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兒童養生小常識

  進入秋季,早晚溫差較大,加上氣候乾燥,幼兒容易感冒。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及時打預防針

  秋天要打好預防針,以防範冬春季節的傳染病,如流腦等。因為疫苗注射後至少也要一個月,體內才能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故秋季不可忘了預防接種,漏掉者應及時補上。

  養生保健專家提醒:家長要根據氣候特點隨時為孩子增減衣服,並注意孩子的日常飲食,不能暴飲暴食。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不要因為天氣變涼,而不開窗。少帶小孩到繁華的、人多的地方去。如果幼兒園或家裡有人得病了,應該把小孩與病人隔離開,減少他感染的機會。

  2、防範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主要累及3歲以下寶寶。媽媽一定要把住“***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兒園發現寶寶有腹瀉症狀,應立即隔離治療並處理好糞便

  3、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能耐寒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秋季對夏和冬來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季節,是一個耐寒鍛鍊的時候。為了提高孩子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加機體的耐寒力,進而減少冬季易發的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臉、擦身、衝淋和游泳。

  冷水鍛鍊要循序漸進,先用與體溫接近的水,然後逐漸降低水的溫度。洗完後用乾毛巾擦乾。冷水衝淋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動作要迅速,浴後用乾毛巾擦至面板輕度發紅為止。

  兒童秋季養生食物

  1、粥

  剛剛進入秋季,寶寶會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而粥正是此時調節脾胃最好的食品,秋後早晨喝粥,既可怯秋涼,又能防秋燥、和中健胃,如果適當加入一些健脾潤燥益肺的食物或藥材如百合、銀耳,則對身體更有裨益。

  2、蜂蜜

  在秋天裡吃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而且比起白開水,寶寶們更容易接受甜甜的蜂蜜水。

  3、梨子

  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幹、癢、痛以及便祕、尿赤等症狀;梨煮飲則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

  4、秋藕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甜味濃郁,容易消化,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

  5、木耳

  木耳能夠滋陰、潤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鐵、鈣、磷含量豐富,富含維生素C,所特有脂肪質和植物膠質滋養效果極佳,木耳還有排毒的作用。

  6、蘿蔔

  蘿蔔能夠調理脾胃,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7、百合

  百合對秋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鮮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人非常有益。

  8、鴨肉

  鴨性寒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於滋陰養津以防秋燥,鴨肉適合身體虛弱、患病初愈、時常上火的寶寶,可以說鴨是金秋葷食中的第一滋補佳品。

  9、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芋頭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者食用,更是秋季裡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10、菜花

  菜花質地細嫩,易消化吸收,適宜於寶寶和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強者食用。菜花能刺激細胞製造對機體有益的保護酶—Ⅱ型酶,它能使小腸粘膜中活性提高30倍,從而使體細胞中的微粒體多功能氧化酶系統,有能力分解進入人體內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化合物,以使人體長期處於良性迴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