用量:①肌內注射,2.5萬U/kg,每12小時l次給藥。②靜脈給藥,每日5~20萬U/kg,分2~4次。

  ⒊新生兒劑量:1次5萬U/kg,肌內注射或靜脈給藥,出生第1周每12小時1次,>7天每8小時1次,嚴重感染每6小時1次。

  ⒋早產兒劑量:第1周3萬U/kg,每l2小時1次,2~4周時每8小時l次,以後每6小時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