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運動養生小常識

  秋季的時候生病的人不少,所以很多人開始對運動養生倍加關注,的確,如果能夠做一些有助於養生的運動的話,就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冬天的時候也就不那麼怕冷了,那麼都有哪些呢?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參考。

  

  1、強度適中

  如果是爆發性的無氧運動的話,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不適,所以一定要選擇運動幅度較小的運動,不同的人適合的運動也是不同的,像是年輕人可以做跑步等熱量消耗較多的運動,老年人可以做散步太極拳等比較輕柔的運動。

  2、注意保暖

  很多人對於運動都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一旦動起來了,就會產生熱量,就不會感覺到寒冷了,其實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人在外邊運動的時候只有運動的中期才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而早期和晚期都會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所以在外出運動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合適的衣物。

  3、準備工作

  不管你是想要從事那一種運動,準備工作都是必須的,對於長期不運動和年老的人來說尤其是如此,可以先拉拉腿,使得筋骨變得有韌性,不然可能會出現拉傷等情況。

  最適合秋天的運動

  1.登高

  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間的爬山運動。作為一種體育鍛煉,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迴圈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於氣候的獨特,氣象要素的變化對人體生理機能還有些特殊的益處。

  登山時,隨著高度在一定範圍內的上升,大氣中的氫離子和被稱作“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加之氣壓降低,能促進人的生理功能發生一系列變化,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增高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

  秋日登高,溫度變化最為頻繁,這對人體健康本身是有益處的: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中醫上的“秋凍”也包含了這層意思***。當然,對年老體弱者,不可一味強調這種保健效果,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2.慢跑

  慢跑也是一項很理想的秋季運動專案,能增強血液迴圈,改善心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健美。對於老年人來說,跑步能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減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現象;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延年益壽。近來,科學家還發現,堅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機會比較少。

  當然,慢跑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經歷“空氣浴”。如果人們經常處在汙濁的空氣中,就會感到精神疲憊、四肢無力,工作效率下降。因此,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病患者,都應多到戶外去活動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秋高氣爽正是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鍛鍊的大好時機。一天之中,人們如果有1?2個小時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其中抽出40分鐘左右進行慢跑,不僅會少染疾病,體質也會增強,精力也會日益充沛起來。

  3.冷水浴

  所謂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間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溫正是在這一範圍內。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顯。首先,它可以加強神經的興奮功能,使得洗浴後精神爽快,頭腦清晰。第二,冷水浴可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稱作是“血管體操”;第三,洗冷水浴還有助於消化功能的增強,對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祕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冷水浴鍛鍊必須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秋天氣溫逐漸降低,人體對寒冷和冷水也逐漸適應,以至於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覺太冷。冷水浴應循序漸進,包括洗浴部位由區域性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的由短到長。

  常見的冷水浴有以下四種:頭面浴,即以冷水洗頭洗臉;腳浴,雙足浸於水中,水溫可從20℃左右開始,逐漸降到5℃左右;擦浴,即用毛巾浸冷水擦身,用力不可太猛,時間不宜太長,適可而止;淋浴,先從35℃左右溫水開始,漸漸降到用自來水洗浴。

  必須說明的是,冷水浴並非對每個人都適合。有些人的面板對冷水敏感,遇到冷水就會產生過敏症狀,如起疹子、生紫斑等,這類特異體質的人就不能進行冷水浴;此外,患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風溼病、空洞性肺結核、坐骨神經痛以及高熱病人都不可進行冷水淋浴。

  秋季運動有“四防”

  防運動拉傷: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粘滯性增加,伸展度降低,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下降,鍛鍊前若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可因人而異,一般以做到身體發熱為宜。

  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鍊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鍊後切忌穿著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防運動過度:秋天是鍛鍊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專案。

  防秋燥:秋天氣候乾燥,溫度較低,是肝氣偏旺、肝氣偏衰的季節,易引起咽喉乾燥、口舌少津、嘴脣乾裂、鼻出血、便祕等症。對於運動者來說,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

  運動後還要多喝開水,多吃甘蔗、梨、蘋果、乳類、芝麻、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如運動時出汗過多,可在開水中加少量食鹽,以維持體內酸鹼平衡,防止肌肉痙攣,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此外,如進行長跑鍛鍊,還要飲用適量的糖開水,以防低血糖,出現頭暈、出虛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應。